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直列式喷油泵所配电控供油提前器新结构,其原理是在双偏心式提前器结构基础上,引入带有压力的柴油机润滑油,进一步校正提前器飞块离心力所产生的供油提前角.通过初步设计验证,证明其原理和结构是正确可行的.该结构与原日本Zexel公司的COPEC系统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并且具有自润滑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双偏心式提前器对动态提前角具有自动退后和自动提前的双向功能及具有良好的恢复性等两大特点,分析了其结构并比较了外装式和内装式双偏心提前器,简单介绍了此提前器2种不同用途能够互相转换的工作特性,并结合图例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柴油机电液式供油提前器的研制。它包括微机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电液式供油提前器的结构设计、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计算机采样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以及变采样周期下的PID 数字控制器参数的寻优整定。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微机对供油提前角的实时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作者新设计的一种新颖机械离心式供油提前器的结构、性能及设计计算方法,并和老式的供油提前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离心式供油自动提前器(简称提前器)的静态计算方法。在分析了提前器结构参数和喷油泵阻力矩对提前器工作特性的影响之后,提出了提前器结构参数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作者新设计的一种新颖机械离心式供油提前器的结构,性能及设计计算计算方法,并和老式的供油提前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离心式自动供油提前器的设计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油泵的阻力矩对提前器的性能和设计有重大影响;提出了计算提前器的解析法和图解、解析并用的综合法,后者经实际应用,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发动机供油提前器动态测试仪的原理和结构,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仪器的总体精度分析。通过闸型计数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综合处理了软件和硬件抗干扰措施,使仪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9.
重型汽车采用柴油机为动力在二十世纪达到了较大发展。在“八五”期间,我国形成了重型柴油机批量生产能力,与其配套的P型泵在此期间也达到了相应的发展。供油角度自动提前器(以下简称提前器)为柴油机喷油泵的主要部件。其结构过去多为孤形块型。近年来我国由德国引进了双偏心供油角度自动提前器,进行了研制和生产。由于其结构紧凑,性能好,受到了柴油发动机厂的好评。该提前器适应性强,可给A型泵、P型泵等匹配。所以主机厂和社会配套需要较大,目前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与供油自动提前器的提前角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供油提前器的角度随转速的增高而增加,提前特性曲线有时接近直线状态。下图是选用4只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在传感器内引入了线性化处理电路和温度补偿电路,将输出信号转换为脉宽调制(PWM)信号,提高了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将经过编程处理的传感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有效行程范围(实验行程8 mm)内,最大线性度误差仅-0.28%,对传感器进行温度试验,在-40~120℃的温差...  相似文献   

12.
双偏心式提前器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双偏心式提前器几何数学模型和力学数学模型,研究了提前器本身的飞块离心力、传动副摩擦力及喷油泵所带负荷对提前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与数学模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型热管式导热油加热炉的工作原理,性能及结构特点,该加热炉采用高温热管为主,配以部分中,低温热管作为传热元件,具有独特的优点和显著的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回热器作为斯特林热机的关键部件,对于太阳能斯特林热机整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克服传统金属丝网回热器结构存在的填料单一,制造成本较高,工艺复杂问题,采用实用等温分析法,以回热器的长径比、通流面积、填料种类以及孔隙率各项回热器参数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型斯特林热机回热器,该回热器具有轴向压降小,换热性能高,结构稳定,加工制造简单的特点。开展了新型回热器和传统金属丝网回热器的换热性能对比研究,采用振荡条件下的局部热平衡方法研究回热器的传热过程,对比传统金属丝网回热器和新型回热器的温度变化,速度变化以及压力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体孔隙率相同的条件下,新型回热器和传统金属丝网回热器相比,整体启动速率相似,但新型回热器压降减少0.04 MPa,速度出现分段式变化,有利于回热器的换热和结构稳定。因此,新型回热器不但在结构上优于传统金属丝网回热器,在换热特性上也优于传统金属丝网回热器。  相似文献   

15.
韦寿祺  莫金海  何少佳 《工业加热》2003,32(4):25-27,31
介绍了金刚石压机直流加热电源的工作原理,阐述了采用晶闸管智能模块的新型控制方案及采用吸能型晶闸管过压保护器的措施。实践证明该电源具有效率高,对电网污染少的特点,并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新型水火管锅壳式锅炉与旧型锅炉有着明显的不同,已由Ⅰ型,Ⅱ型发展到更为先进的Ⅲ型,而Ⅲ型要求更加精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a new type of cooling ceiling panel with corrugated surface has been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 heat flux and a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for the new type panel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values obtained for a panel of a flat surface. It was shown that increase of the new panel cooling performance results both from increase of its area and from enhancement of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For typical operation conditions, the increase of the new type panel cooling capacity varies from 26 to 55%,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ference panel. In addition, the new type panel is more resistant to the risk of dew point and enables the achievement of higher EER values by the heat pump cooperating with it.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现有曲轴箱油雾探测器普遍存在的油雾测量室体积大的问题,并在原型油雾探测器的基础上提高测量准确度和精度, 设计了一种新型油雾探测器。该油雾探测器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原理测量油雾浓度。平台试验结果表明:与原型油雾探测器相比,采用新光路设计的油雾探测器测量室体积大幅减小,测量准确度和精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内燃机车用大功率柴油机自主开发了一种新型增压器。这种增压器采用了无水冷、高效宽流量压气机叶轮、大腔体等新结构和新技术,标定点压比为3.5~3.6,流量为4.3~4.5 kg/s,单台配机功率为2 330 kW,增压器配机总效率达到61%以上。目前,该型增压器已通过各种考核性试验,达到预期指标。文中介绍了新型涡轮增压器的结构、性能、新压气机叶轮、涡轮开发的过程和增压器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0.
The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new type of double absorption heat transformer (DAHT) has been studied based on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lithium bromide and the mass and energy balance for each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solution cycle in this new type of DAHT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reported in literatures, in which the temperature of the absorbing evaporator is not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e degrees of freedom of the system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DAHT with other solution cycles by o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other types of DAHT this new type of DAHT has higher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especially when absorber temperature gets higher. The maximum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and the maximum gross temperature are about 0.32 and (60–100) °C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