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0)
《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包含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植物便是《诗经》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些多种多样的食用植物、观赏植物、祭祀植物和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中可以了解到远古人民表达爱情的方式和在爱情中内心情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234-235
当人的自身能力远远低于所想要达到的期望时,会产生强烈的落差,心理必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求,即寻求一种寄托,从图腾信仰、祖先崇拜、鬼神、带有迷信色彩的信仰崇拜到天命、王权、祭祀等富有宗教信仰也都随着人类社会进步而发生变化。本文从信仰方面来对《诗经》中所体现出早期人们的思想变迁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8)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诗经》中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表现婚姻爱情生活的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类诗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通过这类诗歌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了解远古男女的爱情生活以及由此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和痛苦。这类诗歌无疑充满了一种真实而又坦诚的情感元素。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4)
《诗经》中描绘了许多昆虫,以极其丰富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它不仅是先民的物候指南,更是寄予了其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从先民的思维方式出发,就能更好地了解昆虫的重要作用,理解诗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7)
<正>在电视剧《胭脂雪》中,文家染坊的大小姐文玉禾因为父亲欠下巨债,嫁到了灯笼制造业大户——辜家。不想,新婚之日丈夫辜少棠没有回家,辜家老太太李氏命管家夏云开先去把新娘迎入府中。文玉禾在全镇人面前给夏云开出了一道题:她从木盒中拿出了一个木瓜,交给夏云开,看他怎么应答。夏云开接过木瓜后吟了两句诗,转身取出一块玉佩,递给了文玉禾,文玉禾就上了花轿进了辜府。这是什么原因呢?那得从《诗经》说起。  相似文献   

6.
雷晨 《山西建筑》2012,38(16):225-226
通过讨论《诗经》植物的选取特点,《诗经》中可用于植物造景的典型植物意境,探讨《诗经》对植物造景的启示,最后就现代园林继承植物意境的障碍提出建议,从而拉近人与植物的关系,提高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有不少爱情诗。研究《诗经》中爱情诗的男性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容与艺术价值,更好地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
文学起源于劳动,诗歌也是从劳动中产生的。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劳动的篇幅。仔细阅读这些诗章就会发现,劳动之于生活在当时的人们来说不仅是维系生活的必要手段,也是向往美好未来、开创生命奇迹的升华。人们从劳动中获取身体和心理上的满足,又从这种满足中不断进取、开拓生活的新境界。劳动跟人类密不可分,古人也是如此。可以说,《诗经》即是劳动的产物,也是对劳动生活的艺术反映。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4)
趋向动词是一个特殊的动词小类,其数量有限,相对封闭。在以语法功能为标准,以语义为依据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通过对《诗经》中趋向动词进行穷尽的、量化的统计分析,并依句法功能进行分类,从而获得对趋向动词在先秦早期状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3)
《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其中以表达爱情的恋歌和反映妇女婚姻与命运的诗篇为多。宋代郑樵说《风》是地方特色的歌谣,为"小夫贱隶妇人女子"所喜唱,朱熹也认为"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所以《风》的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以及对歧视、遗弃妇女的批判。本文将对《风》中的婚恋诗进行简单分类赏析,以便比较清晰的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婚恋生活,并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6)
《诗经·风》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重要内容,着重描写了先秦人民的爱情、劳动及生活场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多元化历史生态的大门。本文正是以《诗经·风》中的爱情诗、爱情美为线索,着重通过几篇重要的诗歌阐述《诗经·风》中传达的爱情之美和情感之美。透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诗经·风》的研究线索,也力图带给人们真正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6)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树立了传统诗歌的典范,英译历史已达200多年,目前已有英文全译本二十余种,本文力图介绍《诗经》英译历史中几个有典型代表性的英语译本。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
《文心雕龙》的大部分篇章中,刘勰都曾直接或间接地提到《诗经》,并对《诗经》的作者、修辞手法、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等发表了精辟的意见。这些意见,既有对前代研究成果的因袭,也有总结和发展,研究《文心雕龙》关于《诗经》的论述,对于深入了解《(文心雕龙》的文论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Planning》2016,(17)
北宋末年张择端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家喻户晓,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价值。时过境迁,对于图中的许多谜团,专家争论不休。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绘画技法的角度出发,对图中的植物进行研究,希望为图中景观的季节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2):104-107
通过着重研读《诗经》中关于孝道思想的篇章,具体分析《诗经》中"孝"的对象,发现《诗经》中的"孝"情感体现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与奉养之情,听从父母的安排,以及对去世父母的思念。从中也可以看出先民不同的尽孝方式。从分析表现手法的角度来总结《诗经》中"孝"道思想的文学特征,可以发现孝道思想主要是通过直抒胸臆、意象描写、对面落笔三种方式表达出对父母、祖先的孝。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
《诗经》作为儒家的经典,有关它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明代万历以后更是出现了不少评点作品。这些作品长期被一批学者视为旁门左道,遭尽非议,但实际上它们为《诗》学闯出了一条新路。由于它们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顺应了学子的应试需求,而且其批评样式具有特别的亲和力,所以在明清两代还是有一批有识之士乐此而不疲,赢得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为《诗经》的广泛传播与深入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诗》学宝藏与文论遗产,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0)
《诗经》中所描述的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时期,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孝道观念转型与定向的重要时期。虽争议纷纭,但从各家研究与相关资料来看,可知孝确在西周前已出现,而从《诗经》中有关"孝"的记载,又可探知,"孝"在这一时期的嬗变轨迹,是中国传统孝道观念兴变的重要过渡时期,具有承上启下,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2,(3):42-44
刘逢禄在《八代文苑叙录》中系统梳理了发源于《诗经》的12种文体的流变,对于认识《诗经》对后世文章学和文体学的影响大有裨益。刘逢禄对文体的认识深受《诗》教"温柔敦厚"的影响,暗含着复古返本以发掘圣人微言大义、坚守圣人之心的治学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