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发明介绍一种隔离涂层,运用这种含有有机或无机酸的酰胺或酰亚胺的隔离涂层制作具有单取向性且导磁导μ_(10)≥1850高斯/奥斯特的电磁硅钢的工艺。实验室试验已表明:有些AlN抑制的取向硅钢在含有氮气保护的气氛中进行最终退火时,取得了好的磁性;而同样的退火在氢气保护下进行时则不能得到满意的磁性。推测这是  相似文献   

2.
从影响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退火工艺的主要参数入手,介绍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退火炉在加热、气氛控制、冷却、涂层烘烤方面的新技术,并展望无取向硅钢退火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无取向硅钢薄带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取向硅钢板为原料,采用异步轧制和织构控制技术在含硫化物气体的热处理条件下生产具有(100)织构的无取向硅钢薄带.研究了硅钢薄带厚度、退火温度对磁性能的影响,以及硫化物气氛对硅钢薄带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钢薄带磁性能对于厚度存在一个最佳值;在相同轧制条件下,退火温度为1 000 ℃,保温1 h的硅钢薄带磁性能较好;退火气氛中含硫化物有利于形成(100)面织构,从而制取高性能的无取向硅钢薄带.  相似文献   

4.
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的实验室研究,比较了炉内气氛、退火时间、水温对不同初始碳含量的取向硅钢脱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气氛中合理的PH2O/PH2比,适当延长退火时间,保持一定的水温,有助于改善最终的脱碳效果;初始碳含量为0.036%的取向硅钢,试验退火条件下均可获得良好的脱碳效果。初始碳含量为0.051%的取向硅钢,脱碳效果不理想,其较优脱碳退火方案为:炉温825℃、气氛30%H2+70%N2、时间7min、水温60℃。  相似文献   

5.
《钢铁》1965,(11)
高磁性冷轧取向硅钢的生产与热轧生产不同之点是:在冷轧硅钢生产中为了提高硅钢磁性能而需要经过高温(1000~1300℃)退火工序,这样就给生产带来一定困难。由于温度高,硅钢在高温炉内片间有粘结现象,严重影响硅钢的质量和生产率。硅钢生产中另一特点是非常容易生锈,很难存放较长的时间,因而给使用部门带来很大麻烦。从国外资料了解,一般都介绍在高温退火前加一道隔离涂层  相似文献   

6.
无取向硅钢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凤喜 《武钢技术》2005,43(6):55-58
1 前 言无取向硅钢主要被用作旋转电机如马达和发电机的铁芯,1924年新日铁作为热轧板开始生产,1956年用冷轧无取向硅钢替代了热轧硅钢。为降低发电机和马达的铁损需要用无取向硅钢制造铁芯。控制晶体取向以改善磁性,跟用作变压器的取向硅钢一样,降低无取向硅钢的铁损也非常重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试取向硅钢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碳含量,探讨了CGO取向硅钢碳含量控制的最优处理条件,研究了脱碳温度和脱碳时间对相同初始碳含量取向硅钢的脱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氛为(15%~20%)H2+(75%~80%)N2,炉压差为10~20 Pa的条件下,CGO取向硅钢合适的脱碳温度为1 073 K~1 123 K,脱碳时间为10~20 min。在该处理条件下,能取得较好的脱碳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频配电网中节能变压器、兆瓦级DC/DC变换器中频隔离变压器、柔性低频交流输电领域低频变压器等电力装备对高性能取向硅钢的应用需求,采用任意波形磁场激励软磁测量系统,研究了0.10~0.27 mm不同牌号取向硅钢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电磁特性,探讨了薄规格取向硅钢在中低频电力装备中的应用前景。与0.10 mm超薄取向硅钢相比,0.18 mm高磁感取向硅钢在15~400 Hz中低频率范围具有更低的损耗特征。0.18 mm产品不仅在轧向的铁损低于0.23 mm和0.27 mm产品,在横向也具有最低损耗优势;但对于相同厚度材料,轧向低损耗并不意味着横向同样具有低损耗。分析了不同厚度取向硅钢电磁特性差异及原因,结果可支撑各类型变压器铁心材料选型。结合工频、中频和低频领域电力装备技术发展对铁心材料性能要求,展望了薄规格取向硅钢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武钢技术》2009,(2):29-29
专利号:00114320.4 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用于加热生产无取向硅钢板的装置,还可采用明火加热生产取向硅钢板,其方法:点燃预热段内由空气和煤气混合后的气体,待预热段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取向硅钢板进入预热段预热;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优化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对取向硅钢环形炉内的传热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合环形炉的工作原理和高温退火的工艺特点,对模拟区域和模拟时间进行了适当简化,建立了取向硅钢高温退火的温度模型。分析讨论了烧嘴在不同工况下,钢卷内罩的温度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烧嘴不工作时,烟气温度沿流动方向下降较快。以大功率工作时,可显著提升炉温,同时在炉膛中央产生一个高温区,其温度可高出炉膛平均温度100℃以上。炉内辐射和对流传热的效率极高,内罩温差在30℃以内,其温度出现较大波动的区域无法直接影响钢卷,因此,可以认为内罩均热情况良好。模拟温度与实测温度之间的平均误差约为15℃,7 h后进一步缩小至10℃以下。  相似文献   

11.
梁师帅 《工业炉》2012,34(1):20-24
介绍了冷轧硅钢退火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并结合硅钢退火炉保护气氛多样性和高温高氢的特点,对炉子安全、辐射管选型、燃烧控制方式、辊套选择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厂现有的硅钢连续退火炉后没有清洗装置,导致出炉的带钢表面沾染碳粉和其他粉尘,造成带钢涂层质量缺陷。针对这一问题,在水喷淋处增加一套带钢清洗装置来清洗带钢表面污渍,改善了涂层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电工钢退火炉陶瓷辊结瘤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庆胜 《宝钢技术》2004,(3):12-15,31
分析了宝钢1550电工钢连续退火涂层机组退火炉陶瓷辊结瘤的原因是带钢表面的氧化物颗粒和铁屑带入炉内,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下和陶瓷辊的辊面相互作用,并在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针对结瘤的机制采取了相应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陶瓷辊结瘤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杰  潘燕芳  朱定松  谭志强 《武钢技术》2006,44(2):12-14,17
硅钢连续退火炉的炉底辊质量是影响作业率和产品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硅钢生产技术人员关心的课题.介绍了石英陶瓷辊的应用情况,在大型连续退火炉中全部采用石英陶瓷辊在国内尚属首次,最初出现了许多问题,均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梁师帅 《武钢技术》1999,37(2):38-43
根据现代化硅钢带的热处理工艺,结合武钢硅钢片厂硅带热处理所涉及的炉型,对其作一综述,以便了解各种炉型的设备组成,性能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杜军  裴英豪  施立发  胡柯 《电工钢》2020,2(2):39-44
研究了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硅钢连退机组产生的3类典型炭套辊结瘤,结合生产线实际情况分析了结瘤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氢气会对炭套辊造成表面腐蚀形成凹坑,为结瘤提供了附着位置;残油残铁、炉内粉尘、氧化铁皮等是结瘤的组分来源;通过降低退火炉保护气氛中的氢气质量分数至5 %~10 %、监控清洗段电导率、规范生产制度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炭套辊结瘤发生。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罩式炉常化工艺对50W350硅钢热轧板组织、夹杂物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罩式炉常化工艺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保温时间延长,硅钢晶粒逐步再结晶并长大,同时析出物也在聚集长大。通过制定合理的罩式炉常化工艺,可以实现硅钢晶粒的再结晶和长大,从而达到连续退火炉常化工艺产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退火温度对薄规格3.0%Si无取向硅钢组织及电磁性能的影响,借助多气氛连续式退火炉模拟不同退火温度对冷轧0.25mm厚度3.0%Si无取向硅钢电磁性能、组织以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从850℃提高到975℃,铁损P1.5/50与P1.0/400均逐渐降低;退火温度超过950℃时,铁损P1.5/50基本稳定在1.47W/kg左右,退火温度超过975℃时,铁损P1.0/400逐渐增加;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111}〈121〉、{111}〈110〉等难磁化织构强度增加速度高于{001}面织构,磁感B50降低。综合退火温度对磁感和铁损的影响,温度为975℃时可以获得较好的电磁性能,临界晶粒尺寸为125μm,工业化生产中最佳退火温度在950~975℃之间。  相似文献   

19.
许彦波 《电工钢》2020,2(2):50-52
对中冶新材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退火涂层生产线进行了介绍,指出了该生产线的主要技术装备及特点,包括高速高效退火涂层机组成套装备、绿色节能环保型清洗技术、高效节能型退火炉装备、炉内高温微张力控制技术等,以及退火炉智能数学模型、硅钢磁性能预测智能模型等智能制造技术,基本实现了整条机组操作少人化、局部无人化、控制监控集中化的智能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