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已有中国锡矿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102个中型及以上规模锡矿床进行了系统地归纳与总结。在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按成矿作用的特点,再根据主要矿物的组合和蚀变特征,可将中国主要锡矿床分为热液型、夕卡岩型、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斑岩型、伟晶岩型和砂矿型7种类型,其中热液型、夕卡岩型和砂矿型为主要矿床类型。锡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为燕山期,主要赋矿岩系为三叠纪的灰岩、大理岩系。结合主要矿床的品位模型,可以发现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的热液型锡矿床和夕卡岩型锡矿床是今后主要的找矿类型及方向。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东坡—香花岭地区是湘东南地区有色矿产资源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区内矿床类型有热液充填交代—构造破碎带型、热液交代—蚀变岩体型、矽卡岩型、外生成因的机械沉积型等多种。该区地层出露齐全,其中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地层为锡矿的矿源层。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多期次、多阶段的岩浆侵入,构造及其发育且大面积出露复式花岗岩体,特别是燕山期侵入岩体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在介绍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区内的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成矿机理、成因等进行总结,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条件及东坡、香花岭矿集区找矿前景进行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具有非常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广东天堂山铷锡多金属矿床位于NNE向武夷山多金属成矿带南段与南岭纬向多金属成矿带东端的交汇部位。通过对广东天堂山铷锡多金属矿体的地质特征、成矿特征的研究,查明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第二亚群火山岩及其构造破碎蚀变带、节理裂隙蚀变带和花岗岩岩体隆起部位,其中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第二亚群火山岩岩石主要成矿元素Rb的背景浓度较高,该地层是铷矿(化)体的主要赋矿层位。通过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证据认为矿物质来源与火山岩和燕山期岩体有关,区内角岩型铷矿、云英岩型铷矿、钠长石化花岗岩型铌钽矿、构造破碎蚀变带(岩)型锡矿、云英岩型钨锡矿及细脉浸染型锡矿、铅锌矿、铜矿矿床成因是以岩浆期后气成-热液充填交代作用为主的多阶段、多期次成矿的,是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及不同的部位形成的具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酉阳—彭水地区萤石矿、重晶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矿体(脉)受张扭性断裂与地层双重控制,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期。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及成矿地质条件几方面分析探讨矿床成因,确定找矿方向在区域一级背斜两翼奥陶系下统地层裂隙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龙江亭铜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相关研究,探讨了成矿期次阶段、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规律,认为该铜矿床为浅成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其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火山活动有关,具有典型的浅成中(低)温热液蚀变矿化特征,指出矿床找矿标志,预测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十堰市郧阳区冀家沟萤石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控矿构造、矿化带、蚀变带等的分布和特征,总结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探讨该矿床的类型和成因,分析找矿标志.研究认为冀家沟萤石矿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其找矿潜力较大,冀家沟深部及大床沟和响水台等地为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苏尼特左旗额勒思台金矿是最新发现的金矿床,矿床产于燕山期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与二叠系上统三面井组接触带部位,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热液充填型金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浸染状,矿化主要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带控制,严格受岩体和地层特定层位控制;化探异常与矿化蚀变的分布密切相关,化探异常、构造角砾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通过深入研究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主要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惠来县西岭锡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亮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8):168-171,176
广东惠来西岭锡矿区已经发现了凤地山矿段锡矿床和扫帚地矿段硫与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矿床产于上侏罗统兜岭群呈超覆式喷发的含砾凝灰岩内,受北西向和东西向断裂带控制。主要蚀变类型为绢云母化,局部发育硅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金属矿物以锡石、黄铁矿、闪锌矿、磁黄铁矿为主。矿床地质特征与热液充填交代硫化物矿床类似。结合西岭锡矿的成矿特征,提出区内锡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苏尼特左旗额勒思台金矿是最新发现的金矿床,矿床产于燕山期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与二叠系上统三面井组接触带部位,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热液充填型金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浸染状,矿化主要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带控制,严格受岩体和地层特定层位控制;化探异常与矿化蚀变的分布密切相关,化探异常、构造角砾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文章通过深入研究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主要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东部次火山岩型银铅锌矿成矿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东部次火山岩型银铅锌矿是中国东部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矿床中重要类型之一,在综合分析研究目前次火山岩型矿床研究现状和研究区找矿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对甲乌拉、查干布勒根等大型次火山岩型银铅锌矿典型矿床研究,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初步建立该类型矿床成矿模式,总结其时空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明确下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夜长坪钼钨矿床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夜长坪钼钨矿区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和成矿控制条件的分析研究,认为该钼钨矿床受矿源层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多组断裂构造交汇部位及燕山期中酸性隐伏小岩体控制,属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并对矿区内及其南部十八盘—大角寺一带具良好找矿远景的地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解决资源危机矿山的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左仁广 《中国矿业》2005,14(7):44-47
随着21世纪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然而我国一大批矿山却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危机,致使危机矿山提上了议事日程。解决危机矿山的根本是加大矿山周边和矿山深部的找矿工作。而使这一工作能取得成效,必须加强基础地质、资源勘查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另外积极引进外资可以弥补资金不足且有利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开展数字矿山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高氧化矿因其特有的矿床地质、矿物工艺特征及其选性能的复杂性,是影响铜矿石选别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永平铜矿天排山铜硫矿内高氧化矿石的工业类型、主要特征和可选性能及在生产中相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卡拉曼宿镍矿区红土型镍矿地处菲律宾棉兰老岛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Ⅰ级)—西太平洋岛弧带(Ⅱ级)。系统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等初步研究,总结出了矿区找矿标志,为在区域上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沙坪铅锌矿深部铅锌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沙坪铅锌矿的资源近几年已处于危机状态。为保障黄沙坪矿持续稳定发展,寻找和发现新的铅锌资源已迫在眉睫,因此,势必要研究、找寻、控制矿区深部(垂深500 m以下)隐伏的铅锌矿。在分析前人资料的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区内铅锌矿控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背景及成矿规律,综合矿山深部开拓工程对矿床深部矿体及矿床地质特征解剖的信息,对黄沙坪铅锌矿深部铅锌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探讨。确定了矿区深部两个极有潜力的找矿靶区,并对其进行铅锌资源预测。  相似文献   

16.
宋子岭  魏春启 《煤炭学报》1997,22(6):601-605
介绍了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矿短期生产计划编制系统及其模型的建立,提出煤矿床地质模型建立过程中的一种考虑各向异性改进的距离幂次反比估值方法,以及图形编辑,计划区算量方法。其估值方法对沉积形成的倾斜矿床及煤层尖灭点估值是有效的,短期生产计划系统模型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石窑沟金矿是近年来在熊耳山—外方山金成矿带上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指出马超营大断裂的多期活动和多次热液作用特别是燕山期强烈的火山热液活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矿体严格受马超营大断裂的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总结找矿标志,指出找矿方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矿山建设基本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兵 《中国矿业》1994,3(5):7-11
本文从矿床成因型和矿山工程实践两方面分析论证了矿山工程基本工程质问题。具体从矿床成因类型制约矿山基本工程地质问题,高陡边坡稳定性,深部采掘围岩稳定性和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等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金川硫化铜镍矿矿石特性与可浮性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新民 《矿冶》2005,14(3):16-19
金川铜镍矿是我国一座大型的镍铜多金属共生的硫化矿床,综合利用价值很高。本文介绍了该铜镍矿矿石的矿物组成及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并从矿石氧化、矿石蚀变、胶结充填料、一矿区和二矿区矿石性质及MgO含量的差异等方面,论述了这些因素对硫化矿镍铜可浮性的影响,对今后进一步开展提高选矿镍铜指标、降低精矿中MgO含量的新工艺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莲花山整装勘查区北部矿集区—八乡—金坑矿集区是广东莲花山南西段整装勘查区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近年来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金坑锡铜铅锌银中型、远景达大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根据金坑矿床成矿模式,在矿集区北部十字路锡锌矿床评价又获得了重大突破,结合区内1∶50 000矿产调查成果,矿集区内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锡多金属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对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预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对区内典型锡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研究表明,区内锡多金属矿化类型主要有动力变质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斑岩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3种。成矿地质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体及岩脉,成矿构造系统为东南沿海大埔—惠来构造岩浆带与NE向莲花山大断裂有关的断裂构造系统,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NW、NNE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中滑脱、层间破裂面。在归纳锡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