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2.
通过研究破晶温度、冷藏/冷冻时间、吸油高度、升温速度、入水深度及柠檬酸等因素对棕榈油熔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38℃棕榈油采用65℃破晶温度,冷冻40-60min或者冷藏24h测定值重复性好;毛细管吸油高度越高、水浴升温速度越慢、入水深度越深都将导致熔点升高,柠檬酸增效剂导致熔点降低。 相似文献
3.
对棕榈油熔点测定过程中关键点进行了探讨,关于实验材料的选取、样品的制备、毛细管的制备、样品固定化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实际检测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开口毛细管法测定油脂性基质的熔点时,其升温速度与传温液起始、冷却温度与冷却时间,试样置水中的深度,毛细管内径等因素对熔点的影响,指明了一定要严格操作规程,特别在升温速度、传液起始温度与毛细管在水中的位置等方面进行操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开口毛细管法测定油脂性基质的熔点时,其升温速度与传温液起始、冷却温度与冷却时间,试样置水中的深度,毛细管内径等因素对蒋点的影响,指明了一定要严格操作规程,特别在升温速度、传温液起始温度与毛细管在水中的位置等方面进行操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1月全国包装纸产量由2004年的680万t增至730万t,年均增长约7.5%,其中牛皮卡纸的产量和消费量增长快速,2004~2005年牛皮卡纸的产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9%和19.8%.由此可以看出,牛皮卡纸作为一种很好的包装材料,在未来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和感观要求,一般需要对牛皮卡纸进行染色处理。目前,最流行的颜色是日本黄、美国红和玖珑色。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质构分析仪分析泡沫硬度和内部质构,油溶性色素法(油红-O)测定脂肪球部分聚结率,研究油脂种类对植脂鲜奶油质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油脂制备的植脂鲜奶油的质量性能有较大差异,油脂种类对质量性能的影响与其熔点有关.随油脂熔点不同,在搅打过程中发生脂肪球部分聚结的程度也不同,从而影响最终的泡沫结构.搅打5 min后,熔点为47~53℃的部分氢化植物油HP-51的部分聚结率大于70%,天然奶油的部分聚结率小于10%,大豆油和极度氢化油不发生部分聚结,均不能形成稳定的泡沫结构.熔点为36~41℃的部分氢化植物油制备的植脂鲜奶油,部分聚结率为65%,膨胀率为4.0,获得稳定的泡沫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植物染料石榴皮色素染棉织物的颜色特征影响因素和显色范围,试验以石榴皮为原料,采用水煮法萃取色素,使用同媒染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性能研究,并对显色范围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同媒染工艺显色效果和色牢度明显好于其他染色工艺,主要呈较鲜艳的中黄色调;石榴皮同媒染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为浴比1∶50、石榴皮色素质量浓度4.80 g/L、硫酸铝钾媒染剂质量浓度为5.00 g/L、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30 min、pH 5.5(加热前)、染色次数7次;石榴皮色素染棉织物颜色特征值如下,即明度L~*值范围为72.23~86.85,色相a~*值范围为0.76~3.38,色相b~*值范围为8.17~34.70,纯度c*值范围为8.45~34.86;耐摩擦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为3级及以上,可满足国家纺织品服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为缩短色纺纱线打样周期并提高制成率,提出利用光谱与颜色特征对纤维与纱线间存在的复杂颜色传递规律进行分析;针对样本自身呈色具有的随机波动性,建立了基于类内与类间特征的类别可分比模型和呈色差异性判别准则。结果表明:当染色纤维混配物形态发生改变时,其光谱特征与颜色特征均存在显著改变,且与配比参数无关;当色纺纱线捻系数改变时,其颜色的一致性会有所提升,且明度值存在变化;色纺纱线的颜色不仅与纤维配比参数相关,而且与工艺参数紧密关联,是典型的双参数呈色模型。本文研究对于探索色纺纱线的颜色表征与分析建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能够为色纺纱线快速打样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氢是一种易分解的氧化物质,在用氧化还原法测定其含量时,都会受到称样过程量、称样量、滴定速度、试样温度等操作过程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翡翠的颜色可以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两大不同的类型,原生色是其组成矿物的颜色,次生色是其次生矿物的颜色。染色翡翠的颜色在威因上也是次生色,根据翡翠原生色及次生色的成因和外观特征,可以方便地用肉眼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19.
实验主要考察了大豆粕样品过筛处理、样品溶解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时溶液温度对蛋白质溶解度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筛样品的蛋白质溶解度显著高于不过筛样品;蛋白质溶解度检测结果随搅拌时间增加而增加,以20 min为宜;蛋白质溶解度检测结果随搅拌速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其差异在检测方法允许偏差范围内;蛋白质溶解度检测结果随搅拌时溶液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