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打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固体功能材料"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依托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对无机固体功能材料专业实验室进行规划与建设,强化符合培养方案和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环节。在硬件规划与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软件建设,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  相似文献   

2.
结合吉林化工学院材料学院材料类各专业结构特点,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打造无机固体功能材料方向的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专业建设方面探讨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对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固体物理学、材料科学基础、无机固体化学、材料物理四门主干必修课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充分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通过优化和改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调整课程学时及开课时间,实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2001年,教学机构设置有: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物理教研室和物理实验中心。本科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物理学”3个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广西高校优质专业,并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自治区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构建以国家精品课程为标准进行课程建设,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材料学科与工程"是新时期下多重学科融合发展的一门学科,其在高校的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材料学科的构建与其他学科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学科构建与人才培养上有着极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构建,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设想.通过在学科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的科研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未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材料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历史,内涵和发展。认为我国基础材料的生产水平与国际相比差距较大。提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8.
以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两个方向的交叉人才培养为例,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阐述与剖析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两个方向交叉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探索与实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由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三个二级学科组成,建有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还与其他学院共建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1998年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05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位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特点,面向应用型的专业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分层次设计了具体的专业实验,建设了完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Bitumen Stabilized Materials (BSMs)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rough significantly reduced energy consumption,reduced emissions and reuse of high percentage of RAP and recycled pavement materials. In order for these materials to be cost effective,their life-cycle performance needs to be proven. Durability of BSMs is a long-term phenomena that requires consideration during mix design. Time is very important variable for performance consideration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durability and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BSMs include the mineral aggregates,binder and mixture compositions. In this study,the important,but less understood aspects of durability properties of BSMs were investigated. These include wear and tear of mineral aggregates,age-hardening of binder (foamed bitumen and bitumen emulsion) and moisture susceptibility of typical mix composition. The wear and tear was investigated using Durability Mill Index (DMI) test,binder ageing was investigated for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and moisture susceptibility was investigated by pulsing water pressures using new device i.e. moisture induction simulation test (MIST). The accelerated moisture conditioning simulates field conditions whereafter retained shear properties a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found that durability of mineral aggregates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by the type and nature of mineral composition. The ageing of binder occurred in both short and long-term conditions,with short-term effects being dominating the foamed bitumen properties during laboratory production. Moisture susceptibility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mix compositions of aggregates blends with and without RAP,with different bitumen binder types (foamed bitumen or bitumen emulsion) and active filler type (cement or lime) and contents. The evaluation and ranking of mixes which are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to moisture damage was done using retained cohesion (RC) after dry and wet monotonic triaxial testing.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奇异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总结以往的资料以及10多年来的新发展,讨论了0维物料对聚合物复合的结构特征,层间结构材料的层间有机化插入,以及制备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特别对粘土体系的层间结构特征和有机化插入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总结概述了近10年来研究团队在材料微结构计算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简述了计算材料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对计算材料学在各个领域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计算材料学在材料微结构研究中的作用,研究对象的尺度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途径等.最后基于目前计算材料学的应用现状,对其发展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建筑节能及围护结构节能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及建筑节能材料中的主墙体材料及外墙保温材料,总结了各自的性能及优缺点.对建筑节能材料的选取提供技术性能上的参考,提出积极研究和应用建筑节能材料,必将推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光学反射镜结构材料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空间反射镜片的应用日益广泛,选择最佳综合性能的材料和结构是制造镜片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不同材料的、不同减重结构的镜片,通过有限单元法程序模拟计算了镜片固有频率,以及重力、温度场和光源辐镜片面形的影响。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确定光学玻璃、铍和碳化硅等太空镜片材料的适宜场合,以及优化镜片的减重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铍镜片的综合性能最佳,但必须考虑其毒性;低温和光源辐照条件下,碳化硅镜片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骨植入材料与骨组织间界面结合特征及一些典型表面生物活性材料在形成骨性结合过程中,材料表面物理;化学状态变化的分析和归纳,提出了材料能产生骨性结合的必要条件,并对影响材料与骨组织结合的其他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生物材料的定义,阐述了人工关节材料的性能要求,列举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在人工关节上的典型应用,比较了各自的性能特点;综述了为提高材料综合性能而进行的各种改性处理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特点,对人工关节材料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做了总结和展望,从而促进了人工关节材料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纳米碳管自从1991年被饭岛澄男博士正式发现后,因为其特殊的结构与新奇的特性,已成为新世纪的梦幻材料,并对于人类的文明与生活添加了许多想象力与可能性。近几年,以纳米碳管为基础的纳米混成材料逐渐开始吸引研究人员的兴趣,其目标是利用纳米碳管的特性以开发出不同用途、特性更佳的新应用材料。针对纳米碳管混成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以及其新特性,介绍了其在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