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降解菌对硝化反应的影响及其去除DEHP的规律,采用两座下向流硝化型曝气生物滤池(BAF)进行对比试验。两座滤池进水DEHP浓度约为100μg/L,其中一座进水中投加能高效降解DEHP的菌液,另一座不投加该菌液作为空白对照。投菌量为V(菌液)∶V(污水)=1∶1000的滤池与不投加菌液的滤池进行30d的对比试验,结果发现投加菌液的滤池与不投加菌液的滤池,氨氮平均去除率均为96.98%,出水亚氮平均积累率分别为81.97%、93.02%,硝氮平均硝化率分别为18.03%、6.98%,DEH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59%、88.10%。BAF运行过程中,DEHP降解菌的投加降低了BAF出水亚氮的积累,提高了DEHP的去除率,但对氨氮的去除没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进水碳氮比(C/N)为4~8时对多级A/O系统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多级A/O系统中COD、NH3-N、NO3--N、NO2--N、TN的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水C/N对多级A/O系统去除COD及NH3-N影响不明显,COD去除率稳定在 85.2%~94.6%,平均去除率为89.2%,氨氮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3.0%~99.4%,平均去除率为96.5%,系统具有良好的硝化能力.进水C/N对反硝化脱氮影响明显,系统的反硝化作用随C/N的增大有所增强,在C/N为8时,第一级反硝化程度达到91.1%,接近完全反硝化,硝化程度逐级降低,第三级时为39.3% ;TN去除率在C/N为4、6、8的工况下分别为44.7%、68.9%和87.3%.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体式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溶解氧(DO)浓度分别控制在小于0.7mg/L,1±0.3mg/L,2±0.3mg/L和大于0.3mg/L下,以DO为2±0.3mg/L时,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最强,COD、NH4+-N、TN、PO43--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1.4%,89.6%,88.7%和92.3%。在该DO条件下,对C/N和C/P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N在14~24之间C/P在70~120之间变化时,氨氮及总氮去除率随着C/N的增大而增大,而对COD及磷的影响不大。当进水C/N=8,C/P=40时,脱氮效果明显下降。说明即使控制适宜的溶解氧,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对氮也无法达到较好的去除,表明碳源是否充足是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研究的“活性污泥法十缺氧变速生物滤池”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系统采用不投加任何药剂的一级硝化-反硝化工艺.研究内容包括: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系统最佳运行条件;缺氧变速生物滤池的脱氮机理分析;缺氧变速生物滤池反应器反硝化脱氮动力学模式研究:系统出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正交试验选取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_(曝)、缺氧变速生物滤池水力停留时间HRT_(滤)两因素各三个水平,按L_9(3~4)正交表共进行九组试验,并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最佳运行条件为HRT_(曝)=4h、HRT_(滤)=3.52h,最佳运行条件下系统COD_(Cr),去除率为91.1%,缺氧变速生物滤池NO_x~- —N去除率为74.4%.缺氧变速生物滤池内生物膜平均厚度为128μm,为兼性异养反硝化菌与厌氧菌共生系统.针  相似文献   

5.
《给水排水》2003,29(1)
微污染饮用水生物过滤试验研究研究生 :何元春 导师 :余 健(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 10 0 82 )本研究通过模型试验 ,深入探讨了生物过滤对微污染水中有机物、氨氮、浊度等的去除效果 ;考察了空床接触时间、水温、絮体与悬浮颗粒、滤池反冲洗以及滤池关闭时间等因素对生物过滤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①在水温为 8℃ ,滤速为 8m/h时 ,生物过滤对AOC的去除率为 5 9 2 %~ 84 2 % ,对BDOC的去除率为 4 1 3%~ 6 5 % ,对TOC的去除率为 2 4 8%~ 31% ,对CODMn的去除率为 4 2 7%~ 5 1 1% ,对UV2 54的去除率为…  相似文献   

6.
探究了家用间歇慢滤池运行过程中停留时间、滤层高度、进水浓度、暂停时间等因素对于去除饮用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效能的影响,并优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暂停时间对于DEHP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当DEHP进水浓度为80μg/L左右时,在三种暂停时间(6.3h、10.3h、22.3h)工况下,平均出水浓度为3.2~5.4μg/L,平均去除率在93.4%~95.6%之间,但暂停时间过短会影响过滤周期。DEHP的去除率不随停留时间有明显变化,运行15min后水质即能达标,15min后去除率均在86%以上。滤层高度的增加可以提高DEHP的去除率,75%以上的DEHP在20cm高度的滤料中被去除,总填料高度为60cm以上时水质可以达标。DEHP出水浓度没有随进水浓度的增加有明显变化,进水浓度从40μg/L上升到120μg/L过程中平均去除率从87.3%升至94.4%。DEHP的去除率与温度有关。实验表明,家用新型慢滤池通过物理截留过滤和生物降解共同作用达到了DEHP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空气曝气与纯氧曝气生物滤池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两种不同气源的曝气生物滤池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曝气和纯氧曝气生物滤池对COD_(Mn)的去除率相近,分别为30.5%和30.9%;以纯氧为气源的生物滤池硝化能力远强于空气曝气生物滤池,氨氮总去除率77.4%,出水氨氮为2.1~6.3 mg/L;纯氧曝气提高了滤池上部氨氮去除效果,维持滤池内溶解氧在6 mg/L以上,沿水流方向使pH逐渐下降.纯氧曝气生物滤池是污水深度处理中去除氨氮的有效工艺.  相似文献   

8.
对预臭氧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O3-BAC)工艺处理低碳源北运河通州段原水试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流比为1∶1时,系统对CODC r、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94.3%,均高于回流比0.5∶1时;向系统反硝化单元按C/N=3∶1投加外碳源后,TN去除率增长至34.5%,而此时系统对NH3-N和CODC r的去除率变化不大;系统气水比由6∶1降低至4∶1后,TN去除率继续增长至42.5%,CODC r和NH3-N去除率变化幅度不大,此时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观赏性河道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1984—2009年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关于BAF研究与应用的多篇文献为基础,对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从宏观、微观和微生物角度进行机理分析,并从DO、C/N、pH以及滤料角度对影响脱氮过程的因素进行探讨,最后对曝气生物滤池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再生水厂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对总磷(TP)有去除的现象,通过试验研究了在实际工程运行条件下反硝化生物滤池的除磷效能、除磷原理以及进水磷浓度对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硝化生物滤池对溶解性总磷(SP)的去除主要由生物膜中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完成,在进水SP浓度为0.1~0.5 mg/L时,其去除量与进水浓度大...  相似文献   

11.
镉对污水生物脱氮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3,(9):64-67
通过批量试验检测COD、NH+4-N和NOx-N的去除率和比降解速率,研究了Cd2+对活性污泥生物脱氮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有机物降解过程中,5 mg/L的Cd2+即会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产生抑制作用,20 mg/L的Cd2+对有机物去除率和有机物比降解速率有显著抑制效应;在硝化反应NH+4-N的去除过程中,20mg/L的Cd2+会显著抑制对NH+4-N的去除,10 mg/L的Cd2+可造成比硝化速率的显著降低;在反硝化反应NOx-N的去除过程中,Cd2+对NOx-N去除率没有显著影响,20 mg/L的Cd2+对比反硝化速率有显著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中试考察了气水比对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72 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75 min,温度14~20℃的条件下,气水比为6∶1[气体流速为16.2 m3/(m2.h)]时,BAF能实现较好的同步除碳脱氮,CODCr、NH3—N及TN去除率分别为82%、84%和42%;当气水比为10∶1[气体流速为27 m3/(m2.h)]时,虽然NH3—N的去除率提高到88%以上,但碳氧化和反硝化受到限制,CODCr和TN去除效果分别降低为80%和31%;当气水比降至4∶1[气体流速为10.8 m3/(m2.h)]以下时,BAF对CODCr、NH3—N和TN的去除均受到限制,去除率分别低于68%、64%和27%。为达到较好的同步除碳脱氮效果,建议同步除碳脱氮BAF中气水比宜控制在6∶1左右。  相似文献   

13.
外加磷源提高饮用水生物滤池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磷元素在饮用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限制因子作用 ,可以通过外加磷源的方法提高生物滤池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加磷前 ,并联生物滤池BF1和BF2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 14 13% ,16 4 9% ;BF1进水加磷后 ,去除率提高到 2 0 5 6 % ,比对照滤池BF2高 6 0 2个百分点。加磷量控制在2 0 μg/L之内时 ,加磷滤池出水的溶解性磷酸盐浓度为12 88μg/L,低于原水 13 6 9μg/L的水平 ,不会造成磷酸盐污染。微生物对磷的利用与生物滤池去除有机物的效率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加磷滤池和对照滤池去除溶解性磷酸盐的差在 4~ 12 μg/L之间时 ,前者比后者每多去除 1μg/L的磷盐 ,对CODMn的去除量提高 5 5 3μg/L ,去除率提高 1 4 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行研究开发的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LBAF),考察LBAF内前置脱氮的现象.在原水流量为1 m3/d时,研究了缺氧/好氧区容积比和回流比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气水比10∶1,回流比1~2,缺氧/好氧区容积比分别为1∶6.4和1∶4.0时,可使CODCr、NH3-N、TN的去除率分别达87%、74%、64%以上.通过对滤池内含氮化合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微生物数量的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前置脱氮的LBAF具有良好的硝化反硝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天津地方标准要求下津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措施及效果。进水低C/N条件下,在生物段保留多点进水基础上优化了内回流及好氧池曝气方式,并将深床滤池改造为反硝化深床滤池以保障脱氮效果;在滤池后增加了臭氧氧化工艺以提高出水COD达标稳定性并可面向未来新兴微量污染物去除需求。提标改造效果良好,出水各项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2/599—2015)A类标准;有机物、氮和磷主要依靠生物二级处理去除,深度处理段显著提升了出水水质,对COD、TN、NH_3-N、TP、SS和色度稳定达标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段进水A/O工艺处理高氨氮城镇生活污水,通过改变试验配水中淀粉的投加量来调整COD浓度,以达到不同的C/N要求,探讨C/N对分段进水A/O工艺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进水COD浓度来改变C/N ,C/N对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均有一定的影响;不同C/N对COD和氨氮的去除影响不大,但对TN和TP影响很大;随着C/N的升高,TN和TP去除率基本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反硝化和除磷进行地越来越彻底,但是考虑到碳源过量对硝化效果的负面影响,C/N并非越高越好,需要确定一个最佳的C/N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下向流生物滤池低温堵塞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处理中下向流生物滤池正常运行条件下,滤柱进水段由于污染物的降解。微生物大量积累,水头损失增长较快。尤其在低温下,由于水力条件、生物微环境、生物相改变以及微生物的自我保护,滤池更易发生气塞、堵塞,其运行周期比中温时降低近2/3,严重影响了净化效果。提出了局部反冲洗法解决膜滤池低温堵塞问题。局部反冲洗后,水头损失由60cm 降到30cm 左右。局部反冲洗在改善滤柱堵塞的同时,为自养亚硝化菌和硝化菌提供了更为稳定、适宜的微环境,使 NH_3-N 的去除率由15%增至50%以上;COD_(Cr)的去除效果因为生物活性的增加并未受到波动。局部反冲洗后,生物量和水头损失沿层积累率的最大值出现在滤柱下段。  相似文献   

18.
黄土地区地下渗滤系统脱氮除磷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北黄土地区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氮磷去除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4 cm/d的水力负荷下,系统对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系统熟化后出水中氨氮、COD、总磷分别低于1、30、0.3 mg/L;系统对总氮亦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达69.7%.在试验中,硝化效果良好但反硝化效果不够理想,表明在黄土地区,改善渗滤场条件以促进反硝化反应是提高地下渗滤系统总氮去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污水回用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污水回用可能产生的危害及水质标准,研究了悬浮式生物滤池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时,对COD、SS、NH_3—N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 悬浮式生物滤池可以有效地去除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的COD、SS,且具有良好的硝化功能,出水水质稳定,静置无恶化现象。推荐流程: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的高效除碳脱氮问题,以厌氧水解-同时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SNAD)工艺处理低C/N比农村生活污水。实验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单元进水C/N比为2∶1时,COD的去除率达到69%;产物VFA主要成分为乙酸、丙酸和正丁酸,平均含量分别为88.4%、6.5%与5.1%,VFAs/COD比为0.74;出水C/N比为3∶5。水解酸化单元出水进入SNAD脱氮单元,通过亚硝化、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耦合作用,该单元COD与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6.7%和84.1%。厌氧水解-SNAD组合工艺COD与总氮总去除率分别达到92.8%和8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