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与通风机配套的阻性片式消声器的消声性能及其结构特点,着重阐述了阻性片工消声器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
小型高速离心风机的特点是体积紧凑、压力高、转速高,广泛应用于各类要求较高的特殊领域。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必须满足气动性能要求外,首要问题就是风机噪声控制,而小型高速离心风机与常规风机噪声特点又有所差别,以高频噪声为主。本文针对小型高速离心风机噪声特点,根据马大猷教授提出的微穿孔消声理论设计了风机进口微穿孔消声器,对该微穿孔板消声器的降噪效果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微穿孔消声器可以有效降低风机噪声。  相似文献   

3.
首先通过试验分析了燃料电池车用风机的噪声特性。然后对微穿孔管消声器传递损失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进而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微穿孔管消声器的穿孔段长度对其传递损失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微穿孔管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共振频率随穿孔段长度呈线性变化。研究成果为用于风机降噪的微穿孔管消声器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离心式风机的噪声,首先分析了AY7-41N056A型离心式风机的噪声特性,确定了风机的频率范围为250~8000Hz时的声能占总声能的72%,且噪声的频率峰值为1000Hz;接着采用有限元模态分析确定柱状壳体结构消声器不会产生共振现象;最后采用噪声测量系统对五种阻性消声器分别进行了倍频程分析和总声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第五种消声器时,对AY7-41N056A型离心式风机降噪效果最好,在距离消声器1米处,噪声总声级降低了约8.27dB(A).此时风机的主要噪声频率为250~8000Hz,此频率范围的声能约占总声能的66.2%.  相似文献   

5.
穿孔和非穿孔消声器压力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三维CFD方法,研究了抗性消声器内部流体动力学仿真和压力损失计算的过程,分析了四种穿孔和非穿孔单腔消声器的流场流速和压力分布,研究了相应的压力损失随入口流速的变化趋势.得出结论:,穿空管消声器的流体动力学性能要好于非穿孔类消声器,对膨胀腔冲击比较小;在相同边界条件下,穿孔管消声器的压力损失大于非穿孔类消声器.对复杂抗性消声器的设计有比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主井通风机噪声大威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采用高效可靠的ANSY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常用的小孔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对风机的消音效果和空气动力性能的影响,并对阻力小、降噪效果更好的抗性消声器进行了改进。经性能测试表明,改进后的抗性消声器可以将风机噪声值从116 dB(A)降低至83 dB(A),且不会对风机振动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阻性和抗性消声器对离心式风机噪声的影响进行了声电类比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就某型号离心风机旋转噪声和涡流噪声占的比重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合理地选择消声器的类型,有效地降低离心风机噪声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离心式通风机旋转噪声和涡流噪声类比成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就阻性及抗性消声器对风机气动力噪声的影响进行了声电类比理论和试验研究,提出了采用消声器降低风机噪声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9.
柴油客车需求量剧增导致市区噪声等级提升,高性能配套消声器是抑制此类声源的有效措施之一.运用流体力学原理和声学有限元法,进行数值仿真试验能降低设计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首先在UG环境建立目标消声器三维模型,导入ANAYSICEM CFD网格划分平台作网格划分;其次将验证的消声器网格模型导入ANSYS Fluent环境,量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某发电厂扩建工程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一次风机消声器改造,阐述了消声器选型参数的确定和结构形式对消声器的空气动力性能、声学性能和结构性能的影响和作用,并介绍了双级高效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在大型机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消声器三维实体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对消声器内部速度流场、压力流场及湍动能的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消声器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消声器内部的涡流强度,减少排气过程的压力损失。  相似文献   

12.
汽车排气消声系统的整体消声性能是影响整车NVH性能和发动机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多级消声单元组成的排气消声系统中,消声单元的排列位置不同,对系统整体的消声效果也不相同。对某型汽车消声器在各消声单元的排列位置不同的情况下,测量了相应的插入损失和排气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布置消声单元可以获得较大的插入损失和较小的排气压力,使消声器整体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主要借助Fluent软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消声器的空气动力学问题,重点阐述消声器的压力场和速度场,以及消声器基本结构和入口空气流速对其压力损失的影响,并提出影响声学性能的几个方面,为消声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四缸发动机消声性能在某些工况下不理想的状况,本文通过在GT-Power中建立发动机及消声器耦合模型,同时联合使用CFD仿真,在不增大压力损失的前提下,对其消声器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消声器消声扩张比,扩张腔个数及长度,内插管长度的优化改进,提高了消声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消声器在260-690Hz范围内,消声量平均提高了7dB,全频率范围内消声量减小了4dB,消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将前向离心风机原有的直蜗舌结构改进为倾斜蜗舌结构之后,风机噪声已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在此基础上,本文在倾斜蜗舌前向离心风机出口分别配置简易共振消声器和简易阻性消声器,并进行了气动性能和噪声特性的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倾斜蜗舌结构的前向离心风机,在出口配置阻性消声器可以继续取得良好的降噪效果,但是配置共振消声器降噪效果却不理想。对于同一风机,两种降噪措施单独使用时均可取得良好的降噪效果,但同时使用时,各自的降噪效果却不一定具有预期的迭加性,文中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分析3t叉车抗性消声器的插入损失、压力损失和结构参数的影响,仿真研究消声器内部的流场和压强分布,分析造成压力损失过大的原因,对消声器的压力损失进行了预测,提出根据整车发动机参数对消声器进行设计的方法,使消声器压力损失、插入损失满足3t级叉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催化器结构对消声器性能的影响,在催化器内加入细插入管建立新催化器模型来模拟催化器的内噪声传递及损失,分析并对比了安装与未安装催化器的消声器的噪声传递损失,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摩托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与带催化器的消声器的耦合仿真模型,得到消声器在发动机各转速下的插入损失和压力损失。分析结果显示,消声器在中低频段消声效果较好,在中高频段消声效果较差。根据仿真和试验结果对消声器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消声器在发动机各转速下消声效果得到改善,插入损失增加3~5dB,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