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针对大中专院校开设的单片机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中,单片机硬件仿真器容易损坏及不易维护的问题,提出开发单片机系统仿真软件,建立虚拟实验室的构想。它将完全取代单片机硬件仿真器和单片机汇编语言仿真软件,取而代之的是以PC机为平台,基于VB的可视化界面、事件驱动原理,在VB的环境下,实现对单片机系统软件的模拟和硬件电路的仿真。  相似文献   

2.
如何仿真单片机的外围设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片机开发需要良好的软件开发环境支持,现国内外已经有若干软件仿真器支持51系列单片机,但外围设备的仿真仍是软件仿真的一个薄弱环节。本针对目前较为流行的Keil公司的51单片机软件仿真器,介绍如何利用VC 编写动态链接库,仿真单片机外围设备,从而为软件仿真器提出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单片机设计包含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部分。传统的方法是先进行硬件设计,然后使用仿真器在硬件电路上进行仿真调试,当硬件电路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就需要修改硬件电路重新进行调试。而Proteus是单片机的仿真软件,在Proteus环境下可以直接对单片机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仿真,当硬件电路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即直接修改电路重新进行仿真,直到系统的软硬件满足要求为止,大大的提高了其开发效率。本文主要是将Proteus仿真软件引入单片机的课程教学中,并举例介绍了Proteus仿真软件在单片机课堂的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一种新型的51系列单片机在线仿真器的系统功能、硬件结构、,软件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同时介绍了该仿真器中采用的实时跟踪和实时采集技术,以及采用新型器件作为仿真芯片,使其既能仿真内部不带ROM 也能仿真内部带ROM 的单片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何仿真单片机的外围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片机开发需要良好的软件开发环境支持,现国内外已经有若干软件仿真器支持51系列单片机,但外围设备的仿真仍是软件仿真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针对目前较为流行的Keil公司的51单片机软件仿真器,介绍如何利用VC++编写动态链接库,仿真单片机外围设备,从而为软件仿真器提出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种便携式普及型多功能8051系列单片机开发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中广泛使用仿真器或仿真软件,然而,由于常见仿真器不是价格较高,就是功能难以扩展,使用时不方便,且不能作为用户目标板使用,而仿真软件常常又不能进行实时硬件调试,该文以一种便携式普及型多功能51系列单片机开发系统OPEN-SC51的设计为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Proteus的定位系统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单片机技术在工控领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单片机开发成本及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按照传统的模式,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先根据控制系统要求设计原理图,制作硬件电路;然后进行软件编程,通过仿真器对系统硬件和软件调试;最后将调试成功的程序固化到单片机中。这一过程的主要问题是应用程序需要在硬件完成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调试。虽然有的软件可以进行模拟调试,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程序(如人机交互程序),在没有硬件时,界面没有真实感,给调试带来很大困难。在软硬件的配合中如果需要修改硬件,就必须重新制板。纵观整个过程,无论是从硬件成本上,还是从调试周期上,传统开发模式的效率都有待提高。能否只使用一种开发工具,兼顾仿真、调试、制板以及最大限度的软件模拟来作为单片机的开发平台,从而取代编程器、仿真器、成品前的硬件测试等。  相似文献   

8.
有关单片机的C语言编译器有多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Keil Software公司的Keil C。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单片机C语言编译器,它几乎支持所有51系列单片机的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程,具有软件仿真和硬件仿真功能(硬件仿真需要仿真器支持),在仿真过程中能实时显示寄存器、内存区的值以及各I/O口的状态。Keil C集源程序的编写、编译、仿真于一体,有了它,你可以不再需要其它任何软件就能完成单片机C程序烧写之前的所有工作。  相似文献   

9.
马坚 《软件世界》1994,(9):24-26
从工业控制到家电电脑化,单片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开发一块专用的单片机控制芯片,主要的工作是开发其专用的软件。而开发软件就需要一套可以帮助设计者跟踪、分析程序执行情况的动态仿真系统,这就是单片机开发系统。这种开发系统一般都采用硬件的在线仿真器,本文将以美国MICROCHIP公司的PIC16CXX系列单片机软件仿真系统为例介绍使用纯软件的软件仿真系统来开发单片机程序的方法及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一个完整的PIC开发系统包括:PIC汇编工具软件和PIC编程器。PIC汇编工具软件可分为硬件的实时在线仿真器或软件模拟仿真器。硬件的实时在线仿真器,功能强大,适用于软硬件的综合开发调试。但是,硬件的实时在线仿真器须破费购买。例如:一种PIC16F87X的硬件的实时在线仿真器MPLAB-ICD其售价约400元左右,而且仅用于PIC16F877/874/873/876等四种型号的单片机。但是程序的软件模拟仿真器,仅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片机和PC机的实时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了一种利用单片机和PC机来实现的实时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芯片,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采集器件,运用蜂鸣器作为报警器,VB6.0制作上位机软件,通过串口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系统能实时监控环境温度,并具有报警功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崔浩  汪激  刘寅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9):206-207
针对某引进车型CAN总线轿车仪表,采用工控机、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器等硬件,与VB6.0平台上开发的软件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性能校验系统。经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测试精度高、开发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检测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法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为工业用8051微控制器设计了一个片上调试系统,将调试功能集成到单片机芯片内部。该系统基于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设计,不仅具有控制8051单片机挂起、正常运行、单步运行和指令跳转的能力,而且能够读写片内寄存器、内外部数据,程序存储器、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值,并能在其中设置硬件断点。该调试系统使用比工业上的JTAG标准接口占用空间更少的三线接口作为其和计算机的连接通道。系统在Xilinx的xc3s400 FPGA上完成功能验证,利用SMIC 0.18μm工艺库完成版图设计。结果表明,系统有效解决基于传统软件调试和仿真器调试方式的弊端,并能省去用户购买商业仿真器的调试花费,减少调试成本,提高调试效率。提出的设计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微控制器片上调试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冯辉  黄林  李伟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1):99-100
针对目前电梯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电梯现场调试的问题,设计了电梯现场仿真调试系统,并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以及软硬件设计。系统由单片机构建的下位机和使用VB语言编程实现的上位机构成。通过旋转编码器测量的脉冲数据计算实际电梯的运行距离,并利用RS232串行通信技术在下位机和上位机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在上位机中实现对电梯现场的真实模拟,下位机实时模拟输出各开关信号,以实现在厂内较准确地调试电梯快车功能。  相似文献   

15.
汽车控制网网络的开发需要引入一套满足软/硬件协同设计需求的低成本开发工具链,其中硬件仿真器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硬件仿真器为软件开发提供功能验证,缩短整个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周期。在开源仿真器平台QEMU和虚拟局域网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一款仿真粒度更细的CAN总线节点仿真器CES,并搭建一个满足汽车控制网络软/硬件协同设计需求的CAN总线仿真网络。  相似文献   

16.
自动割草机器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自动割草机器人的设计和实现。其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系统、电机控制器以及传感器系统三部分。软件部分实现单片机系统的控制以及割草路径的规划。通过对软硬件的整体调试使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软硬件协同验证系统平台间通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硬件协同设计是软件、硬件的并行设计,包括系统描述、软硬件划分、设计实现和软硬件协同验证等几个阶段[1]。软硬件协同验证同时验证软件和硬件,使用处理器仿真器进行协同验证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一个能够对片上系统(SOC)设计进行全面快速验证的测试系统将会大大提高协同设计的效率[2]。测试系统中不同平台之间数据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文介绍了测试系统平台间通讯方式和通讯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8.
陈筱斐  史杏荣 《计算机工程》2008,34(23):36-37,7
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仿真软件的调查研究,发现用于模拟和仿真金融自助设备硬件的软件并不常见。该文提出用软件模拟仿真硬件的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金融自助设备应用开发平台Protopas的自动柜台机仿真系统。该系统使上层应用软件开发人员避免了复杂的硬件操作,有效地加快ATMC项目开发的速度,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与单片机通信的灯光控制系统,介绍了由AT89C52单片机、信号传输电缆、固态继电器组成的硬件电路,给出了系统单片机的软件流程图及上位机的软件编写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