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电导法和相体积法相结合,并借助相图、黏度、光学显微镜,研究了Span80-Tween60/白油/丙烯酰胺/丙烯酸钠/H2O体系形成反相微乳液的过程,以及表面活性剂Span80与Tween60质量比、温度、乙酸钠对体系形成反相微乳液区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小于20%时,电导法与相体积法确定的反相微乳液区边界基本一致;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大于20%时,两方法确定的反相微乳液区边界相差甚远。说明仅由电导率突变不能准确确定反相微乳液区的边界,必须与相体积法相结合来共同确定相区的边界。当质量比m(Span80):m(Tween60)=13:7、温度为25~30℃、乙酸钠质量分数为2%时,体系能形成比较大的反相微乳液区,适合进行微乳液聚合。  相似文献   

2.
以柴油为分散介质、Span和Tween复配体系为乳化剂、质量分数为62.O%的丙烯酰胺水溶液为分散相,配制了反相微乳液。通过增溶水相实验、绘制拟三元相图、测定电导率,确定了反相微乳液的组成(质量分数):柴油43%,Span80/Tween80(质量比3:1)复配乳化剂17.4%,62.0%的丙烯酰胺水溶液39.6%。以产物中聚丙烯酰胺实测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引发温度、引发剂用量、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对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电镜照片显示,在较优条件下制得的聚丙烯酰胺微球粒径在50illa左右,且分布单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元相图研究了助表面活性剂种类、温度、盐含量和水油比对微乳液型驱油剂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助表面活性剂链长增加可以得到更大面积的微乳液区域;制备温度和NaCl质量分数的提高,均可降低制备微乳液所需最低助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wmin),助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也带来wmin的显著变化;通过调控助表面活性剂用量,在水油比(8∶2)~(5∶5)范围均可得到微乳液。采用黏度实验和驱油实验评价了微乳液型驱油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微乳液质量分数1%时,对单家寺稠油和孤岛稠油的降黏率达到90%以上,降黏效果较好;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微乳液驱油剂可提高稠油热采采收率10%以上。  相似文献   

4.
微乳液驱油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由十二烷基甜菜碱、异丙醇和90~120石油醚等制备微乳液,采用拟三元相图法研究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比值Km对微乳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m值的增大,形成微乳区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当Km=2时具有最大面积。通过微乳液稀释法制备了纳米微乳液驱油剂,采用激光散射系统和旋转滴界面张力仪分别测定其粒径分布和界面张力,结果表明:浓度为0.25%的平均粒径为149.0 nm;浓度为0.3%时具有最低界面张力为1.780 44 mN/m。实验室评价了纳米微乳液驱油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均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浓度为0.5%时具有最大起泡高度为140 mm;浓度为0.3%时有最大乳化效率为55.0%;浓度为0.2%时具有最大洗油效率为88.39%;浓度为0.3%时总驱油采收率为86.78%。  相似文献   

5.
烃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烃的角度,用C6到C20的脂肪烃和一些芳烃,在十二烷基磺酸钠(AS),丁醇和水体系中,对其形成微乳状液的影响。研究手段是从AS、丁醇、水和烃的四组分相图中,找出形成微乳液的区域,微乳液所具有的最大含水量;以及通过相图测定形成微乳液过程中的界面张力等性质。本文着重考虑烃类分子量,结构和其含量的影响,从中找出C6烃能得到W/O型微乳液能连续转变到O/W型,而C20以上烃就不能形成微乳液等规律。最后对其规律进行解释和理论上探讨。这些规律对三次采油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氨水、环己烷、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和正构醇制备了稳定的W/O微乳液。在该微乳液中,使正硅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得到了纳米级SiO2。SiO2粒径为60~90nm,并且为单分散的球形颗粒;其粒径随微乳液中H2O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考察了影响SiO2孔径分布的因素,当W/O微乳液中H2O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5以及采用正辛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时,可以制得孔分布较窄且主要位于介孔范围的纳米SiO2。  相似文献   

7.
当前钻井液用液体润滑剂存在抗温性能差、制备工艺复杂、起泡率及荧光级别高等难题,制约了水平井钻井井眼的有效延伸,降低了钻井效率。结合胶体与界面化学基础理论,以液态石蜡、Span80及Tween80等为原料,研发出一种微乳液润滑剂NE,并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其性能,分析了其主要润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E稀释后形成的纳米液滴呈正电性,平均粒径在187~258 nm之间;加入2.0% NE后膨润土浆的润滑系数降低率为83.8%,泥饼黏附系数降低率为74.2%;NE可抗160℃高温,耐温性良好,荧光级别为2级,起泡率低,与钻井液配伍性良好;基于吸附作用与纳米效应,NE可良好地吸附在矿物与金属钻具表面,大幅提高润滑效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NE可大幅降低钻柱扭矩与摩阻,减少卡钻事故发生频率,满足水平井段钻井液润滑性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的静态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宏志  林元 《油田化学》1996,13(1):85-87
针对Tween80-IIPAN3530S-Na2CO3+NaHCO3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在胜利油田孤东油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Tween80的吸附规律满足Langmuir方程;IIPAM3530S和复碱抑制Tween80在油砂上的吸附;IIPAM3530S和Tween80减小Na2CO3和NaHCO3的损耗。  相似文献   

9.
纳米乳液一般指液滴粒径范围在50~200 nm的乳液,是油相(或水相)分散于水相(或油相)中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是动力学稳定体系,制备过程中需要输入能量。而微乳液是由不相混溶的油、水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外观均匀、透明、稳定的体系,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可以自发形成。由于2者都具有稳定性高、油水增溶性能好、界面张力低等特点,同时2者可以灵活选用表面活性剂和分散相种类、含量等,配制成适合不同条件下的特定类型的纳米乳液和微乳液,因此在钻井液完井液、油基钻井液滤饼清洗、油气增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但由于纳米乳液与微乳液在外观、稳定性、制备方法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实际应用和一些文献中常有混淆。分析了2者的相似与区别之处,给出了辨别2者的方法,介绍了他们的应用进展情况,以指导相关理论和实际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水相等因素变化对基础油/(Span8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异丁醇/水体系的影响,确定了该体系形成微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该微乳液体系,在一定的反应物浓度下制备了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得产物的粒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粒子细小,粒径约为10~20nm。  相似文献   

11.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基酯/(SDS/W)微乳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丙烯酸羟乙酯 (HEA) /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 (SDS/W )能够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形成稳定的微乳体系 ,且在不同条件下体系分别以W /O、O/W、双连续型微乳液存在。通过相图的测绘、电导率及粘度的测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和表征。  相似文献   

12.
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导法考察了丙烯酸、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NaHSO3等多种因素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正戊醇/石油醚/水体系微乳液结构的影响,讨论了以石油醚为油相的微乳液渗滤阈值和渗滤温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SDBS微乳液相比,CTAB微乳液的渗滤阈值高,发生相转变时的水含量较高。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和NaHSO3的质量分数在0.25%~2%范围时,增大质量分数,微乳液体系电导率变化不大,但渗滤温度和渗滤阈值增大。加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均会增大液滴的相互吸引作用,降低渗滤温度,但丙烯酸引起的降低程度较小,丙烯酰胺引起的降低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Gemini表面活性剂C_(12)-3-C_(12_)2Br与水、正辛烷和正丁醇制备了不同相结构的微乳液,绘制了拟三元相图,并通过电导法、偏光显微镜以及荧光探针法研究了Gemini微乳液体系的相结构与相行为。结果表明:与常规表面活性剂相比,采用Gemini表面活性剂可在较低浓度下形成微乳液,微乳液中依然存在油包水、双连续相结构及水包油等微相结构。微乳液中存在油丝液晶织构,而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独特分子结构使微乳液中层状液晶结构更易生成。认为微乳液体系所处的多变微观环境是导致不同微相结构微乳液的微极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微乳液体系相对渗透率曲线的非稳定法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液驱油机理的研究是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内容之一.通过试验,用非稳定法较全面地研究了微乳液体系的两相及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处理采用新的Welge/JBN法.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实验设计与处理方法是适宜的,它与稳定法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相容性,通过分析和讨论低界面张力下微乳液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征、润湿滞后效应及界面张力和流体粘度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获得了大量有益的结论.进一步完善了对微乳液体系相对渗透率曲线及微乳液在油藏岩石中渗流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D相乳化法微乳液的制备及物理模拟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D相乳化法 ,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醇醚硫酸钠、多元醇、甲苯等制备了微乳液 ,以正交实验考察了各种组分质量比对所得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 ,最佳配方为 :5 0 g质量分数为 2 0 %的多元醇溶液 ,7g甲苯 ,31g表面活性剂混和溶液。微乳液的界面张力为 3.70mN/m ,微乳液澄清、透明 ,热力学稳定 ,久置不分层。以此微乳液复配了驱油剂并进行了驱替试验 ,结果表明 ,可提高采油率 18.0 6 % ,提高剩余油采收率 2 9.97%。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环己烷/H2PtCl6溶液的微乳体系,以N2H4?H2O为还原剂、TiO2为载体制备Pt/TiO2催化剂。以邻氯硝基苯选择性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微乳液组成及TiO2晶型对催化剂选择性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乳体系中mCTAB:m正丁醇=3:7、(mCTAB+m正丁醇):m环己烷=3:7、H2PtCl6溶液用量占体系质量的3.6%时,制备的Pt/TiO2催化剂的邻氯硝基苯选择性加氢活性最高;锐钛矿型TiO2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