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振动沉管下沉原理,对振动沉管过程中的下沉阻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动阻力和超孔隙水压力等因素对下沉阻力的影响,从而为提高振动沉管灌注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区沉井施工时,常遇到下沉速度过快的情形,有时不挖土也能自沉几十厘米,甚至一米多,以致施工发生困难,造成偏位、超沉等情况。例如某工程的沉井,由于事先估计不足,施工时下沉很快,中途采取临时措施,效果不好,超沉了1.3m,我们在杭州重型机器厂某车间水爆池沉井施工时,采取设置阻滞翼板来控制下沉速度,收效甚好。现将该工程作一介绍。地质情况:自然地面以下1500~2000mm为杂填土,再往下均为淤泥质粘土,比较均匀。沉井形式及尺寸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朱永辉 《地下空间》2001,21(3):198-202
为解决在建筑密集地区修筑地下管道的问题,受“沉井法”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施工方法--“沉槽法”。本文对施工“沉槽”进行了设计,同时,对其下沉计算及结构强度和整体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和计算,并将此法用于实践中,获得满意效果,验证了采用“沉槽法”在密集地区修筑地下管道与传统的施工方法如“顶管法”,“板桩法”相比,具有施工费用低廉,施工安全可靠,简便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以青岛胶州海岸冲积平原软土地区某过河沉井工程为例,通过验算沉井在软土地基的下沉稳定系数,综合分析沉井突沉行为机理,提出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沉井刃脚处淤泥质土从而提高刃脚下土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以减小沉井下沉稳定系数,避免沉井下沉时出现突沉行为,为该地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沉井结构设计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冻结法施工时由于土层冻结要发生冻胀,引起地面上升;冻土解冻融化时又会出现融沉,导致地表下沉,故会对地表和周围建筑设施产生不良影响。文章就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地表沉降及变形:地层冻结引起的地面上升、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下沉、地层解冻导致的地表沉降以及最终的地表沉降和变形。最后得出计算公式以期指导实际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深厚软土地区某大型沉井的突沉行为,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沉井的下沉过程及受力特性进行分析,推测了沉井发生大幅度突沉的机理;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将显式动态求解方法应用于沉井下沉的拟静力过程分析,揭示了沉井突沉过程中土体的扰动损伤行为。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局部土体损伤失效带动周围大面积土体的不稳定损伤演化从而引发沉井快速下沉,土体损伤耗散能的大小可表征相应的沉井区域的下沉量;采用扩展的Drucker-Prager模型并结合损伤因子演化方程用来模拟土体扰动损伤特性的方法,能够定量分析评价沉井周边软土在受力变形后的扰动度和相应的沉井突沉行为。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淤泥层沉井施工中,易发生涌土、超沉、突沉、地下水大量涌入等现象,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通过沉井下沉计算,阐述了控制沉井下沉的方法,以有效解决施工难点。  相似文献   

8.
回景淏  王岩  孙立新 《建筑科学》2022,(12):101-107+224
下沉广场作为城市居民娱乐休闲以及地上地下过渡的重要空间形式,科学分析其热环境特性以及建立热舒适评价模型,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天津市典型下沉广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掌握了下沉广场冬季热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地上、地下空间热环境各项参数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规律,并且建立了天津市下沉广场冬季热感觉和热舒适评价模型,明确了冬季的热中性温度及舒适区间,通过生理等效温度对比,揭示了下沉广场形态特征对人体热感觉造成的影响程度,旨在为寒冷地区下沉广场的合理设计及优化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仲鱼 《浙江建筑》2004,21(5):23-24
为解决软弱地基地区沉井在下沉中发生的涌土、倾斜、突沉和超沉等问题,在设计中改变原有常用的刃脚形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外环沉管隧道管段沉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羊 《建筑施工》2005,27(2):29-31
以上海外环沉管隧道管段沉放施工为工程背景,阐述管段沉放施工技术关键和适用条件以及相应的沉放施工技术,以确保沉管下沉对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用合流污水一期工程建设支线段沉工所用沉井法工艺,包括沉井的制作 ,下沉,地面沉降,沉沙现象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春姝 《建筑技术》1998,29(6):386-386
抚顺石油一厂建于1928年,与西霸天矿相邻,最近点只相距2-3m。由于矿区1984年后采坑加深,帮坡角加陡,多处发生滑坡,使位于矿北帮的石油一厂地下岩层向南沿移,导致地面下沉加剧,厂区建筑物严重损坏。西汽锅炉房破坏最为严重,该厂房为单层钢屋架结构,高15m,跨度20m,总建筑面积8500m2。厂房位于矿坑下两个断层之间,由于四角不均匀下沉,造成墙壁沉裂,地面多处裂缝;框架梁与杜拉断;东南角有1块屋面板坠落,相邻屋面板也随时有坠落的可能;下弦水平支撑部分杆件已变形;有3根屋架下弦节点板被拉裂,裂缝最宽达30nun,必须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3.
赖见吾  熊艺浩 《建筑施工》2023,(11):2185-2186+2190
结合工程实际,针对在深厚淤泥层进行沉井施工时的下沉精度控制难题进行了攻关。通过对下沉施工工艺进行设计,用隔水帷幕和助沉稳定桩辅助下沉,采用预贴灰饼并在下沉过程中通过铲除或者增加灰饼来调整左右倾斜度,采用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次下沉,并进行2次水下封底,确保了沉井在深厚淤泥层中下沉的安全和稳定,保证了沉井下沉的速度和精确度,可为其他城市深厚淤泥层大型沉井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地面沉降和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本平 《山西建筑》2006,32(13):357-358
应用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对西安市地面沉阵和地下水位历史监测数据进行了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建立了各种地面沉降和地下水位的有关模型,进而建立西安市地面沉降和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对西安市地面沉阵和地下水位进行了动态变化趋势模拟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工程概况:苏州钢铁厂开坯车间旋流沉淀池沉井,外径13.3m,内径11.5m,制作高度15.75m,下沉深度15.6m,壁厚80cm,四周被浅基础建筑群所包围。沉井开始下沉时,采用潜水泵排水,人工开挖,井字架把杆出土。当沉到自然地面以下9.1m时,井内三处冒砂,砂孔经常移动,刃脚高差达16cm。于是集中力量纠偏下沉,并用泥浆泵抽吸泥砂,然而仍不奏效。当下沉到地面以下12.23m,井内土塞1.5m时,刃脚高差发展到30cm,垂直倾斜度达  相似文献   

16.
<正>天津1月18日讯(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报道)由天津滨海建投集团投资、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承建的国内首座高震区水下沉管隧道—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全面建成,给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连接海河北岸于家堡金融区和南岸东西沽地区的海河隧道,地质全部为软土地基,抗震级别高、工艺新、涉及专业多,施工难度极大,系我国目前在建的第6座沉管法隧道,全长4.2 km,双向6车道,穿越海河地段采用沉管法  相似文献   

17.
大管径钢管穿越东莞运河沉管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林  王全贤 《市政技术》2005,23(1):14-16,27
结合东莞市截污主干管工程沉管施工,系统分析了影响工程成败的关键点,并就关键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沉管施工的重点为管道下沉姿态的控制的结论。并据此制定了该工程的主要技术措施,使工程取得圆满成功。还对DN2600钢管沉放的关键施工工序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了沉管施工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平面面积不断增大的超大型沉井基础在下沉施工中后期因摩阻力增大导致的滞沉、突沉等问题,基于沉井下沉期间井底端阻力、刃脚埋深摩阻力、侧壁摩阻力等受力组成的理论研究,提出计算静、动摩阻系数的理论公式。以五峰山长江大桥沉井基础为对象,结合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研究下沉中后期的阻力特征及突沉机制,并探讨突沉控制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侧壁摩阻力随下沉深度增加而增大,在下沉中后期约占总阻力的70%以上,是滞沉的主导因素;基底开挖不均匀及局部过挖时,瞬时静、动摩阻力变化力差是引起突沉的关键因素;根据多次突沉前后实测数据计算得到的静、动摩阻系数分别介于0.444~0.525,0.245~0.401,动摩阻系数为突沉前瞬间静摩阻系数的0.56~0.77倍,导致了显著的不平衡下沉力带动沉井瞬间加速下沉;空气幕及降水等措施有效降低静摩阻系数至0.225~0.325,提升下沉系数至1.10以上,是避免滞沉、突沉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面沉降,矗立于古都西安的唐代建筑大雁塔倾斜已达上千毫米:由于地面沉降,天津市区内涝基本无法从海河排出;由于地面沉降,华北一些地区地下水循环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地下水质恶化。事实上,我国地面沉降的监测工作几十年来一直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相关防治措施也在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20.
使用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方式建立了预制桩沉桩施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将这一模型用于沉桩全过程的模拟。通过沉桩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结合上海地区地质条件,对比了锤击法和振动法两种沉桩方式引起的振动衰减特征,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了地面振动的衰减公式。基于已有振动安全控制标准,提出了普通民房的振动控制标准,评估了两种沉桩方式的振动影响范围。本文成果可以为类似条件下沉桩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