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超声辐射下氨基硅油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作为反应单体,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封端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L-602)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二甲亚砜(DMSO)为促进剂,氢氧化钾为催化剂,采用本体聚合,分别在超声辐射和非超声辐射条件下,合成氨基硅油。讨论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促进剂、封端剂、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的粘度、流体力学半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辐射不仅能够增大产物粘度、缩小分子量的分布,还能提高催化剂的效率。当超声功率为140 W,超声时间80 min,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7 h,KOH、DMSO、MM用量分别为D4单体用量的0.04%,0.5%,0.1%时,合成的氨基硅油粘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用四甲基氢氧化铵引发八苯基环四硅氧烷开环聚合,以产物透光率和折射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化试验研究了催化剂、促进剂、封端剂对产物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对产物透光率有显著影响,促进剂对产物透光率有一定的影响;最佳合成工艺为: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促进剂质量分数为20%,封端剂质量分数为1.5%。催化剂、促进剂、封端剂对产物折射率和透光率的影响顺序为:催化剂>促进剂>封端剂。采用阿贝折射仪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表征产物的光学性能:折射率大于1.5000(25℃),400 nm处透光率大于90%,800 nm处透光率高达99.9%;采用FT-IR和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分子结构中引入了乙烯基,且产物中乙烯基含量的增长趋势和乙烯基环体的增长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材料》2007,21(3):184-184
湖北师范学院的孙文兵发现,在以D4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二甲基亚砜(DMSO)为促进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氨基硅油过程中,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促进剂和催化剂用量的增加,氨基硅油的黏度都是先增后降;  相似文献   

4.
以聚醚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苯酚、2,2'-二氯-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单组分热固化聚氨酯弹性涂料,考察了封端过程中温度、时间、催化剂质量分数对封端反应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涂料的解封温度,红外光谱法对封端结果进行表征,对所得涂膜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封端过程中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35%时,封端效果较为理想,封端率达90%左右,封端反应较为完全,预聚体解封温度从120℃开始,约180℃完全解封,所得涂膜各项性能优异,是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单组份热固化涂料。  相似文献   

5.
以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为原料、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硫酸为催化剂制得双端乙烯基氟硅油,研究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产物黏度和挥发分质量分数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表征了产物结构.结果表明,产物为双端乙烯基氟硅油.较佳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1 h...  相似文献   

6.
曲文杰  曹光群  杨成  孙培冬 《陕西化工》2012,(8):1392-1395,1398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反应单体,以1,3-双(3-氨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L-602)为氨基硅烷偶联剂,氢氧化钾(KOH)为催化剂,二甲基亚砜(DMSO)为促进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氨丙基封端的新型氨端基硅油,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KOH、DMSO用量对反应体系粘度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0h,KOH、DMSO用量分别为D。单体用量的0.03%,0.75%。  相似文献   

7.
采用烷氧基硅烷对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进行改性制得烷氧基封端107硅橡胶,考察了封端反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封端剂种类、封端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封端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烷氧基封端107硅橡胶作基础聚合物时有机硅密封胶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烷氧基硅烷对107硅橡胶进行封端时的较佳条件为:催化剂选择0.01份KOH碱胶,封端剂选择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此条件下107硅橡胶的端羟基已基本反应完全,后续制胶过程中无黏度高峰。采用烷氧基封端107硅橡胶作基础聚合物的有机硅密封胶在95℃养护16 h后力学性能保持率较高,贮存稳定性良好,不发生黄变。  相似文献   

8.
以乙二醇(EG)和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为原料,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合成一种名为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PEMP)的阻燃剂,并进行封端以降低酸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封端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封端剂/酸羟基物质的量比2∶1;催化剂的质量为DMMP质量的1.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h。此条件下所得产物的酸值为57.0mg(KOH)/g。产物为无色透明状液体。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乙酯双封端异氰酸酯产物的合成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园勤  廖青  李立平 《精细化工》2004,21(7):532-536
研究了水杨酸乙酯双封端1,6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的反应。讨论了温度、催化剂用量、加料方式、加料时间及反应时间对该反应的影响。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优选了反应条件:n(水杨酸乙酯)/n(HDI)=2 4,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10h,催化剂用量为HDI质量的1 0%。双封端产物产率(相对于合成粗产物而言)达到90 25%。用熔点和薄层色谱分析定性验证了产物质量。用红外光谱和气质联机分析证实了产物的结构。用热重分析(TG/DTA)测定产物热分解温度为116℃。  相似文献   

10.
以H12M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不同Mr(相对分子质量)的PPG(聚丙二醇醚)为原料、DBTD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和A1170[双-(γ-三甲氧基硅丙基)胺]为封端剂,合成了SPU(端硅烷基聚氨酯)预聚物。研究结果表明:SPU预聚物的合成包括PU预聚物的合成和封端反应两个阶段;PU(聚氨酯)预聚物的合成反应速率随催化剂用量增加而加快,当催化剂用量约为50 mg/kg、反应温度为80℃和反应时间为4 h时,PU预聚物的合成反应可基本完成;封端反应的最佳温度为70℃,反应3 h后体系—NCO含量可降至0;通过调节R值[即n(—NCO)/n(—OH)]和PPG的Mr,可使SPU预聚物的黏度控制在56.70~229.92 Pa·s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氨基聚硅氧烷皮革手感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D4)、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DL - 10 3)、六甲基二硅氧烷 (MM)为原料 ,KOH为催化剂 ,二甲基亚砜 (DMSO)为促进剂 ,通过本体聚合进行共聚反应 ,合成了适用于皮革手感剂的氨基聚硅氧烷 (氨值为 0 .6 ,2 5℃时黏度为 2 .4× 10 4mPa·s,外观为无色透明黏稠状液体 )。最优合成条件为 :93 .71gD4,6 .19gDL - 10 3 ,0 .10gMM ,w(KOH) =0 .12 % ,w(DMSO) =1.0 0 % (相对于D4、DL - 10 3与MM的总质量 ) ,反应温度 90℃ ,反应时间 6h ,抽真空时间 3h(在 0 .0 1MPa条件下 )。  相似文献   

12.
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氧炕(MM)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氨基硅油。考察了单体配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封端剂用量等对氨基硅油氨值和表观黏度的影响规律。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氨基硅烷偶联剂用量4%,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5h,减压时间40min,压力0.005MPa,MM用量0.2%,二甲基亚砜用量0.5%,选用KOH为催化剂,KOH用量0.08%。  相似文献   

13.
以纳迪克酸酐(NA)、甲基丙二醇(MPO)为原料、2-乙基己醇为封端剂、环己烷为带水剂、钛酸四正丁酯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经过缩聚、减压蒸馏制备增塑剂聚纳迪克酸甲基丙二醇酯(P-MPO-NA)。通过对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封端剂及催化剂用量的考察,得到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纳迪克酸酐、甲基丙二醇、2-乙基己醇物质的量比为1.0 1∶.20 0∶.6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15%,反应时间7 h,酯化率达到99.60%。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等对P-MPO-NA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将其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柠檬酸三丁酯(TBC)分别加入到聚氯乙烯(PVC)树脂中,进行耐抽出、耐迁移、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稳定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聚酯增塑剂较DOP、DBP、TBC有更好的耐迁移、耐抽出性,并且韧性好,同时提高了PVC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以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为原料、六甲基二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1,3-二乙烯基硅氧烷为封端剂,经碱胶催化聚合制得低黏度二甲基硅油和乙烯基硅油,考查了六甲基二硅氧烷(MM)用量对甲基硅油黏度的影响,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乙烯基双封头用量对乙烯基硅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碱催化聚合反应,聚合周期短、挥发分低,通过调节MM的加入量易对甲基硅油的黏度进行控制,制备甲基硅油时最优聚合反应为3h时,硅油转化率为90%以上;制备乙烯基硅油时,通过调节1,1,3,3-四甲基-1,3-二乙烯基硅氧烷的用量可以调节乙烯基硅油中的乙烯基摩尔分数。  相似文献   

15.
以棕榈酸和回收的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酯化法合成了一种脂肪酸酯类抗静电剂,研究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0.8 %,反应时间为5 h,反应温度为140 ℃的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综合性能最好。将制备的脂肪酸酯应用于聚乙烯中作为抗静电剂,讨论了其含量、试样放置时间、环境温度对聚乙烯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脂肪酸酯含量的增加、放置时间的延长和环境温度的升高,抗静电效果提高,当脂肪酸酯含量为3份时,抗静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进行本体聚合得到一定规格的聚氨酯单体,同时加入扩链剂和封端剂进行改性,最后与溶剂和助溶剂进行复配,制成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成品。对合成过程中的温度、催化剂、加料次序及滴加速率等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磷钨酸铝盐为催化剂,十二醇和磷酸为原料,采用酯化法合成十二烷基磷酸单酯,考察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带水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十二醇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醇酸物质的量比0.04∶0.05, 带水剂甲苯用量0.075 mol,磷钨酸铝0.2 g(反应物总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酯化反应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醇转化率99.8%,酸转化率82.0%,单酯选择性99.5%。  相似文献   

18.
Poly(propylene carbonate) (PPC) is inferior in thermal stability and liable to incur thermal degradation, especially in the existence of residual bimetal catalyst. In this article, PPC containing residual catalyst was end‐capped with 4, 4′‐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 (MDI) through melt compounding. The ble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a, melt flow index (MFI),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gel content measurement,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ensile test. The effect of MDI on thermal stability, molecular weight,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PPC was studied. Thermal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neat PPC and PPC+MDI blending samples was discussed with Friedman method. MFI, GPC, and gel content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mainly end‐capping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on PPC chains when 0.1% of MDI was added. However, as the amount of MDI exceeded to 0.3%, end‐capping, chain‐extension, and crosslinking reactions were synchronously carried out on PPC.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d‐capping, chain‐extension, and crosslinking reaction occurring between PPC and MDI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unzipping degradation even when the residual catalyst was not removed thoroughly. When the content of MDI reached 1.0%, the initial degradation temperatures (T5%) increased from 176.26°C for neat PPC to 259.56°C. As a result, the processing temperature range and processing time were largely extended, and the heat resistance of PPC was improved remarkably. Meanwhile, the tensile property of the modified PPC was enhanced obviously. It may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gel content of PPC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MDI.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