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微型蒸发器田间实测麦田与裸地土面蒸发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微型蒸发器测定麦田和裸地土面蒸发强度的方法,并对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实测的土面蒸发变化过程得到了小麦各生育阶段土面蒸发与总腾发量的比例关系,分析了相对土面蒸发强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以及土面蒸发强度与作物叶面积指数的关系。通过对试验过程和实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两种微型蒸发器的优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微型蒸发器测定土面蒸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微型蒸发器(Micro-lysimeters,简称MLS)对测定土面蒸发的试验,以5cm长的MLS每天更换土体作为对照,发现15cm是比较理想的最短长度。同时,对影响土壤蒸发的外界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气象因素中相对湿度、饱和水气压差和辐射同土壤蒸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P=0.05水平下均达到显著水平。此外,表层土壤含水量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根据蒸发站利用水力式土壤蒸发器和葛葛依土壤蒸发器近7年实测土壤蒸发资料,以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研究相关关系及土壤蒸发时程变化规律,提出了土壤蒸发计算模式,以利推算,插补,移用和延长。  相似文献   

4.
三种蒸发器的对比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测资料,对美式A级、苏式ГГИ-3000、E601三种蒸发器和20m^2蒸发池的蒸发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三种蒸发器月蒸发量标准差都在15%以内,其中以E601、ГГИ-3000和20m^2蒸发池蒸量相关关系较好,标准误差也小。  相似文献   

5.
夏玉米田蒸发蒸腾量与棵间蒸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王健  蔡焕杰  陈凤  陈新民 《水利学报》2004,35(11):0108-0113
本文利用2年的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和小型棵间蒸发器的测定资料,研究了不同灌水(2001年灌140mm、2002年灌65mm)条件下夏玉米生长期间的逐日蒸发蒸腾和棵间蒸发过程。结果表明,2年夏玉米生长期间棵间蒸发占总蒸发蒸腾量的比例分别为43.69%和48.12%。分析得出夏玉米出苗前利用小型棵间蒸发器实测蒸发的修正系数为0.96。同时,分析了棵间蒸发占蒸发蒸腾的比例随叶面积指数(LAI)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高度雨量器施测雨量对蒸发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喜文 《人民长江》2004,35(12):45-46
宜昌蒸发站是目前长江流域唯一的1座大型蒸发站,它位于长江西陵峡口,宜昌蒸发站雨量器有3种,器口距地面高度分别为100、70、15 cm;蒸发器有4种,器口距地面高度分别为70、70、30、15 cm.运用宜昌蒸发站多年降水实测资料,分析不同高度(100、70、15 cm)雨量器观测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雨量器器口距地面高度不同对观测雨量的影响,从而分析对蒸发量精度所造成的影响.在计算蒸发量时,降水量应采用与蒸发器器口距地面高度相对应的雨量器所测雨量.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部分流域由于蒸发量观测仪器型号不一致而产生的长系列蒸发量资料无法统一使用的问题,利用数理统计原理结合实测蒸发量原始数据,对拉林河流域青林蒸发站E-601型与Φ20型蒸发器多年同步对比观测资料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初步确定了流域内两种蒸发器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和折算系数,方程和折算系数均通过检验,为流域内有效利用长系列Φ20型蒸发器资料提供了适当的理论基础,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调查评价工作中分析流域蒸发特性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崇礼水文站1986年-1995年10年的蒸发资料,分析了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比较了20 cm口径蒸发器与E601型蒸发器两者之间差异,揭示了20 cm口径蒸发器观测数据偏大的原因及两种蒸发器间所固有的内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黑龙江省宾县二龙山蒸发实验站历年实测资料,针对20 cm口径蒸发器与E601蒸发器水面蒸发量的折算系数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水面蒸发方面,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多,但潜水蒸发方面则研究的比较少。文章通过在内蒙古乌审旗河南(乡)气象站建设原位试验场,对鄂尔多斯盆地水面蒸发及土面蒸发的研究,分析了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水面蒸发和土面蒸发之间的关系以及温度变化和蒸发量的滞后性,为下一步建立数学模型以及机理分析提供有力的试验依据和资料积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外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有效根量密度分布函数,得到了较为切合实际的二维根系吸水率模型.同时通过田间不同条件下水面蒸发试验资料分析,得到了条带状覆盖时棵间无麦秸覆盖地和棵间麦秸覆盖地水面蒸发量(各布设20cm蒸发皿所观测的值)与大气水面蒸发量(试验场气象站位置布设的20cm蒸发皿观测值)之间的关系式.通过农田作物生理指标观测,得到了作物叶面积指数与水面蒸发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合理地处理了条带状覆盖下上边界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测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数值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相关研究结论和田间试验结果,构建了精量灌溉中基于作物冠层红外温度和土壤水分等模糊决策模型,并进行了冬小麦田间试验的实际运行和结果考核.结果表明,冠层红外温度是一个较好的反映作物水分状况的灌溉决策指标;冬小麦日内冠气温差的变化规律是在10点和14点出现双峰现象,最佳灌溉决策时机应该考虑到这两点的观测数据.充分考虑作物的水分信息状况和土壤水分情况(田持的60%时),将可以使作物的灌溉决策和管理达到“适时“和“适量“.所开发的基于作物红外冠层温度的精量灌溉决策模型,可以在进一步的试验观测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浅地下水埋深区潜水对SPAC系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在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地区,潜水参与和影响了SPAC系统的水分、生物、化学等过程。禹城综合试验站和南通农水科研站试验结果表明,潜水对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水分过程和生物过程都有着显著的作用。禹城试区1998年玉米灌浆期腾发量的15.69%是由地下水蒸发“贡献”的;南通农水站试验表明,潜水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分布影响冬小麦根系发育和冬小麦产量,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冬小麦,在没有灌溉的条件下,存在着一个最优地下水位埋深,约在1.5m左右。研究成果对于深入分析水系统水分运移规律和充分利用地下水、制定合理的节水灌溉方案以及通过控制地下水对农作物生长进行调控等有着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浙江红壤区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的动态耦合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吕军 《水利学报》1998,29(7):0068-0073
本文讨论了土壤水分运动与作物生长动态耦合模型的建立方法.经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土壤水分运动和作物生长动态耦合模型对冬小麦生长过程模拟的可靠性,分析了模型中有关作物旱害和渍害耦合参数的灵敏性.应用该模型对南方多雨地区冬小麦生长进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型蒸渗仪与小型棵间蒸发器结合测定冬小麦蒸散的研究   总被引:98,自引:5,他引:98  
本文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和棵间蒸发器仔细研究了冬小麦生长期间的逐日蒸散和蒸发过程,确定了冬小麦生长期间棵间蒸发占总蒸散量的29.75%;棵间蒸发占蒸散的比例随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LAI)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确定了冬小麦生长期间的作物系数Kc.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气候对森林-径流关系的影响,利用已有的不同地区森林集水区试验结果分析森林-径流关系空间变化规律,然后在生物物理/动态植被模型SSi B4/TRIFFID与TOPMODEL的耦合模型对长江上游梭磨河流域不同温度下植被演替及蒸发与径流的动态变化过程的模拟结果基础上,通过分析水热条件对净光合速率、冠层湿润分数、蒸腾、冠层截留蒸发以及土壤蒸发的影响,分析水热条件对森林-径流关系的影响。主要结论有:水热条件通过控制森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冠层截留蒸发和土壤蒸发影响森林-径流关系;随着温度增加,森林蒸散发增加幅度大于其它植被类型和裸地,使森林-径流关系发生变化,水热条件的空间变化决定了森林-径流关系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空间变化;受气候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影响,随着海拔高度下降或从北到南随着温度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减小,森林-径流关系存在从增加径流量到对径流量没有明显影响再到减小径流量的变化,水分胁迫或高温将抑制森林蒸腾从而减小森林对径流量减少的作用,森林集水区比较试验结果体现了森林-径流关系这种空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许迪  蔡林根 《水利学报》1997,(12):64-71,78
在大量室内外实验及田间土壤水分动态监测基础上,模拟描述了雄县试区常见作物种植模式下层状土体的田间水量动态平衡过程,根据宏观根系吸水模型假设和根系吸水函数确定了冬小麦、夏玉米的实际蒸腾率。并依据模拟值与田间实测土水势值拟合最佳为准则估算作物的实际裸间土面蒸发,在田间水量平衡基础上,得到330cm土体底层处的下渗补给量,分析了区内降雨(灌溉)入渗补给规律及地下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以南宁地区粉砂岩+泥岩+粉砂岩互层边坡为原型,采用温湿耦合理论对极端气候下互层边坡的温湿度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不同气候组合条件下,互层边坡土体温湿耦合特性、温湿度场的变化规律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短时间急剧的气候变化对土体表层的温度场与湿度场的影响较大,而对比较深层的土体的影响有限,长时间的气候作用,比如干旱,对深层土体将产生较大的影响;②降雨对土体温度场的影响较小,在降雨过后的蒸发作用过程中,对于边坡的中部来说,处于下层的土体在一定深度内的含水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这种现象在长时间干旱发生的过程中会慢慢消散;③边坡的稳定系数在蒸发作用下会明显升高,短期的高温蒸发作用下,互层边坡的稳定性高于无互层的边坡,长时间的蒸发条件下则是无互层的边坡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不同覆盖材料对干旱区春小麦棵间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深入分析不同覆盖材料对干旱区春小麦棵间蒸发的影响,采用微型蒸发仪研究了石羊河流域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春小麦棵间蒸发.研究表明:试验区春小麦棵间蒸发表现为生长初期和末期较高,生长中期较小的特点.相对无覆盖措施,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日均棵间蒸发量分别降低15.6%和36.1%.无覆盖措施、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累计棵间蒸发量分别占春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及相应总灌水量之和的30.4%,26.2%和19.9%.拔节之前,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条件下春小麦的棵间蒸发受表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基本一致,拔节之后,秸秆覆盖表现出相对地膜覆盖更好的保墒效果.  相似文献   

20.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a drip irrigation system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oil moisture patterns formed under the emitter. In the present study soil water dynamics under surface drip irrigation from equidistant line source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a simulation model, which combines hysteresis in the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evaporation from the soil surface, and water extraction by roots. In this model a two-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roots as well as a more rational way for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daily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are also incorporated.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patterns for two soil types (loamy sand, silt loam), two discharge rates (2 and 4 l m?1 h?1), two irrigation depths (30 and 40 mm), and two drip line sources spacing patterns (60 and 80 cm) are investiga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water dynamics mainly depend on the soil hydraulic properties, the irrigation depth, and the drip line sources spacing.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irrig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actual evaporation decrease when the irrigation dose o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ine sources increases. By contrast, the deep percolation increases when the irrigation dose o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ine sources incr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