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分析岩质基坑坑壁边坡特点、基坑类型、岩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变形破坏机制,归纳了层状岩质基坑6种可能的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2.
块裂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岩质边坡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层理和节理极为发育、岩体被切割成许多离散块体的块裂层状岩体边坡,该类型边坡的破坏模式和稳定性影响因素有别于一般的岩质边坡.针对该类边坡,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不同开挖坡度和层理面倾角下岩质边坡的破坏特征,并运用Sarma法对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Sarma法适用于块裂层状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这对该类岩质边坡的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缓倾角层状岩质边坡小危岩体失稳破坏模式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缓倾角层状岩质边坡是小危岩体出露的主要坡型之一。影响小危岩体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为边坡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和岩体结构,诱发因素有暴雨、地震和人工开挖等。小危岩体失稳破坏的基本模式可概化为倾倒-崩落、拉裂-崩落和滑落-落3种。当缓倾内层状岩质边坡的岩层较厚,岩性呈软硬互层状产出,或岩层间软弱夹层较厚时,常发生倾倒-崩落式破坏;当缓倾内层状岩质边坡的岩层较薄,且岩性较均一,或层间结构面力学性质较好时,常发生拉裂-崩落式破坏;当缓倾角层状岩质边坡岩层倾向坡外时,在陡倾构造节理和风化卸荷裂隙切割下,常发生滑移-崩落式破坏。针对这3种破坏模式,提出相应的稳定性评价理论和方法。最后,以一修理厂陡崖边坡为例,系统阐述缓倾角层状岩质边坡小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顺层岩质边坡不稳定岩层临界长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顺层状岩质路堑边坡及其支护设计是公路和铁路路基设计难题之一 ,陡倾状顺层边坡不稳定岩体可以清掉 ,但清方量较大的缓倾角和中等倾角顺层状岩质边坡 ,其失稳破坏范围是设计人员最关心的问题。结合重庆至怀化铁路的论证设计 ,建立了顺层边坡岩体失稳破坏长度计算式 ,利用沿线自然顺层状边坡失稳破坏的调查测试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分析了滑动面的稳定性及锚固力计算公式,探讨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防护中柔性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的方法,最后阐述了柔性防护形式的作用及其特点,从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干扰位移示及层状岩质边坡滑动边界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能量准则和边坡结构分析出发,阐述了层状岩边坡滑向和最不利滑面的确定方法,文中以层夺质边坡结构分析为基础,提出了确定滑向的半定量方法,并进一步确定出最不利干扰位移。根据已确定的最不利干扰位移求得边坡内各点的干扰能量值及干扰能量等值面,并以最小干扰能量曲面作为潜在滑动边界。  相似文献   

7.
 基于二维颗粒流软件(PFC2D)的人工合成岩体技术,研究岩桥长度和节理间距不同组合形式下的含水平断续节理厚层状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岩桥段应力演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地震动作用下,含水平断续节理厚层状岩质边坡主要发生溃散型破坏、拉裂–滑移–块体倾倒混合破坏和拉裂–水平滑移混合破坏;水平断续节理是控制边坡动力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节理间距对边坡破坏模式起控制性作用:当节理间距较小时,易发生溃散型破坏;当节理间距较大时,易发生拉裂–滑移–块体倾倒破坏和拉裂–水平滑移混合破坏。岩桥长度和节理间距共同控制着边坡岩体破碎程度,从而控制着边坡失稳破坏时滑动面的个数,当节理间距很小或者节理间距较大、岩桥长度较小时,发生单滑动面破坏;当节理间距和岩桥长度均较大时,发生双滑动面破坏。在地震动力作用下,岩桥段首先发生破坏,随后各节理间也产生破坏并贯通。岩桥长度和节理间距对边坡动力响应均产生一定影响,随着节理间距减小、岩桥长度增大,峰值位移、峰值速度增大,对加速度PGA放大系数的影响区域集中在边坡坡表、坡脚等部位。地震作用下,含水平断续节理厚层状岩质边坡岩桥段应力演化、裂纹萌生与输入的地震波加速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高陡岩质边坡破坏失稳的众多因素进行了分析,重点归纳和总结了边坡的几何特点、岩土结构、软弱夹层和降雨等条件在边坡破坏失稳过程中的规律,提出影响高陡岩质边坡稳定的因素较多,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陈林 《市政技术》2013,31(1):105-108,139
岩质边坡稳定性判别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边坡稳定性评价包括定性分析、失稳模式判别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有SMR法、CSMR法,依据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的失稳模式(如平面滑动、楔体破坏、倾倒破坏)做出相应判别;定量分析则是根据上述的3种不同失稳模式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本文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作了综述分析,并介绍了陈祖煜提出的一种三维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  相似文献   

10.
顺向岩质边坡加固工程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利公路K38+150~K38+350段边坡失稳变形是典型的顺层岩质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失稳变形现象。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和计算分析,查明了边坡失稳的机理和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采取了"清方+锚杆(索)框架梁+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该加固工程竣工已两年有余,至今该段边坡没有发现失稳变形迹象,表明所采用的边坡处治措施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陡倾层状岩质斜坡极限平衡稳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自然界中的层状岩质滑坡绝大部分呈现出明显的三维形态特征,在倾倒破坏极限平衡二维推导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层状岩质斜坡的三维受力状态,进行三维力系的简化与等效,提出了考虑三维受力的倾倒分析方法,在考虑真倾角方向的倾倒极限平衡分析中,将层状岩质滑坡近似为悬臂梁处理。并以重庆鸡冠岭滑坡为例进行验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鸡冠岭斜坡处于稳定状态;2地下采空状态下,鸡冠岭煤层上覆岩层逐层发生倾倒破坏,并挤压下伏阻滑关键块体,导致关键块体剪出破坏后形成滑坡。该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西藏邦铺露天矿台阶边坡破坏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邦铺露天矿最终开挖境界台阶边坡具有高边坡、高海拔、高地应力、高渗流、高寒等特征,边坡岩体结构复杂。通过野外现场调查,对边坡岩体结构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再结合露天矿基建开挖初设边坡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结构面特征因素、矿体赋存条件、矿床围岩稳定性、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等,采用Dips软件分析,再把Dips文件图形导入C...  相似文献   

13.
张昌华 《山西建筑》2012,38(7):148-150
以太佳高速公路岩质边坡为例,在系统的地质勘查、岩体结构分析和岩石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初步判断出边坡潜在的失稳模式,再利用数值分析软件ABAQUS找出潜在滑动面和张裂缝的位置,最后以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出各种可能条件下的安全系数,通过绘制安全系数随最终边坡角的变化曲线,即可得出安全稳定条件下的最终边坡角优化结果,系统的分析优化表明,原设计53.5°的最终边坡角偏于保守,可提高至55.4°。  相似文献   

14.
申敏  王文星  刘花维 《山西建筑》2007,33(28):119-120
探讨了层状边坡的失稳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横观各向同性模型对层状边坡进行描述,重点介绍了模型的实施过程,指出边坡稳定性是由岩体强度和结构面强度共同控制的,与实际相符,并对工程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常张高速公路某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云昊  刘艳东  张立 《山西建筑》2007,33(24):96-97
简要叙述了离散元的基本原理,采用通用离散元程序UDEC模拟了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某边坡的变形,分析了其变形机理和可能的破坏形式,并提出了对应的支护措施,得出的结果与工程实际相一致,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曹丽娜  王日升 《山西建筑》2010,36(32):102-103
介绍了圆弧法在岩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计算分析了岩质边坡坡高与坡角间的关系,并经过实际工程予以验证,指出岩坡稳定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随时空变迁的动态过程,具有复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建宏 《山西建筑》2004,30(19):57-58
从对公路岩土边坡产生破坏的机理分析出发,阐明岩坡破坏应当具备的一些充要条件,指出岩坡失稳是岩坡分离部分中储存的各种形式能转化为动能,从而使分离体发生运动位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陶严亮  陆丽香  蒋艳平 《山西建筑》2009,35(20):301-302
主要介绍了公路岩质高边坡的破坏类型和主要原因,对破坏原因及由此带来的危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施工经验和方法进行总结,探讨了公路岩质高边坡破坏的主要加固方法与技术措施,以确保公路行车安全和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08国道某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进行研究,采用物理模拟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再现和预测了该边坡的变形破坏全过程,对两种模拟方法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