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理性与严谨——评清华同方科技广场的建筑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华同方科技广场”近百米双塔建筑,已是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中心区东端地域标志性建筑,总图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系统简捷,建筑占地紧凑,总体格局严谨,绿地集中成片,空间清晰,力求创造绿色自然,生态和谐并体现现代科技园人文气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2.
周媛 《四川建材》2011,37(5):53-54
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绝不应是表面的美化,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创造人类审美的而又是现实的生活场所、安全而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一切设计都要以人为本,地域特色的文化广场的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手法。  相似文献   

3.
从环境及地域建筑中汲取素材并力图使建筑与环境彻底地融为一体。寻求一种能体现生态、绿色、自然、本真和童话的意境创造与哈尼文化相结合的风格独特的现代建筑借山、借势、借景,传承地域建筑文化的积淀。吸纳民族文化的精华,应用现代建筑材料,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有强烈哈尼文化元素的建筑。  相似文献   

4.
正地域性是特定区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生活方式、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等元素的抽象反映,可分为自然地域特色和社会地域特色。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肩负着传播区域文化、提供休闲娱乐空间等责任。将地域特色融入城市广场设计中,有助于增强市民的地域认同感,赋予城市广场更加浓厚的地方韵味。因此,应当重视地域特色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体现与运用,促使地域属性在城市广场这一特定载体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蔡佩 《门窗》2012,(11):116+118
分析设计师与湖湘地域文化、湖湘地域环境与博物馆建筑和室内空间创作等问题后,通过对湖湘地域建筑和室内在空间的有关理论和湖湘地域文化的特点研究以及对湖湘地域博物馆的案例分析,得出从传统中创造现代,即从湖湘地域建筑空间特性的分析中得出湖南的建筑文化精髓,并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技术手段演绎它,提出设计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建筑的抽象思维模式,使湖湘文化在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和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实践表现更明确。  相似文献   

6.
建筑空间生态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空间的生态设计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类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论述了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建筑空间的生态设计观以及生态建筑空间的创造原则及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7.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处于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的围合界面形式对广场空间的影响 ,以及自然要素的处理、广场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过渡与转换原则和手法 .旨在从建筑设计出发 ,探讨建筑形态对广场空间的影响 ,提高广场设计的质量 ,同时也要求以城市设计的观点来设计建筑 ,只有这样 ,广场与建筑方可相得益彰 .  相似文献   

8.
建筑创新与地域文化--谈黄龙风景区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龙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力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掘地域建筑文化的现代内涵,以现代的手法加以表达,创造地域风格的现代建筑,探讨"乡土建筑现代化"的道路.文章从规划、空间、气候、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苗壮 《城乡建设》2008,(6):62-63
生态广场位于深圳市华侨城中心,侨城西街北侧,西临杜鹃山东街,广场南面为中旅广场.占地面积4.6公顷.广场中的景观依据周边地形与使用功能被设计为人工与自然两大部分.人工景区根据原始地形南北高差13米的自然特点,设计成三个不同标高但有机联系的分区.力图使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利用最佳化,保护其美景度和丰富性,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0.
随着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热潮银川市也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市政府向多家开发商招标,建设东方红广场。项目定位为城市中心区的文化、娱乐、商业、休闲中心,红线内基地面积1.74公顷,建筑退红线6米,限高28米,总建筑规模约3万平方米,文化休闲广场不小于6000平方米,文化用途建筑不小于7000平方米。 一、规划设计目标 体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地域人文环境,创造具有特色景观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广场; 协调广场与周边现状建筑及环境的关系,营造尺度适宜、功能完整  相似文献   

11.
东莞莞城市民广场设计从城市脉络人手,整合资源,以工程建设带动城市片区的更新与复兴,并回应岭南的地域气候特征,创造舒适宜人的现代多功能办公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赵明  郝靖欣 《南方建筑》2006,(12):119-121
从水体与整体空间景观入手,突出地域文化特征,结合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广场空间,塑造优秀的建筑空间格局,创造出一个具有新风、阳光、绿色的诗意生态的栖居环境.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将用户的需求贯穿设计始终,突出人性化的健康居住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现代建筑不应只考虑人的因素,而应体现人文自然的理念,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以甘肃农业大学新校区建筑群规划为例,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合理组织运用广场、道路、建筑体型、植被绿化等元素,充分体现人文自然理念,力求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群体环境。  相似文献   

14.
黄翼 《华中建筑》2014,(1):52-55
江门市青少年宫建筑设计以场地优先、显山露水和景观最大化为环境设计原则,建筑外墙和中庭空间的设计手法考虑尽量引入自然采光通风,以生态设计措施适应当地湿热气候条件,建筑造型体现碉楼文化和孩童的心理需求,放大交通空间使室内空间增加趣味性和舒适性,力求创造真正为孩子服务的、属于孩子的建筑。设计强调建筑与场地、气候和文化相呼应,追求与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生态的、文化的,同时又具有现代气息、适合特定使用人群的公共建筑。  相似文献   

15.
王亮  王野 《建筑知识》2013,(11):49-50
“宜兰罾”成为宜兰地域建筑的新名词.具体表现为一种活动。在1994年,由宜兰县政府与仰山文教基金会倡议,集合当地的民间社团.又与一些台湾本土建筑师协同,在宜兰地区展开地域建筑创造。宜兰作为21世纪台湾地域空间特征最浓厚的地区之一,宜兰厝设计的主旨在于追寻自然,不仅考虑宜兰的地理、地质、气候等自然特性,而且还在地域空间里加入宜兰的历史人文、民俗习惯等因素,使人、建筑和环境和谐共存。透过宜兰厝来体现一种属于宣兰人、锲合宜兰人安居乐业的空间,延续展露台湾地域空间建构特色与人居环境的全新体验。  相似文献   

16.
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空间中集观赏性、公共性、娱乐性、艺术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开放室外活动空间。但是近年来民族的、地域的、悠久的传统文化及地域特色在"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消失,国内一些城市广场在设计时过于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广场的样式,导致了城市广场之间的雷同。文章从兰州的地域文化出发,结合"兰州市东方红广场"建设,探讨如何将城市广场设计成一个具地域文化内涵的、可供游人参与的、可以激发人们情感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出地域文化特色下东方红广场的几点设计理念,从而营造出一个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  相似文献   

17.
张旭  李成 《城市建筑》2014,(2):14-14
如今我国的城市空间特色在发展过程中趋于单一和雷同,导致城市中广场设计脱离了其所在地文化背景,致使广场空间失去了其独特的风格。我们应该尊重地域信息,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可识别性强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城市特色在当今的发展中已日渐单一,城市广场空间也趋于雷同,导致人的定向感和归属感减弱以至消失,公众无法识别物理空间环境,难以感知城市的文化特色。因此,在城市广场空间的实际与改造中应尊重地域信息,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可识别性的广场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19.
城市广场在现代城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创造人性化的城市广场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文章就小型空间创造、私密性空间营造、提升空间参与性、加强广场边界空间和加强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关系五个方面,对人性化城市广场的空间营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城市广场设计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及人文特色,汲取了山西建筑的特有符号,强调地域文化在现代建筑空间上的表达,力求创造一个具有个性的现代交通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