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严龙华 《世界建筑》2016,(4):122-125,135
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城市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在保持城市固有特色的前提下如何发展是当代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课题。城市传统发展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城市脊梁,往往蕴含着更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城市文化个性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保护城市传统发展轴的同时,如何围绕发展轴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性地再塑城市文化特色,对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结合近10年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创作实践,阐述传统发展轴保护与城市空间整台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
吴良镛 《百年建筑》2006,(11):16-16
我们要重视城市的固有文化,要追求每座城市的文化特色,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尤其要保护与发展既有的城市形态与城市肌理(Urban Texture),使我们亚洲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能够得以继承,弘扬和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及其争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逐步得到重视.1982年,北京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作为单独一章作出论述,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三个层次:一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二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具有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要从整体上考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尤其要从城市格局和宏观环境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纪念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名城》杂志创刊30周年,积极推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国名城杂志社拟于2017年9月在扬州举办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论坛,全面落实中央城市会议精神,总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地方性特色,介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功案例与经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持续发展探明方向,为了提高学术水准,现面向国内外名城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公开征集学术论文,热忱欢迎大方之家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谈了四个问题:①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建筑历史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几种作法;③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注意地方传统、特点和现代技术、时代精神的结合;④保护自然景观和发展城市绿地是保持中国城市文化特点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谢浩 《住宅产业》2013,(9):48-5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论文从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入手,探讨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分析了在历史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城市建设中有效地开展地域性的设计策略,力图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7.
康宏 《山西建筑》2006,32(2):30-31
分析总结了历史文化名城——寿县的城市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其特色保护、继承与发展的基本原则、目标及具体做法,以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城市特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重大课题。绍兴市积极探索,全面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既保留了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注入了充满生机的现代文明,走出了一条具有绍兴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一、基本做法 (一)明确古城保护重点 突出历史文物、历史街区、古城风貌、无形文化这四个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文化系统,既包括历史形成的各种文化信息,也包括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绍兴对古城的保护,重点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快速发展,国民对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城市特色的呼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文章总结了国内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规划的方法经验,并结合黄山西溪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实践案例,对其进行了研究。这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聚落民居、历史街巷的保护工作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综述(之三)本刊编辑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古都,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跨世纪之交,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创造社会主义中国首都的独物风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  相似文献   

11.
俞廷标  高宝钦 《建筑技术》2004,35(9):684-685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风光城市。绍兴古建筑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保护和恢复绍兴的传统建筑,当地政府已规划了历史保护街区并恢复、仿建一批明清建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叙述了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更新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中出现的“建设性破坏”提出批评,结合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以及案例分析,指出在以后的城市更新中,应避免建设性破坏,将保护与更新结合,建设富有中国特色文化记忆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10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相当部分属于特色不是十分明显的“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借助对江苏淮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向性规划的分析,提出了如何保护淮安“一渠三联城、四湖两运河”的环境风貌和古城格局,从这些一般史迹中挖掘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作为对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许少亮 《规划师》2015,(1):67-70
漳州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背景之下,对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续工作进行思考,以进一步促进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认为,应以市域为研究范围,从更大的区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重新确定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实施动态的编制研究和规划保护,并通过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后的规划内容、加强文物普查与修复及加强历史文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规划师》2015,(Z1)
漳州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背景之下,对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续工作进行思考,以进一步促进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认为,应以市域为研究范围,从更大的区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重新确定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实施动态的编制研究和规划保护,并通过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后的规划内容、加强文物普查与修复及加强历史文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丁孝真 《城乡建设》2008,(11):64-65
一、西安城市文化建设 西安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珍贵的历史遗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久远的文化传承,不仅使西安成为中国诸多古都中历史最悠久、个性最鲜明的城市,而且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典范,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就是西安的特色、西安的品牌和金字招牌,它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典型象征.西安始终把历史文化名城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积极吸纳世界各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包容并蓄,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处,使历史氛围和现代气息交相辉映,使西安这座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成为历史文化传统的聚集地,而且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的衍生地,成为人们生活居住的美好家园和观光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 ,在各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迹。今天的北京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迈进 ,于是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提出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 ,指出“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具有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 ,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还确定南北长街、南北池子、西四北等25片街区为北京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通过参与制定南北长街街区的保护规划 ,笔者…  相似文献   

18.
张晓东 《规划师》1999,15(4):30-30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强化名城保护的意识和纳入法制化轨道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在当前经济建设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应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推动其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同时也将巩固城市赖以发展的文化根基。作为城市特征,它需要渗透人的伟大创造,并表现其人文历史的积淀。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主要的发展脉络,城市的历史特色、地区特色、文化特色和民族、民俗特色构成了其发展特色独有的史脉、地脉、文脉和风脉。史脉反映城市发展的兴衰之变;自成体制的地脉无疑对城市遗迹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利…  相似文献   

19.
蒲城县历史底蕴深厚,是陕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在名城保护中面临保护规划缺失、民居建筑损毁严重、古城空间格局消亡、古城整体风貌丧失、传统视廊隔断和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困境。中小历史文化名城既要保护,又要发展,必须探寻保护与发展和谐的对策,挖掘历史资源、城市价值、城市特色,从遗产保护走向文化环境保护,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黎少平 《建筑创作》2007,(12):126-132
世界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文化也正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对于城市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不会阻碍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而且会更利于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铸造城市的文化品牌,促进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