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地质踏勘、录井描述、扫描电镜、铸体薄片、荧光薄片和地震解释等方法,对油砂山地区地表及地下油砂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砂山地区油砂主要出露于油砂山构造高点,发育层位为下油砂山组和上干柴沟组2套地层;油砂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均偏低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总体表现为中孔、中高渗特征;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残余粒间孔,孔隙分布较均匀,连通性较好,孔隙中油质沥青含量较高。该研究为油砂山地区新型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8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是重要的储集层。储集岩主要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以低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为特征。岩石物性总体较差,孔隙度0.33%~18.7%,平均8.90%;渗透率0.0008mD~18.4mD,平均0.75mD,属于低孔、低渗透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喉道以中细喉—细喉为主。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砂体展布,进而影响其岩石学特征。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心薄片、铸体薄片、压汞曲线等分析资料,对胡尖山油田H154区长61储层的储集岩主要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岩物性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优选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初始含水率4种参数,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储层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胡尖山油田H154区长61储集岩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  相似文献   

4.
包界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包界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为研究对象,在实测剖面和详细观察岩心的基础上,从沉积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及储集物性特征等方面对储层进行了研究.须家河组储集岩主要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主要形成于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中,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次生粒内孔及填隙物晶间孔,孔隙度主要分布在5%~7%,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0.5)×10μm2,储层类型为低孔-特低孔,低渗-特低渗裂缝-孔隙型.包界地区须家河组以Ⅲ类、Ⅱ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岩心、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伊川凹陷上三叠统油气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特征、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伊川地区上三叠统储层岩性主要是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孔隙主要为次生孔隙中的粒间溶孔和颗粒溶孔;储层物性整体较差,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比较明显;水下分流河道为本区储层最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6.
 笔者运用综合地质分析手段,研究了柴达木盆地乌南—绿草滩地区下油砂山组滩坝砂岩发育分布规律、储层特征及其储集性能,分析了滩坝砂岩受古地形、古湖盆岸线形态和沉积基准面等因素控制,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湖盆拐弯处辫状三角洲侧翼的潮汐环境宽缓斜坡和古隆起上,纵向上滩砂多发育在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坝砂主要发育在短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并且具有储层薄、喉道细、渗透率低的特征。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储层储集性能取决于沉积微相类型、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类型及孔喉分选性等因素。文中对研究区滩坝砂岩储层进行了评价,分为3类储层,其中Ⅰ类储层为区内的较优质储层,Ⅱ类地层为中等—偏差储层,Ⅲ类为差储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岩心、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相关资料,对马岭油田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岭油田长8储集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储层孔隙类型多样,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物性特征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性质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沉积厚度大、粒度较粗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储集物性最优,其次为河口坝,三角洲内前缘席状砂最差;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具有优越的烃源和油气疏导条件,但多年来天然气勘探一直未获得重大突破。为了明确该区沙溪庙组优质储层及勘探有利区,指导下一步天然气的勘探部署,在对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物源特征、沉积相带展布、储层岩石类型与储集性能、成岩作用对储层影响等方面开展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区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优质储层的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进而落实沙溪庙组储层的有利分布区。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沙溪庙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次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沉积受双物源控制,岩屑类砂岩物源来自西部龙门山,长石类砂岩来源于东北部米仓山—大巴山;(2)长石类砂岩储集性能明显优于岩屑类砂岩,纵向上长石类砂岩主要分布在沙二1亚段和沙二2亚段,横向上以东部地区最发育;(3)区内优质储层受沉积作用控制明显,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细—中粒长石砂岩物性最佳;(4)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沙溪庙组储层致密化、孔隙减小的主要因素,绿泥石胶结对原生孔隙具一定的保护作用,溶蚀作用是孔隙度增大的主要因素。结论认为,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  相似文献   

9.
川中广安气田须家河组储集特征及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38口井岩石学、物性等相关资料,研究了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特征,分析了不同含气层岩石类型,探讨了成岩作用对气藏分布的控制。研究区须家河储层岩石类型呈现结构成熟度中等,成份成熟度较低的特点,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从须二段到须六段,岩石成分在变化,岩屑含量逐渐增多;富气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砂岩储层物性整体属于低孔、低渗特征,主要发育粒间溶孔、残余粒间孔、粒内溶孔,其中粒间溶孔、残余原生粒间孔发育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储层的储集能力。研究区存在石英加大-绿泥石衬边、石英加大-溶蚀、绿泥石衬边-溶蚀、绿泥石衬边-碳酸盐胶结和石英加大-碳酸盐胶结等6大类成岩相。绿泥石衬边-溶蚀相和石英加大-溶蚀相为最好的成岩相类型,研究区须家河组气井都分布在该2类成岩相中。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五宝场构造沙溪庙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宝场构造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是目前川东北地区在沙溪庙组地层中首先发现的气藏,也是川渝地区低效油气合作开发的重点目标。为此,通过沉积相、物性、横向分布等多方面分析研究,确定沙溪庙组储层具有以下特征:以中砂质粗粒、粗砂质中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岩性质纯、性脆;具有低胶结物含量、低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可分为洞穴、孔隙、裂缝和喉道3大类12个亚类,以次生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裂缝是油气渗滤的主要通道,储集类型以裂缝-孔隙型为主;孔隙结构特征表现为:分选中等偏低、中低孔隙度中小喉型;加砂压裂对沟通储层、改造储层效果较好;沙二段底部嘉祥寨砂岩储层物性好、横向可追踪,是勘探首选产气层。  相似文献   

11.
应用沉积岩石学方法,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化验资料,通过岩石粒度、岩石结构组分、胶结物含量、成岩作用等分析,对英东油田油砂山组(N22—N21)储层特征进行研究,认为油砂山组储层具有结构成熟度中等—高、碎屑颗粒粒度较细、杂基含量相对较低、胶结物含量中等、成岩作用整体较弱等特征。根据其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及储层分布特征等多种参数,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Ⅰ类储层为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构造高点,可获高产油气流;Ⅱ类储层为较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构造主体的边缘部位,可获工业油气流;Ⅲ类储层为相对较差储层,主要在构造主体部位及东构造的边缘部位,储集性能较差。研究成果可指导英东油田下步开发。  相似文献   

12.
长岭1号气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的长岭断陷中部凸起哈尔金构造带上,从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等方面对长岭1号气田登娄库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储层进行了分类,综合应用多属性模拟及建模技术确定了各类储层的分布.研究表明,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层结构成熟度中等,成分成熟度低,不稳定矿物含量高;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次生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储集空间小、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分类评价结果表明,以长深1-1等5口井为界的工区中部哈尔金构造高点区,Ⅰ类和Ⅱ类储层集中发育,储层叠合厚度大,是将来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3.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一堡子湾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和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储集岩为细粒的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颗粒呈次棱角状,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一较好;经历了压实、胶结、压溶和溶解等一系列成岩作用;储集岩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结合压汞分析、孔隙组合分析,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认为,长4+5储层可分为4类,研究区以Ⅱ、Ⅲ类(中等一差)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14.
西湖凹陷苏堤构造带花港组油层储集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 ,岩屑含量较少 ,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孔隙度在 2 .2 7%~ 30 .89%之间 ,平均 19.2 6 %。渗透率在 ( 1.6~16 98.13)× 10 -3 μm2 之间 ,平均 318.2 8× 10 -3 μm2 。花港组砂岩储集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 ,仅见少量裂缝。孔隙结构可以划分为 3类 ,Ⅰ类孔隙结构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具有较明显的平直段 ,孔喉较粗 ,为良好储层 ;Ⅱ类孔隙结构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基本为斜线 ,歪度略偏细 ,属较好的储集岩 ;Ⅲ类孔隙结构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基本为直线 ,孔隙度、渗透率较小 ,为极差或非储层。主要的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胶结、溶蚀等 ,大部分储集岩的变化发生在晚成岩作用阶段 ,对油气生成、进入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根据铸体薄片、岩心、扫描电镜、压汞、物性等资料,对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区E1+2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昆北油田切6区E1+2碎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成分成熟度较低和结构成熟度中—好的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以及长石岩屑砂岩;砂岩主要储集空间为原生粒间孔;孔隙结构具有高排驱压力、细喉道、连通差、分选差的特点;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及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的控制,其中,压实作用在一定深度以下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姬塬油田马家山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多种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马家山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储集岩为粉细-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好;储层岩石经历了压实、胶结、压溶和溶解等一系列成岩作用,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结合压汞分析、孔隙组合分析,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认为长4+5油层组的储层类型可分为3类,Ⅰ类、Ⅱ类储层为较好的储层,是当前技术条件下主要开发利用的储层.  相似文献   

17.
贵州赤水地区须家河组的储集特征及其发育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赤水地区须家河组地层平行不整合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之上,主要为一套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都相对较高的河流相碎屑岩,厚度为270~500m。其岩石类型视不同层位分别以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或岩屑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辫状河和曲流河的心滩、边滩等沉积微相是储层发育的主要相位;成岩作用是控制本区须家河组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其中,压实与压溶作用对破坏储集性和降低孔隙度起着重要作用,自生矿物及其胶结作用也是破坏储集性的因素之一,而建设性成岩作用如溶蚀作用对储层发育的贡献不大;受物性影响,本区砂岩主要为一套特低孔、特低渗砂岩,其储集空间以裂缝―(微)孔隙为主,储集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量钻井及岩心资料,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压汞实验等测试手段,对酒东坳陷深部下白垩统下沟组下段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下沟组下段砂岩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隙,同时也发育有原生粒间孔隙和裂缝,储层整体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的特征。该套砂岩储层储集性能主要控制因素为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沉积相带控制着砂体平面展布,成岩作用主要影响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和物性,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储层的原生储集空间大量损失,储层物性被严重破坏,而溶蚀作用是孔隙得以改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针对横山油田魏家楼区长61油层段,对其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储层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研究。该层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岩石物性总体较差,属低孔、低渗储层,发育有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晶间微孔和微裂缝等几种孔隙,其中又以次生粒间溶孔为主。喉道以细喉-微喉为主;沉积作用发生后,成岩作用控制着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根据岩性和物性特征,该区储集岩分为3类:Ⅰ类为好储集层,Ⅱ类为较好储集层,Ⅲ类为差储集层。  相似文献   

20.
为认识深层碎屑岩储层质量的控制因素及有效储层分布规律,以准噶尔盆地中部征沙村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砂岩储层为例,利用岩心样品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X?射线衍射及常规物性测试手段,研究了储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特征,讨论了成岩作用对不同类型储集岩石相的影响,并建立了岩石相—沉积微相的联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三工河组砂岩成分成熟度低,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自生矿物包括碳酸盐、自生黏土、硬石膏及硅质等;总体为低—特低孔渗性储层,非均质性强。依据岩石学组构和成岩作用差异,可将储集砂岩主要划分为极细—细粒富塑性颗粒砂岩、方解石胶结砂岩和中—细粒贫塑性颗粒砂岩。不同岩石相经历了差异性成岩作用:其中富塑性颗粒砂岩表现为强压实、弱胶结和弱溶蚀特征;方解石胶结砂岩则表现为强胶结、弱压实和弱溶蚀特征,二者均在成岩阶段早期致密化;贫塑性颗粒砂岩表现为中等压实、弱—中等胶结、强溶蚀。成岩阶段早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程度低,不但能保留原生孔隙,亦能遭受后期深埋阶段的酸性流体改造,形成深层物性较好的有效储集岩。不同岩石相的分布总体受沉积微相控制,物性最佳的贫塑性颗粒砂岩主要分布在分流河道中下部或河口坝中上部,这种分布模式将为寻找深层有效储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