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鹿井矿田位于诸广山岩体中部,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之一.在系统梳理鹿井矿田勘查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鹿井矿田的4个典型矿床——鹿井矿床、沙坝子矿床、羊角脑矿床、黄蜂岭矿床进行再研究,综合分析其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特征、成矿作用特征、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揭示了鹿井矿田成矿物质来源、时间、空间与其成因的密切联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对于矿石的需求量呈现上升态势,本文将针对区域成矿与矿田构造进行研究,旨在构成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成矿构造体系,提高矿石的采集效率.  相似文献   

3.
铜陵狮子山矿田金的独立与叠加成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包村、朝山矿床是狮子山矿田已探明的两个独立矽卡岩型金矿。研究表明,两矿床具脉型金矿化特征;矿石中富含铋矿物,且作为主要载金矿物;Au和Bi明显正相关,按金矿的地球化学分类属铋型金矿。通过狮子山矿田中独立金矿与伴生金矿的对比认为,铋型金矿化不仅可形成包村、朝山独立金矿床,还可在早期(层控)矽卡岩型铜、硫矿床(体)基础上叠加成矿。铋型金矿的叠加成矿应是铜陵地区伴生金矿规模大、品位高且变化大的主因。铋型金矿的查定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余铁矿田是江西最主要的钢铁原料基地,本文在综合分析良山铁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新余铁矿田区域成矿规律及控矿地质条件,提出了主攻已知矿区外围及深部,开辟赋矿向形(斜)构造勘查区,重新查证神山背斜北侧北磁异常带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钨业》2017,(2):8-13
大湖塘矿田位于江西北部九岭钨多金属成矿带中部,面积约200 km~2。本文以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地质找矿标志作为预测因子,运用综合找矿信息量、特征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成矿有利信息量、特征变量计算,认为石英脉(带)及燕山花岗岩是找矿的重要标志。利用MAPGIS平台,对网格单元找矿总信息量及关联度等值线进行了二次圈连。共圈定找矿可行地段2个,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孔验证,取得较好地质找矿效果,说明该预测方法对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在搜集整理矿田主要同位素年龄测定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矿田基础地质研究 ,初步理顺了矿田主要构造热事件 ;确定了金矿化主期为 1 4 0~ 1 35Ma,即晚侏罗纪末期 :铜钼矿化时间为 1 2 3~ 1 2 1 Ma,即早白垩纪以及随后的第二期金矿化时间 ( >72 .2 Ma) .从而揭示了矿田金矿的时空分布规律 ,并为矿田成矿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标志与可操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周贤旭  胡志戍  李晔 《黄金》2023,44(5):65-72
香炉山矿田是江南东段成矿带九岭钨钼锡铜金多金属萤石高岭土成矿亚带的组成部分,也是赣北重要的钨多金属矿田之一。近年来,该矿田又陆续发现形坪、张天罗、大岩下等钨矿床。结合最新勘查、研究成果,研究了香炉山矿田钨成矿因素及成矿规律,认为震旦系上统—寒武系地层含碳、硅、泥质岩类与成矿关系密切,北东东向背斜及与北东向次级构造叠加交会明显制约矿床定位;赋矿地层不同岩性差异面的层间破碎带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与含碳、硅、泥质岩类的接触部位控制矿体的定位,构造叠加交会部位更有利于形成富厚矿体;矿体主要赋存在透辉石—黑云母变质带中,并且与云英岩化等蚀变有关;燕山晚期S型细粒黑云母花岗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26.2 Ma±2.6 Ma,表明香炉山钨矿床的白钨矿Sm-Nd等时线年龄(121 Ma±11 Ma)与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浆侵位所发生的时间有明显的耦合关系,暗示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的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关,并且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体与钨成矿关系更为密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香炉山矿田钨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金厂沟梁金(铜)矿田成矿时代的理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乃武 《黄金学报》2000,2(3):180-185
本文在搜集事理矿田主要同位素年龄测定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田基础地质研究,初步理顺了矿田主要构造热事件,确定了金矿化主期为140-135Ma,即晚侏罗纪末期;铜钼矿化时间为123-121Ma,即早白垩纪以及随后的第二期金矿化时间(〉72.2Ma),从而提示了矿田金矿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为矿田 成矿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标志与可操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可以更好地分析广西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与找矿前景,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其展开研究与分析,以便为后续开采奠定下良好基础保障。基于此,本文首先将会针对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特征展开分析,进而针对构造特征对成矿的作用与找矿前景展开研究,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2.
何宝林 《黄金》2002,23(9):7-12
东矿带东部段为老柞山金矿田内最大的金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从控矿因素入手,进而阐述矿床演化过程,并指出,老柞山式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再生岩浆热液迭加的混合岩化热液型。  相似文献   

13.
彭少梅 《黄金》1992,13(2):7-10
粤北新洲地区存在一个中—大型的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推覆早期矿化主要发生在Ⅰ级推覆断层带中,形成石英—碳酸盐糜棱岩型金矿床。中期矿化发生在Ⅱ级逆冲推覆断层带及下盘高角度推覆剪切带中,形成一种新类型金矿床—碎裂钠长石岩型金矿床。晚期矿化发生在Ⅲ—Ⅳ级逆冲推覆断层带中,形成碎裂富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从矿化早期至晚期,变形环境从韧性→脆性,成矿深度和差异应力逐渐变小,形成一个完整的矿化系列。  相似文献   

14.
龚乾  胡洁雪 《黄金》1994,15(3):46-48
本文提出了一个简便的检验金矿的方法和还原型金矿的新概念。在拿到磨细矿石后一天内就可判断出这种矿石是易处理矿,还是难处理矿,是需要在酸性介质中处理还是需要在碱性介质中处理,以及选择多大氧化能力的氧化剂。本文建议把那些既不是氧化型金矿又不属硫化金矿,并能消耗大量氧化剂的金矿石称还原型金矿。并认为要从还原型金矿中提金,首先要使矿石从还原型转变为氧化型。  相似文献   

15.
首次系统深入研究了吉林省珲春东部金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区域控矿条件和控矿规律。建立了金矿去与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省黄金资源状况,矿床类型,地质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初步的金矿床分布规律及其控矿因素,提出在粤西,粤东地区寻找新类型的金矿,在粤北地区寻找红土型金矿,特别是在已知金矿的外围,进行“就矿找矿”寻找大,中型金矿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甘肃东海金矿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世勇 《黄金》2009,30(12):45-47
甘肃东海金矿矿石采用堆浸工艺处理,金回收率仅为50%,银回收率为58%。为提高金、银回收率,根据该矿石性质,进行了浮选工艺回收金试验。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金的回收率达到87.13%,银的回收率达到90.23%。  相似文献   

18.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一鸣  童光煦 《黄金》1995,16(8):10-13
本文在简要阐述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回顾并分析了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研究的现状,指出了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床矿石及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臣  曲少翠 《黄金》2006,27(2):17-20
大磨曲家金矿床为破碎带含金蚀变岩型金矿床,其矿石主要为黄铁绢英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多金属矿化矿石及少量含金石英脉。矿床主要经历热液和表生2个成矿期及5个成矿阶段。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金的赋存状态为包裹体金、晶隙金、裂隙金,以裂隙金和晶隙金为主,二者占79%;金矿物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占69%。  相似文献   

20.
北秦岭天水一带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明 《黄金》1999,20(2):10-13
北秦岭天水一带发现的金矿点,按成矿类型可划分为黄铁矿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和多金属硫化物型金矿。在分析金矿成矿地质背景、构造、地层及岩浆活动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