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后,1986年2月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年又8个月来,实验通信卫星运行良好,工作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这是我国科技领域中继原子弹爆炸、人工合成胰岛素、发射回收型卫星、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之后树立的第五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开创了我国卫星应用长寿命、高可靠的新局面。通信卫星由10个分系统组成,控制系统是关键分系统之一。卫星对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准确控制卫星起旋、建立过渡轨道四级发动机点火姿态、定点到同步轨道的预定经度、保证天线  相似文献   

2.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 1 95 8年 ,是我国最早的卫星发射中心 ,其卫星发射设施十分先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执行中轨道、低轨道和高倾角轨道的科学实验卫星及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自 1 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卫星 -“东方红一号”以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 2 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1 992年 1 0月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 ,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我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获得…  相似文献   

3.
卫星设计在满足规定的技术性能要求下,应以提高工作可靠性为总的技术原则。卫星的研制费用高昂,影响重大。卫星从试验阶段发展到应用阶段后,各种应用卫星都向着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方向发展。这既是空间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是提高卫星效益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卫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不但要适应发射段过载、振动、噪声等恶劣环境,还要长期经受轨道运行段的恶劣环境(失重、真空,高低温循环、空间辐射等)。加上卫星批量极小,有时是单件生产,一次发射,使得建立在统计方法基础上的批量产品质量管理办法不能完全适用。在这些条件下,要保证卫星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可靠地工作,确实是个极为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航天事业经过近30年的艰苦努力,进入了应用发展的新阶段,开始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自197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至今,相继己有二十多颗卫星遨游在太空中,国土卫星拍摄的国土资源照片已广泛用于各经济部门的规划设计;气象卫星发回的数据为气象预报提供了可靠的资料;通讯卫星及时地转发了广播、电视、通讯的大量信息……北京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建立已定时接收美国及法国的图象数据,成为目前我国卫星遥感的重要信息源。随着世界各国卫星技术的发展,资源卫星(陆地或海洋卫星)已作  相似文献   

5.
CBERS-01于1999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与正常运行,实现了我国资源卫星从无到有的跨越,一从而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卫星遥感数据的历史。2003年10月21日和2007年9月19日又相继发射了CBERS-02和CBERS-02B,保证了我国资源遥感卫星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为遥感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卫星遥感应用向深度、广度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2012年4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的导航卫星,也是我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这次发射的两颗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十二、十三颗组网卫星。本次"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是对所有北斗人的最大鞭策和鼓舞,它们的成功发射,对改善和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覆盖区域的导航定位精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之前,由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联盟、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香港嵌入式物联网研究院联合举办,由北京时代民芯科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测控技术》2021,40(1):163-164
我国成功发射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近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这是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空间科学实验室挂牌后的首个科学卫星发射任务,该卫星也被命名为"怀柔一号"。据悉,"怀柔一号"科学卫星将全天监测引力波伽马暴、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推动破解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形成、演化奥秘。  相似文献   

8.
《河北遥感》2006,(3):12-12
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数据免费分发政策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将于2007年发射,03、04星研制计划己经国务院批准,各项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十一五”期间至后续五年内,我国将发射除海洋和气象卫星外的18颗陆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9.
《遥感信息》2004,(2):57-57
截止到5月1 8日,于4月1 8日晚1 1点5 9分成功发射的纳星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个月,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试验任务。至此,根据“纳星一号”成功判据,该卫星的发射和运行圆满成功。“纳星一号”是我国微小卫星研制进程中一个里程碑,是我国研制的第一颗2 5kg以下的纳型卫星,纳卫星质量轻、其一体化设计和集成度高,高新技术密集、创新性强。是当前国际上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体现了航天器微小化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国家相继成功发射了纳型卫星。“纳星一号”的成功发射及正常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成功进入这一领…  相似文献   

10.
人民网东京 1 1月 2 1日电报道 :据此间媒体报道 ,日本将于明年 2月首次发射军事侦察卫星 ,该卫星将 2 4小时不间断监控地球任何位置 ,可看清地面 1 m大的物体。据报道该卫星系统共由四个卫星组成 ,明年 2月和夏天分两次发射。其中一颗重 2吨 ,运行轨道将通过南北极上空 ,高度约 40 0~ 60 0 km,设计寿命五年。日本政府各省厅将通过内阁卫星信息中心获取需求数据。军事侦察卫星的检测内容包括大规模灾难状况、军事设施、核泄露事故预防等。卫星的开发制造和发射将花费 2 0 0 0亿日元。由宇宙开发事业团的 H2 A火箭发射。日本还将在北海道、…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已成功地发射了多种型号的卫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是各有关领域内数以万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努力的结果。就以卫星本身来说,它由完成各种任务的多个分系统组成。在卫星的各个分系统中,姿态控制系统最为复杂,它包括姿态测量和姿态控制两大部分,前者要求能及时、准确地测出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姿态偏差,后者则要求能对测得的姿态偏差信号作适当的处理,然后据此消除卫星的姿偏差,保证卫星始终处于设计所要求的姿态。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于1985年10月21日和1986年10月6日分别成功的发射了两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分别运行五天,完满地完成了预定的计划后返回了地面。所获得的卫星像片主要是为我国国土资源普查服务的。这种返回式卫星运行轨道高度为175到400公里。星上带有全景扫描相机,并附有地面遥控装置,用的是  相似文献   

13.
大事     
来自"两会"的报道中国运载火箭"长征五号"2014年首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梁小虹在"两会"期间透露,我国正在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有望于2014年后发射月球车、大卫星和空间站。中国的大推力火箭从1986年开始论证,经过20年后,终于对中国发展大推力火箭统一了认识,2007年中央  相似文献   

14.
《遥感信息》2004,(3):35-35
8月 2 9日 15时 5 0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今年继“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和“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 ,我国航天领域再一次传来捷报。发射约 9分钟后 ,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 ,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有关部门专家介绍 ,今天发射升空的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 19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与以往的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相比 ,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进和提高。按计划该卫星将在…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位印度空间官员声称,用卫星一两年所获得的收益就能完全收回对卫星的投资。因此,印度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空间活动起,就集中国家有限财力研究和发展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以及通信卫星。印度已由苏联代发射了两颗资源卫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资源卫星的国家。第一、二个国家是美、苏。1986年印度将让苏联代射第一颗半实用的地球遥感卫星。对印度第三颗资源卫星的设计参数、性能及发射目的,已在第三十四届国际宇航学联合会上由印度负责遥感卫星计划主任S·卡里那拉曼作了报告。现仅将其介绍的地球遥感卫星IA部分,择译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风云一号卫星和AVHRR资料 1988年9月6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它是一颗三轴稳定对地指向的太阳同步极轨卫星,轨道高度900公里,轨道周期102分钟,每天绕地球14周。星上主要探测仪是一台五通道的甚高分辩扫描辐射仪(AVHRR),可获取地面,海面及云顶反射和辐射的可见光和红外能量,通道性能见表1。  相似文献   

17.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梁小虹在“两会”期间透露,我国正在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有望于2014年后发射月球车、大卫星和空间站。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航天最后一次发射于2000年12月21日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人以全年5战5捷的优异成绩向20世纪道别。2000年12月21日零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满足国内卫星导航需求。这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  相似文献   

19.
日本已发射了实验用中型广播卫星(BS)和第一代实用广播卫星(BS-2),现在正在研制第二代实用广播卫星(BS-3)。BS 是从1973年开始研制的,1978年4月8日用美国德尔它2914火箭发射,到1980年6月17日中继器工作两年后停止工作(原设计寿命为三年)。BS-2是从1980年开始研制的,1984年1月23日用日本 N 火箭发射了 BS-2a,计划今年8月15日发射 BS-2b。这两颗星的设计寿命均为五年。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中国有能力研制高可靠运载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厉建中说,早在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地发射返回式卫星后,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航天回收技术和航天遥感技术的国家。1984年我们又成功地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向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了1450公斤级的通信卫星。长征三号的运载能力当时在美、苏、法之后,位居世界第四。我国掌握并使用低温高性能推进剂位居世界第三,解决发动机高空二次启动技术居世界第二。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系统结构最复杂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采用的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