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大咯血介入治疗后复发出血的原因,为改进大咯血介入治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00年10月-2008年10月期间对22例大咯血介入治疗后复发出血患者行第2次介入治疗,术中行支气管动脉、病变侧支血管(胸廓内动脉、胸廓外动脉、甲状颈干、膈下动脉、肋间动脉等)造影,酌情选择栓塞剂(明胶海绵、PV颗粒、钢丝圈等)栓塞病变血管。结果22例患者中,4例因栓塞支气管动脉再通参与病变供血,3例除栓塞支气管动脉外第2、3支支气管动脉参与病灶供血,其余15例均找到其他侧支参与病灶供血。第2次介入治疗后(随访3个月~4年),22例患者均未再发生出血。结论完全彻底的栓塞所有参与病灶供血的血管,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可以有效地提高介入治疗大咯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及栓塞术治疗肺隔离症引发大咯血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12例肺隔离症引发大咯血患者,通过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和真丝线段栓塞异常供血动脉网。结果对12例肺隔离症患者,通过血管造影,共发现异常供血动脉26支,均发自胸主动脉。表现为供血动脉主干明显增粗、扭曲,中远段血管呈毛线团状,远端相互吻合成丰富的血管网。11例患者病变区有数支血管共同组成。栓塞异常供血动脉后,咯血停止。随访6~18个月,无复发及并发症出现。结论血管造影及利用明胶海绵颗粒及真丝线段栓塞肺隔离症引发大咯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膈下动脉(IPA)参与支气管扩张所致咯血供血的表现,评价经导管栓塞IP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年期间用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62例,10例经选择性血管造影证实有IPA参与病变供血。对参与肺部病变供血的IPA进行选择性栓塞术,栓塞剂用明胶海绵颗粒8例、明胶海绵颗粒+微型钢丝圈2例。分析观察IPA参与肺部供血的表现、影响因素,评价栓塞IPA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结果选择性IPA造影均显示IPA管径增粗、分支增多、紊乱和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IPA供血区对比剂外溢4例、非特异性片状对比剂染色6例,IPA与肺动脉异常交通或分流者8例。10例患者病灶与胸膜关系密切:病变贴近膈胸膜和纵隔胸膜者6例、纵隔胸膜为主者4例。对10例患者均行供血IPA栓塞术,同时栓塞胸廓内动脉4例、肋间动脉2例,术后咯血停止。随访8个月~3年,2例分别于术后2、3个月复发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停止。8例未再咯血。结论IPA可参与支气管扩张症所致大咯血的供血,是造成BAE治疗咯血失败的原因之一。如发现IPA参与肺部病变供血,补充IPA栓塞术是安全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反复咯血患者,咯血史3个月~12年不等,发病时咯血量300~800 ml/24 h,其中肺结核8例,支气管扩张6例,肺血管畸形1例,肺癌伴咯血5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先用1 mm×1 mm×1 mm的明胶海绵颗粒,待血流缓慢或停止后,用血管栓塞胶(D-TH)以栓塞供血主干.常规行患侧锁骨下动脉、肋间动脉及对侧支气管动脉造影.以了解有无多支供血,发现供血血管则尽量行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结果 20例患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价大咯血不同血供方式、栓塞方法的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方法 120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及临近体循环动脉造影,超选择性插管栓塞出血动脉。按供血方式分为单支动脉供血(35例)和多支动脉供血(85例)2组;按栓塞方法分为单纯明胶海绵栓塞(59例)、单纯PVA颗粒栓塞(20例)、PVA颗粒加明胶海绵栓塞(41例)3组,分别行χ2检验,评价各组的疗效。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复发(35例)与未复发(85例)为2组,对供血方式和不同栓塞方法进行分析,建立Logistic和Cox回归模型,评价各因素对复发的影响程度。结果 120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咯血均完全停止,技术成功率为100%。随访1 ~ 7年,35例复发,总有效率为70.8%。其中单支动脉供血4例复发,复发率11.4%;多支动脉供血31例复发,复发率36.5%。单纯明胶海绵组26例复发,复发率为44.1%;单纯PVA颗粒组3例复发,复发率为15.0%;PVA颗粒加明胶海绵组6例复发,复发率为14.6%。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明胶海绵栓塞后复发时间最短(P < 0.05);单纯PVA颗粒栓塞及PVA颗粒加明胶海绵栓塞复发时间较长,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单纯明胶海绵栓塞和多支动脉供血更容易导致介入栓塞治疗后复发且时间较短;单纯PVA、PVA加明胶海绵栓塞后疗效较好且复发间隔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支扩)大咯血病变动脉DSA表现特点及栓塞治疗疗效。方法35例支扩大咯血患者,参考胸片、CT等影像资料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其他目标血管DSA检查,根据造影表现行病变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PVA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条),术后随访疗效。结果①DSA表现:病变血管单独为支气管动脉占74.3%,合并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22.9%,单独为非支气管动脉2.9%,异常动脉数量为1~5(平均1.8)支/例。显示出血直接征象25.7%,间接征象100%。②栓塞情况及疗效:栓塞34例共61支病变血管;应用微导管16例。1例3d内栓塞2次无效,3个月内复发4例,3个月后复发2例,栓塞治疗总有效率为85.3%,复发率为20.6%,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扩大咯血DSA检查阳性率高,参考造影特点行选择性病变动脉栓塞治疗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症咯血的支气管动脉差异与栓塞方法.方法临床治疗肺结核咯血25例,支气管扩张症咯血15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明胶海绵行栓塞术,32例加用弹簧圈.结果40例咯血,共对63支有出血征象的动脉行BAE,即时止血率92.5%(37/40).肺结核咯血以体-肺血管分流多见,支气管扩张症以血管增粗、扭曲多见.结论肺结核咯血BAE宜注重小血管栓塞,支气管扩张症咯血BAE宜以主干栓塞为主.  相似文献   

8.
刘帆  刘新献  李亮  王立丹  范晶  黄穗 《工业加热》2012,(11):945-948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儿童咯血的近远期疗效及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在DSA引导下对10例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不同原因咯血患儿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造影,并行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8例患儿栓塞剂用明胶海绵颗粒,2例用明胶海绵条联合弹簧圈。结果 10例患儿均成功手术,其中,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即刻止血8例;1例咯血明显减少,经内科保守治疗3 ~ 5 d后咯血停止;1例咯血减少不明显,经2次栓塞治疗后咯血停止。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脊髓损伤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儿童咯血,具有微创、止血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乳动脉在胸部疾病中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Seldinger法,对31例病灶为内乳动脉供血或参与主要供血的胸部疾病患者进行了内乳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 31例患者中,20例肺癌患者进行单纯内乳动脉或与其他供血动脉共同灌注化疗,部分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疗效满意.4例中、晚期乳癌灌注化疗后肿块明显缩小.1例低度侵袭性胸腺瘤灌注化疗后明显缩小转放疗.6例大咯血经内乳动脉和其他出血动脉灌注止血药物及明胶海绵栓塞后完全止血.结论内乳动脉在一些胸部疾病中为主要供血动脉,经该动脉进  相似文献   

10.
下载PDF阅读器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评价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咯血的重要性、安全性以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大咯血患者39例,其中12例存在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分析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咯血的表现、病理解剖学特点,评价BAE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本组12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咯血患者,均用明胶海绵颗粒行BAE治疗,术后止血率为100%,无明显并发症出现,平均随访13.5个月(6~18个月),患者均未发生再次咯血.结论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是咯血的病理解剖结构,BAE是治疗和预防此类咯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