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分离与鉴定樟树叶95%乙醇提取物中正丁醇层木脂素类物质并考察其抑菌活性,分别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与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包括紫外色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进行结构鉴定。通过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樟树叶木脂素对4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樟树叶中分离鉴定了2种木脂素化合物,分别为(+)松脂素-β-D-葡萄糖苷(1)、芝麻素(2),均是首次从樟树叶中分离得到。抑菌试验表明:松脂素-β-D-葡萄糖苷和芝麻素对食品中常见的4种供试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真菌。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樟树叶醇提液中木脂素类化合物。通过对比6种大孔树脂对樟树叶中木脂素吸附-解吸效果,从中筛选一种最适大孔吸附树脂作为纯化材料,并研究上样浓度、上样流速、上样体积对大孔树脂吸附率的影响,以及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洗脱剂用量对大孔树脂解吸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大孔树脂纯化木脂素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大孔树脂最佳吸附-解吸工艺条件为:7BV上样量、2.12mg/mL上样浓度、1.0 mL/min上样速率、80%乙醇洗脱剂、洗脱流速2BV/h,洗脱剂用量8BV,该条件下樟树叶中木脂素得率为66.68%,纯度为15.91%,表明该大孔树脂对于樟树叶中木脂素纯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樟芝固态发酵产品活性代谢产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樟芝固态发酵产品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樟芝固态发酵产品富含马来酸和琥珀酸衍生物、核苷类化合物、甾醇、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与子实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樟芝固态发酵产品含有护肝活性极好的两种化合物Antrodin B和Antrodin C。除此之外还含有腺苷、虫草素和Ergostatrien-3β-ol,含量分别为5.15 mg/g、0.178 mg/g和11.02 mg/g;樟芝固态发酵产品富含樟芝多糖,其中活性β-1,3-D-葡聚糖含量为102.4μg/g;此外,产品不饱和脂肪酸是优势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1.96%,主要为亚油酸、油酸。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温度、乙醇浓度对木脂素得率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樟叶木脂素的最佳条件为微波时间5min、料液比1∶26(g/mL)、乙醇浓度80%、微波温度60℃,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樟叶中木脂素得率为42.69mg/g,回归模型预测得率理论值达42.95 mg/g,实际值比理论值低0.61%,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邂逅樟芝樟芝又称牛樟芝、牛樟菇,学名为Antrodia camphorata,属于非褶菌目、多年生蕈菌类,表面红色非常漂亮,内有孢子,它的子实体没有菌柄,有强烈的樟树香气,味辛、苦。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樟树叶中木脂素的热回流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次数以及提取温度对总木脂素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设计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7%、料液比1:11 g/mL、回流3次、提取温度70℃,此条件下木脂素实际提取量为(43.39±4.91)mg/g,与理论预测值44.27 mg/g的偏差较小,即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拟合度较好,说明响应面法对樟树叶中木脂素热回流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丝绸》2015,(8)
羌绣是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羌绣文化技艺,尤其是羌绣纹样题材与羌文化的联系,通过对四川省茂县、北川、平武、理县、汶川等各羌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搜集整理了上百幅羌族地区羌绣服饰作品和资料,对羌绣的经典纹样进行了系统分类,探讨和解析了羌绣常用纹样题材的特点,阐述了典型羌绣纹样题材与羌族宗教文化及民俗文化的映射关系。以期有助于多视角研究羌族历史文化,对羌族刺绣的艺术形式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羌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陕南羌绣是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陕南羌绣图案题材,通过对陕西省宁强县、略阳县等陕南羌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搜集整理了上百幅陕南羌族地区羌绣服饰作品和资料,对陕南羌绣的经典图案进行了系统分类,探讨和解析了陕南羌绣常用图案题材的特点。有助于多视角研究羌族历史文化,对陕南羌绣的艺术形式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羌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樟叶木脂素超声波技术提取条件,探究其抗氧化性、抗肝癌活性,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各个因素对木脂素提取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粗品经过浓缩、萃取、柱色谱等步骤进行分离纯化;紫外色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利用高效液相谱(High Efficiency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外标法进行纯度鉴定;同时利用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研究其抗氧化性; MTS (3-(4, 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法研究其对肝癌细胞(HepG2)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樟叶木脂素的最优超声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78 min,超声时间3 min,料液比1:22 g/mL,乙醇浓度60%,在此条件下樟树叶中木脂素提取量为45.31 mg/g;经过纯化和结构鉴定最终得到芝麻素和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其纯度分别为94.84%和90.14%;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芝麻素,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效果,其中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0.31 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为0.71 mg/mL;芝麻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0.55 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为0.94 mg/mL。细胞毒性试验发现芝麻素、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均对HepG2有抑制作用,且芝麻素对肝癌细胞(HepG2)、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作用大于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综上可知响应面法可以用于樟叶木脂素的提取分离,且该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肝癌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的一大胜景,但2009年秋冬季延至至今的干旱造成“大瀑布”大瘦身,贵州全省80多个县遭受干旱,农作物严重受灾。贵州境内多高原山地,安顺市山苍籽是当地的特色自然资源,鸿祥绿色产业公司就是开发利用山苍籽资源取得显著效益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
樟芝是一种珍稀食药两用大型蕈菌,具有解酒保肝、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以成本低廉且易获得的樟芝深层发酵菌丝体为原料,用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及水提取樟芝菌丝体中的活性物质,采用牛津杯法检测上述4种樟芝菌丝体提取物对15株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樟芝菌丝体甲醇提取物抑菌谱最广,对其中7株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樟树属樟科樟属,学名Cinnamun Camp hora.樟树有很多品种,主要有本樟、油樟、芳樟、黄樟四种.我国以油樟最多,本樟、芳樟次之,黄樟则很少,樟树是我国的特产,由于使用价值较高,又易栽种,因而资源相当丰富.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  相似文献   

13.
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是一种珍稀食药两用蕈菌,具有解酒保肝、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基于无性孢子接种的深层发酵技术是樟芝目前最高效、最普遍的人工培养方式,但樟芝深层发酵产孢量低,种子制备成本高,限制了樟芝深层发酵工业化生产效率及效益。为了提高樟芝深层发酵产孢效率,该文首先考察了牛樟树不同溶剂(甲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及水)提取物对樟芝深层发酵无性产孢的影响,发现只有牛樟树水提物能显著促进樟芝无性产孢,且在最佳添加量(60μg/mL)下,可使樟芝产孢量较对照组提高58%左右,同时生物量提高26%左右,三萜产量提高35%左右,多糖产量提高270%左右(即产量是原来的3.7倍);随后,该文将添加牛樟树水提物促进产生的樟芝孢子接种发酵,发现其产孢性能及产胞内多糖性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添加牛樟树水提物发酵产生的樟芝孢子),其中最大产孢量及胞内多糖产量分别提高了28%及46%左右。该研究成果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较具开发价值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老城南、罗腊肉、桂花庄、古蜀食者、孔师傅及全聚德六个品牌樟茶鸭的风味特征及大众对樟茶鸭风味的接受程度,通过模糊数学法的感官评鉴,结合电子鼻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6种不同品牌樟茶鸭的挥发性风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数学法感官评鉴得到桂花庄、古蜀食者及老城南樟茶鸭的风味更易被大众接受。结合电子鼻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得到老城南和古蜀食者樟茶鸭风味相似,桂花庄和孔师傅樟茶鸭风味相似,罗腊肉、全聚德樟茶鸭与其他四个品牌樟茶鸭风味差异较大。通过GC-MS测定,老城南、罗腊肉、桂花庄、古蜀食者、孔师傅和全聚德樟茶鸭分别分离出54、51、33、49、54、31种风味化合物,醇类、醛类、酮类化合物是形成樟茶鸭风味的主体成分;酚类、烃类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百分含量不同,导致全聚德、罗腊肉樟茶鸭与其他品牌樟茶鸭风味差异较大。本文分析了大众对不同风味樟茶鸭的接受程度及各品牌樟茶鸭的风味差异,为樟茶鸭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桂皮     
桂皮是一类热带常绿植物已剥离的树皮。其属于樟科,分布在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塞舌尔群岛、越南、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它们聚集产生一种多变化的产物,以桂皮著称。桂皮用于烹饪始于古希罗时代。此前它一直用于尸体防腐和居室薰香。四种树能提供桂皮的原料,它们均属于樟属(兹兰尼樟、肉挂、洛伦索樟和绚甸樟)。锡兰肉桂(兹兰尼樟)是一种生在科伦坡  相似文献   

16.
米仓织蛾—豹皮樟虫茶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贵州新发现的虫茶品种"米仓织蛾—豹皮樟虫茶"(简称"仓樟虫茶")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用豹皮樟嫩叶饲喂米仓织蛾幼虫,获得仓樟虫茶,分析介绍了其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质元素等,并以三叶虫茶、紫白虫茶和米白虫茶等作为参照,对仓樟虫茶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仓樟虫茶蛋白质总量为23.8%,脂肪含量为2.8%,其必需氨基酸含量约为氨基酸总量的31.87%,4种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81%。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赖氨酸和蛋氨酸,此外,包含10种脂肪酸和多种矿物元素,Mg、Ca、Fe、K含量较高,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均在安全范围以内。由此可见,仓樟虫茶营养丰富适宜作为一种新的食品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和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樟茶鸭是四川特色风味鸭之一,成品具有成香烟熏味浓、五香味厚、不腥不腻等特点。樟茶鸭不仅可以直接成菜,还可以搭配其他原料热烹成菜。  相似文献   

18.
利用Box-Behnken Design (BBD)分析提取时间、超声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樟树叶中木脂素及多酚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78 min,超声时间3 min,料液比(m樟树叶∶V乙醇)1∶22 (g/mL),乙醇体积分数80%。此条件下樟树叶木脂素和多酚得率分别为44.89,48.17 mg/g。  相似文献   

19.
山苍籽及其精油研究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有着丰富的山苍籽资源。山苍籽油在香料、医药、食品添加剂、饲料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作用。本文对山苍籽油的提取方法、性质、成分、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并对山苍籽油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酿造》1991,(5):12-18,8
一、概述 调味粉是指采用各种香辛料、辣椒干、胡椒、砂羌、黄羌、芥籽粉、胡椒粉、咖喱粉、芥末粉、砂羌粉(包括盐煽鸡料)、辣椒料等。这类调味粉全国许多地区均有生产,年产量约一万多吨,其中广州市年产量一千多吨。这些调味粉在我国生产历史悠久,用途广泛,是城乡人民和饮食烹调常用的调味食品,同时也有一定的数量出口销往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