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牛74块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含油区块,由于油层埋藏深、储层物性差、储量落实程度低等原因一直未能开发动用.2002年以来,通过对牛74块难采储量评价,对牛74井压裂试采、开展VSP地震测井和沉积相研究,进一步落实构造、油层分布、储量和产能.在此基础上,实施滚动勘探勘探开发和早期注水,建成原油产液能力5.5×10<'4>t,这一做法对其他同类油藏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堡油田1-29区浅层油藏大多为复杂断块、断块小、断层多、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且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已经进入中高含水采油期,综合含水高达79.4%、采出程度低,仅15.2%,目前油藏“三大矛盾”的问题日益突出,水驱效果变差。为进一步改善水驱效果、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采收率,本文通过对1-29区浅层油藏动态和静态资料的系统整理分析,利用数值模拟解剖油藏纵向和平面水淹状况, 明晰了“平面、层间、层内”三大矛盾的水驱规律,识别了大孔道及优势渗流通道并确定了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针对油藏平面矛盾采取 “调、均、改”的分类治理对策,针对层内和层间矛盾采取调剖调驱、层段重组、细分注水等治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出程度提高了3.5%,含水上升率控制在2.0%以下,同时对有效指导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尺寸(300 mm×300 mm×300 mm)真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地应力、天然割理裂缝、隔层及界面性质对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岩的水力裂缝扩展行为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天然割理、裂缝影响,煤岩压裂施工压力高,波动频繁,水力裂缝扩展不稳定,形态复杂。当水平主应力差较小时,水力裂缝在多个方向起裂,延伸产生多裂缝,主要沿天然割理、裂缝方向随机扩展;随着水平主应力差的增加,水力裂缝会主要沿垂直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扩展,形态相对单一。单纯的煤层与隔层之间的物性差异(弹性模量等)对水力裂缝穿入隔层扩展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隔层上的垂向压应力和界面性质是决定水力裂缝能否穿层的主要因素。垂向应力小,界面胶结强度低时,摩擦因数小,水力裂缝在界面上易产生横向滑移,难以穿入隔层扩展;垂向应力大,界面胶结强度高时,摩擦因数大,水力裂缝将穿越界面进入隔层扩展。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构造裂缝为储集层中油气渗流的主要通道,针对其定量分析评价困难的问题,采用全井眼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FMI Fullbore Microscan Imager)对二叠系的储层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高分辨率的成像资料、人工识别、数据校正的方法,准确评价了单井裂缝发育特征、地应力方向,并结合岩芯观测裂缝数据定量计算裂缝参数。总结了一套利用成像测井技术进行二叠系裂缝评价预测模式,为油藏开发与地应力研究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中原油田是一个多层系、多油藏类型的复杂断块油田,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田已进入开发中高含水期,产出水矿化度高,腐蚀性强,地面集输管线及设施的腐蚀日益加剧,既影响了生产,又污染了环境。本文通过对其主力产油区块之一的胡状油田进行现场腐蚀状况调查,分析造成腐蚀的原因,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实施阴极保护措施,达到了延缓腐蚀、减少穿孔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8.
以山西晋城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模拟方法,计算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煤岩的破裂压力.分析水力压裂过程中地应力、天然裂缝对煤岩破裂压力的影响.无天然裂缝时,破裂压力随3倍最小水平主应力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差值增大而线性增大.有天然裂缝时,天然裂缝降低了煤岩的抗张强度,使压裂裂缝的启裂和延伸脱离井筒周围局部地应力的影响,破裂压力随主应力差减少而增大;天然裂缝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夹角在30°左右时,破裂压力最小,大于30°时,破裂压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增大;破裂压力随垂直于天然裂缝的正应力的增大呈指数形式变大.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以晋城矿区西部3号煤层的地应力及煤岩的力学性质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了不同地应力条件下井壁处及天然裂缝缝端的破裂压力,分析了地应力对水力压裂起裂压力、起裂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起裂压力和起裂位置不但与地应力方位有关,而且与地应力大小有关;随水平主应力差系数增大,天然裂缝与最大水平主应力间的夹角对破裂压力的影响程度增大。对于晋城矿区西部3号煤层,当水平主应力差系数大于0.84时,易产生较为平直的水力主缝;小于0.47时,易于产生网状裂缝;在0.47~0.84时,起裂方位与天然裂缝的分布有关。不同地区,用于判断起裂方位的水平主应力差系数不同。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π放工作面切眼及两道布置老顶岩石钻孔,通过高压注水使老顶在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前按预定裂缝断裂垮落,从而减少顶板冲击地压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联波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8,13(3):20-24
通过对火烧山油田和吉林油田低渗透砂岩储层岩样进行破坏性和非破坏性实验,对不同岩性中裂缝的形成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对指导低渗透砂岩储层中裂缝发育规律的认识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地震资料的目标性处理和常规的叠前资料处理不同,它是在地质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资料处理。探讨了在复杂断块油田油藏描述过程中的地震资料目标性处理技术,包括扩散滤波技术、分频成像技术、色彩叠合技术,并且以南海WA油田的应用为实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