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氧化锰矿还原浸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黄铁矿、锰矿粒度、酸矿比对锰浸出回收率的影响.高品位、细粒度的黄铁矿对锰浸出率的提高有显著作用.为提高锰的浸出率,提出了锰矿中浸、酸浸二段浸出流程.此外还探讨了黄铁矿还原氧化锰矿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氧化锰矿直接还原浸出溶液的净化电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宁孝生 《中国锰业》1996,14(3):32-34
针对氧化锰矿还原浸出反应的特点,探讨了浸出液中铜、钴、镍和胶体硫的除去方法并提出了溶液净化工艺.净化液的锰电积结果表明:金属锰的杂质硫含量最低可降至001%以下.  相似文献   

3.
低品位氧化锰矿因无法直接酸浸,也不适宜采用传统火法还原,未能得到高效资源化利用,因此研究从低品位氧化锰矿中高效还原提锰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氧化锰矿湿法还原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两矿加酸法、硫酸亚铁法、双氧水法、微生物浸出法、生物质还原浸出法和二氧化硫还原浸出法的优缺点,展望了湿法提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氧化锰矿直接浸出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庚进 《中国锰业》1989,(5):35-38,34
本文简要介绍了用氧化锰矿和黄铁矿在硫酸溶液中直接浸取硫酸锰溶液的工艺因素和以此溶液生产锰制品的应用简况,并对所获工艺技术指标和经济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银锰矿中锰矿物的铁屑还原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某银锰矿中银品位为3.15×10-4,锰品位为13.28×10-2。锰矿物主要为硬锰矿和软锰矿,90%以上的银以类质同象形式分布于锰矿物中,锰银分离是实现银回收的关键。文章用铁屑作还原剂,在酸性条件下湿法浸出锰,实现锰银分离,为后续银回收工艺创造条件。当磨矿细度为小于0.074 mm粒级占80%,铁矿比1∶13,酸矿比0.6∶1,液固比3∶1,室温下浸出60 min时锰的浸出率大于97.60%,较好地实现锰银分离。  相似文献   

6.
杨娟  胡波 《中国锰业》2011,29(1):40-43
为拓宽电解金属锰生产原料来源,有必要开发氧化锰矿还原技术。本文简要介绍氧化锰矿还原原理,并综述几种还原工艺。  相似文献   

7.
某银锰矿中银品位3.15×10-2%,锰品位为13.28%。锰矿物主要为硬锰矿和软锰矿。90%以上的银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锰矿物中,锰银分离是回收银的关键。用铁屑作还原剂,在酸性条件下以湿法浸出可将锰银分离。当磨矿细度小于0.074 mm占80%,铁屑与矿石质量比1∶13,酸与矿石质量比0.6∶1,液固体积质量比3∶1,室温下浸出60 min时,锰的浸出率大于97.60%,而银留在渣中,较好地实现了锰银分离。  相似文献   

8.
用硫化锌精矿浸出含银低品位锰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硫化锌精矿还原浸出含银低品位锰矿,锌、锰和银都得到提取。研究了浸出中的技术问题,指出硫人锌精矿的敏化对锰的提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硫酸介质中以甲醛-硫酸亚铁为还原剂协同还原软锰矿,考察了甲醛-硫酸亚铁摩尔比、温度、反应时间、转速、硫酸浓度等因素对锰、铝的浸出率及溶液中铁和有机残留甲酸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获得较佳的还原工艺条件,采用HPLC测定溶液中的甲酸.结果表明,在固定转速为200 r/min、液固比为8 ml/g时,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醛-硫酸亚铁摩尔比1∶3(甲醛1.5 mol)、浸出时间3 h、硫酸浓度3 mol/L、温度90℃.在该条件下重复实验,锰的平均浸出率为93.51%,铝的平均浸出率为33.08%,铁的浓度为23.07 mol/L,甲酸浓度为0.001 g/L.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试验原理,考察了氧化和浸出反应的影响因素。酸度高时硝酸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快,最佳氧化反应温度为95℃。浸出反应的适宜条件是95~100℃,浸出液酸度0.5 mol/L,氧气由溶液底部通入。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广西某低品位软锰矿,探究以煤为还原剂进行还原焙烧,焙烧矿采用硫酸浸出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还原剂用量、焙烧温度与时间的组合、浸出酸量、时间、液固比、搅拌强度及浸出温度对浸出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取300g软锰矿进行实验时,配煤11%、在温度750℃下焙烧60min的焙烧矿,在理论酸量、固液比5∶1、搅拌强度300r/min、常温下浸出45min后,锰的浸出率可达到95.57%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氧化锰矿化学浸出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钛废液中加入H2O2来补充配齐FeSO4还原剂量,提出二段氧化还原浸出氧化锰矿新工艺。浸出结果表明,锰的浸出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3.
贫锰矿细菌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云南建水盆锰矿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在搅拌浸出的最佳条件下,通过细菌氧化黄铁矿,锰的浸出率在60%左右。同时研究了细菌的生长特性和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4.
细菌浸矿及其对锰矿浸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细菌浸出的原理、浸矿菌、培养、驯化等一些关键问题,并重点对细菌浸出锰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最后指出了细菌浸出锰矿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应该大力对其进行研究,以达到工业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硫碳酸锰矿与软锰矿直接浸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电解锰生产中,软锰矿需要经过还原焙烧将其中的Mn4+还原为Mn2+才能被稀硫酸浸出制得MnSO4溶液。利用高硫碳酸锰矿中的硫铁矿成份和浸出时产生的具有还原性的H2S和溶液中的Fe2+,可以直接浸出软锰矿中的Mn4+。经过多次实验对比,总结出了较理想的高硫碳酸锰矿与软锰矿的配矿比,既有利于高硫碳酸锰矿在浸出时产生的H2S的利用吸收,减少尾气中的H2S,给尾气处理减轻负担,又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浸出率,可为高硫碳酸锰矿和软锰矿的直接浸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某氧化铜矿氧化率为90.64%,其中铜矿物主要为绿铜矿和赤铜矿,属于难浸铜矿。根据物相分析结果,对比酸浸和氨浸,试验采用一次-因素酸浸方法,确定硫酸用量为80kg/t,磨矿细度为-200目54.5%,浸出时间100min,最终得到浸出率为71.68%。  相似文献   

17.
随着锰产业的迅锰发展,国内高品位锰矿逐渐枯竭,有必要探索锰矿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实验采用电场强化锰矿尾矿的湿法浸出过程,并探索其强化机理。通过C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分析(XRF)、扫描电镜(SEM)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检测方法,分析了碳酸锰矿尾矿的结构和成分,以及浸出反应前后的物相变化行为,研究了强化浸出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电场可改变矿浆颗粒表面电荷分布,强化锰矿尾矿浸出过程。在电流密度为5000A/m^2、液固比6:1mL/g、矿酸比为1:0.7、温度为60℃、时间为1h时,锰浸出率可达94.23%,与同等条件不加电场时相比提高18%,尾矿锰含量由4.33%降到0.14%。  相似文献   

18.
采用某高磷锰矿为原料,以硫酸浸出,通过考察矿浆浓度、反应温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酸浓度对矿石中锰和磷的浸出效果,提出了浸取过程中抑制高磷矿石磷浸出的最佳条件;并讨论了浸出液中除杂的工艺条件.实验得到的最佳浸出工艺为:在60℃矿浆浓度为40 g/L的0.5 mol/L的硫酸中,调节转速为50~100 r/min,浸出时间持续45~60 min左右,矿石中锰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5%以上.结果表明,在浸出后期通过调节溶液pH,可以降低浸出浆中的磷,脱磷率可以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对软锰矿进行浸出还原生产硫酸锰的系统性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软锰矿粒度,搅拌速率,浸出时间,液固比,硫化亚铁与二氧化锰质量比,pH值和浸出温度对软锰矿还原率的影响,研究得出软锰矿浸出的优化条件。在该条件下,可获得含99.29%一水硫酸锰的硫酸锰粉末。试验数据的动力学分析显示,在20~80℃的反应温度范围内,浸出过程符合化学反应模型,该浸出过程的计算活化能为59.6 k J/mol。  相似文献   

20.
连城锰矿氧化锰矿选矿工作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连城锰矿氧化锰矿资源特性、选矿技术发展过程和选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