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人说,发烧是享受、甚至是炫耀,我就说——“发烧就是折腾”!可不,在旁人的眼里,音响发烧友简直是一群不可理喻的怪人——“这音响,怎么听不是听呢?这些人咋就那么在乎!花那么多钱搞一堆张牙舞爪的家伙,也没见好听到哪里去,这不吃饱了撑的吗?”当然,这是别人的看法,作为发烧友,不折腾,那还叫发烧友吗?  相似文献   

2.
灵运 《音响世界》2008,(2):100-100
夏韶声(Danny Summer)是香港的老牌摇滚乐歌手,是真正的实力派歌手,被众多的音响发烧友认识相信更多的是他的演唱专辑《谙》,这使得他成力发烧唱片中的男声代表之一,也因此又有了《谙》的各种精制版本以及《谙2》、《谙3》。作为歌坛的著名歌手、夏韶声举办个人大型演唱会不多.  相似文献   

3.
《音响世界》2009,(1):172-180
1992年《音响世界》杂志创刊,为了这国内第一本音响杂志的问世,我们前后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最终是降了“条件”才得以正式出版。此时的发烧音响市场,用当时的话来讲,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常人意识中的高级音响就是进口的组合音响,那同时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因为拥有这些进口之物并非是一般的人,且用人民币在普通的商店里是买不到此等货色的产品的。那么当时的发烧音响指的是什么呢,又是一些什么人在玩呢?  相似文献   

4.
《师说》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政”,后半句用在隆宇身上,也许是再恰当不过的。所谓的“术业有专攻”,是指“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的研究”。回头来看隆宇十多年的发展.其对发烧电源的潜心研究,体现的不正是这样的主旨吗?  相似文献   

5.
张杰 《高保真音响》2011,(11):121-123
在2011年第11届广州音响唱片展上.由瑞鸣音乐打造的最新发烧大碟《心中的玫瑰》.得到众多烧友的追捧。此前,笔者与《高保真音响》杂志的记者一同前往录音棚“探班”.体验专辑录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下旬.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博客服务自律公约》,提倡“实名制”。关于实名制.纷纷扬扬已经说了很久。最早是手机实名制,可是实施以后.各类小广告依旧每天辛勤造访.让人疑惑这实名制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现在.《自律公约》出来了.这也是在管理部门指导下出台的吧.会有效果吗?  相似文献   

7.
美国,纽约市。一年一度的美国国际家用娱乐产品大展(Home Entertainment2004)于5月20~23日,在纽约市中心的希尔顿大酒店隆重举行了。来自全球的近百家发烧音响和家庭影院器材厂家参加了展会。这项大展由美国PRIMEDIA专业集团主办,该集团系美国最大的媒体集团,2003年集团总收益为13亿美元,其下属有120家消费媒体。以印刷类刊物、互联网媒体和视频媒体等形式提供服务,他们的网站杂志《About.com》是全美最大的专业网络杂志。其它著名的杂志还包括《汽车》、《发烧天书》、《冲浪者》、《钓鱼》、《体育》等,所以此项大展又常被人们称作“发烧天书大展”。观众在展会上目睹了数百种最新的家用音视频器材,并亲身参加许多研讨会,观看了许多音乐表演等。下面就请您跟着我们到大展上走马观花。  相似文献   

8.
都说我们这个潮油地区豹发烧领先全国,何以见得?请跟着我们的家访去感受他们的器材情况和生活状态。 电视刷《天道》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当一个人决定购买一套音响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一种标志,首先是标志着生存能力,其次标志着生活品位”。有音响的生活无疑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夏空 《高保真音响》2010,(2):105-107
STS Digital与马兰仕合作的“SACD鉴听王”系列发烧唱片现在已经出版到第12集了!STS这家荷兰州、公司以录制专业发烧试音碟而闻名.他们的专业发烧试音碟以其高品质和难得的文化品味成为音响发烧友的至爱.而与马兰仕合作的”SACD鉴听王“系列唱片则更是屡受好评。  相似文献   

10.
AV问答     
问:我是贵刊的者读者,也是音响爱好者。最进看到《电子报》刊登的。普罗音响器材”听评的相关文章,其中的一教虚高HDP—17sE型播放机.售价连到1600元.我认为售价已妊不低.似乎和袁印象中“普罗音响”器材应该是“低价位、高性价比”的要求不太符合。度高HDP-17SE型播最机有何特点?能否甩于纯音乐欣赏?  相似文献   

11.
《视听技术》2008,(5):82-82
最近比较喜欢阅读有关音响发烧的杂志,以及一些书籍文章。有时在一些比较专业的评论里面,会看到“粉红噪声”和“白噪声”测试信号,请问这两种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号?名字感觉很奇特,希望贵刊能解释一下。  相似文献   

12.
无敌天碟     
灵运 《音响世界》2008,(9):82-82
《无敌天碟》(Tutti意为“乐队齐奏”),在过去的10多年间,乐迷及音响发烧友,没有将其纳为收藏品的甚为稀少,说明它是一张被公认的作品及录音制作俱靓的发烧天碟,也正由于此,所以它几乎成为一段时期里音乐音响演示会或发烧友拼机必作为演示的一张碟片,也成为RR在唱片市场上常青的靓碟之一。  相似文献   

13.
《视听技术》2007,(4):81-81
本人音响发烧已多年,从早期的盒式磁带一直玩到现在的SACD,唯独对LP没怎么接触过。前段时间看了些关于LP的文章,有一个疑问,就是关于唱头的方位角。我知道磁带录音座中的磁头方位角调整是很重要的,对音质有极大的影响。那唱头的方位角是怎么回事呢?请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4.
《视听技术》2006,(2):66-66
本人音响发烧已多年,从早期的盘式磁带一直玩到现在的SACD,唯独对LP没怎么接触过。前段时间看了些关于LP的文章,有一个疑问,就是关于唱头的方位角。我知道磁带录音座中的磁头方位角调整是很重要的,对音质有极大的影响。那唱头的方位角是怎么回事呢?请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5.
GIN 《新潮电子》2005,(23):200-201
现在FANS的种类可谓千奇百怪.有喜欢明星的.也有喜欢嗜好某类物品的.甚至还有一些人喜欢那种根本看不到.摸不到的感觉。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而没有“发烧”不到的。发烧的项目多了.大家自然就自立门派了。在数码发烧友中,就有着很多的“派系”.在火爆的超女迷们中还分个“凉粉”.“笔谜”呢。而目大家是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各自有各自的风采。发烧友吧.说不定你也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引起一阵共鸣呢。  相似文献   

16.
美国最著名的两本音响杂志《The Absolute Sound》(下文简称《TAS》)与《Stereophile》相信国内大多数的音响爱好者都会有所了解。音响器材方面,《Stereophile》年度音响器材榜一直都是被关注的重点对象。至于音乐软件方面,特别是对于喜欢收藏发烧唱片者而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被称为“发烧友”的广大电声爱好者,对电声音响的诸方面有源于科学又不完全是科学的独特评价,执着追求,因而形成一种“发烧文化”。这是一种介于生活与科学探索之间的文化,尽管生活不等于科学,电声科技工作者仍应从发烧文化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本文结合发烧文化探讨了主观评价同客观指标之间的矛盾认定这种矛盾暴露出已知客观指标存在缺陷。因此应在经典电声指标的集合之外,建立一系列新的指标,即所谓“界外指标”。  相似文献   

18.
堪称“国宝”的一代胡琴大师闵惠芬女士与美国著名发烧唱片厂牌“一听钟情”的老板马浚先生很是投缘,以前已经为“一听钟情”录过《江河水》和《秋思》这两张名噪一时的中乐天碟,而现在这个《霓裳曲》是第3张,也就是最新的一张(唱片编号:FIM SACD M063。)  相似文献   

19.
很久以来.但凡发烧出身的音响爱好者.只要一说起迷你类的、微型化的音响产品.往往流露出不屑一顾的态度.很多人总觉得它们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嫌之太过业余.音色欠奉,似乎只有正儿八经的Hi-Fi级器材,才有资格登堂入室。这种相对简陋的观点,经一传十,十传百.从小圈子散播至整个市场消费的“文化观念”内,  相似文献   

20.
《现代音响技术》2006,(1):71-73
一直以来在大众的印象中,玩转音响的两大要素——物质的积累和阅历的积淀,都与时间的推移休戚相关,也因此烧友的“段数”与年龄顺理成章成了正比。当然,例外者有之。在一个略显萧瑟的隆冬午后,笔者拜访了一位音响界中“小字辈”的烧友,也体味了一次蓬勃的、轻松的“发烧”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