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塞油田特低渗透油藏的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启动压力梯度大,天然微裂缝较发育和油井见水后采液,采油指数下降等因素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日益突出,应用压力叠加原理研究地层压力分布规律,计算注采井间压力及压力梯度分布曲线,结合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确定的启动压力梯度值,确定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的合理排距,开展以强化注水、不稳定注水、沿裂缝线状注水、注水产液剖面调整为主的注采调整以及裂缝侧向加密调整,取得了明显稳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安塞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矛盾和技术难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在深化油藏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综合研究和开发试验,实现了安塞油田的良性开发。本文在地质特征、水驱渗流特征和油田稳产技术系列成果的基础上,划分了安塞油田注水地质单元,系统总结了不同注水阶段的成功做法,建立了安塞油田注水开发提高水驱效率的技术体系,围绕精细注水和改善产液剖面,完善了提高水驱效率的配套措施,对特低渗透油田经济有效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部分低渗透油藏不能做到同步注水,达到注采平衡的油藏更少。沙北油田沙20油藏特点为低压力系数、低气油比、低饱和压力和低油水粘度比。为提高水驱效果,沙20油藏实施了以下做法:采用同步注水开发,第二年实现注采平衡,之后注大于采,注采比保持在1.5;制定了合理的采液速度、注采比、压力保持程度等开发技术界限;通过连续防膨,有效控制了低渗透水敏性储层注水启动压力的不断上升;注水井实施层间分注,层内调剖,减小层间、层内矛盾,提高了剖面水驱动用程度;采油井调整合理的工作制度,高液量采油井控液,低液量采油井措施改造,调整水驱方向,提高注水波及体积。通过上述工作,沙20油藏注水开发5年同类油藏相比开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注采剖面测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洪文 《测井技术》1994,18(4):265-269
于洪文.注采剖面测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测井技术,1994,18(4):265~269利用各种测井方法获取的注水井分展注水资料和采油井分层开采资料,对认识和提高注水开发多油层油田的开发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大庆油田为例,阐述了注采剖面资料在评价各类油层开采状况、制定综合调整挖潜措施、检查井下工艺状况和确定油田开发方案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海上部分注水开发油田的吸水指数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注入能力的下降、注水井点及注水量的不足将直接影响油田未来的产液量。通过注采系统调整,优化油水井数比可以有效改善水驱效果。在考虑生产压差、安全注水压差及压力保持水平基础上建立了注采系统调整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海上三大类注水开发油田未来注采系统调整潜力。结果表明,注采系统调整的重点在陆相稠油及陆相整装中低黏油田,年增油量可达到(50~260)×10~4m~3。  相似文献   

6.
随着开发时间的推进,安塞油田老井出现低液面、低流压、采液和采油指数下降,综合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率增大,裂缝主向油井与侧向油井压力差异大等日益突出的矛盾,不利于油田稳产。近年来安塞油田在重复压裂提高单井产能方面做了大量前期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以暂堵压裂为主的重复压裂技术,通过注水前期培养和调整,在候市、王窑、杏河、坪桥区块实施连片整体复压,实现了单井增油量和有效期“双过千”。分析目前安塞油田重复压裂技术现状,明确低渗油藏重复压裂技术下步研究方向,以期不断提高重复压裂的工艺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特低渗透油田裂缝发育区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技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安塞油田为特低渗透油田,局部裂缝较发育,注水开发后部分油井含水上升快,而周围存在较大范围的低产低效井,降低了注水波及系数,影响油田开发效果。通过研究裂缝发育区水驱油特征并认识其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挖潜裂缝发育区( 块) 剩余油的调整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地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研究过程中,应用微观砂岩模型观察双重孔隙介质模型的水驱油方式,结合裂缝发育区典型井组动态反映、沿裂缝注水试验及检查井的结果,确定安塞油田裂缝发育区水驱油方式主要为裂缝部分基质孔隙驱油,其结果是剩余油大量分布在裂缝侧向,并且主要受油层物性、裂缝发育程度及井网部署方式的控制。提出与裂缝垂直距离约120m 加密调整是安塞油田裂缝发育区目前有效的调整方向。图1 表2 参1( 熊维亮摘)  相似文献   

8.
汤婧 《石化技术》2022,(5):176-177+256
对注水开发油田而言,“注够水、注好水”是油田开发效果的有力保证,目前优化注水方面仍以工作量为导向,通过提高分层配注及合格率水平以及完善井网等方式,未涉及改善注水效率、实现注采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及工作方向。故有必要开展海上典型油田注水效率研究,改善水驱剖面,提高水驱效率,达到优化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认识坪北油田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油田开发动态特征,开展注采剖面综合调整研究,控制住了含水上升快、老井自然递减率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田淑芳  张鸿文 《测井技术》2005,29(4):382-384
针对曙光油田油层平面、层间均存在较为明显的渗透率差异,非均质相对较为严重等油藏特点,通过压力、注入剖面、产出剖面、示踪剂等各种生产监测技术在曙光油田的应用效果分析评价,充分认识到生产监测技术在揭示油藏平面、纵向开发矛盾及油藏剩余油研究和挖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产监测技术应用表明,由注入剖面、产出剖面反映了主力油层动用较好,其余油层动用相对较差,其挖掘潜力在非主力油层;通过定点压力测试井连续监测地层压力,及时调整注采井网,保持地层能量;通过应用环空产液剖面资料确定出水层位,实施堵水措施11井次,有效9井次;应用同位素注水剖面测井,有针对性地与以前所测注水剖面资料进行对比,及时进行分调注措施,年均应用同位素注水剖面技术实施分调注井约60井次,效果明显.生产监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为油藏稳产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安塞油田重复压裂技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雷群  宋振云  吴增智 《钻采工艺》1999,22(5):26-28,36
安塞油田随着开发时间推进,老井出现低液面,低面,低流和采 指数下降,综合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率增大,裂缝主向油井与侧向油井矸力差异大等日益突出的矛盾,这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益和最终要收率,对油田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页岩油是目前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其地质要素、富集机制与开发特征具有特殊性,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页岩油效益开发的有效举措。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测与采样、测井资料解释、地质与工程参数分析测试等技术方法,在页岩油地质评价方面重点关注岩性、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裂缝发育程度及甜点优选;在工程评价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甜点,提出适合于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页岩油的开发方式和开发参数。主要认识有:①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三叠统延长组7段(长7段)发育典型陆相页岩油,为三角洲前缘和半深湖亚相沉积,源内致密砂岩主要为低孔-超低孔、超低渗储层或非储层,根据地质和力学参数,由好至差储层综合划分为Ⅰ,Ⅱ,Ⅲ和Ⅳ共4类,其中Ⅰ和Ⅱ类储层是甜点目标。②长7段页岩油藏依赖储层流体与岩石的弹性膨胀驱动及溶解气驱动,注气补充能量潜力相对有限。针对地质评价优选出的Ⅰ类储层,采用九点法、七点法或交错排状水平井网的准自然能量开发,而Ⅱ类储层采用七点法或五点法水平井网。③长7段典型井页岩油水平井初始产量不高,初期递减率较高,后期递减率逐渐降低,生产周期较长,产量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东北油气分公司特低渗小断块低品位油藏储量动用率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形成效益开发的问题,开展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提出了流场立体调整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小断块油藏具有平面、层间、层内三种剩余油富集特征及七种剩余油分布模式,水井分注、边外注水、注采调整、水井调驱等流场调整对策可实现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中的流场立体调整。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低品位油藏的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4.
陕北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塞油田三叠系长6储层渗透率(1~3)×10?3μm2,在92口见水油井中,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见水油井29口。靖安油田三叠系长4+5储层平均渗透率1.447×10?3μm2,在68口见水油井中,见注入水油井41口,由于裂缝沟通,不少油井投产初期即见注入水;姬塬油田侏罗系延9油藏平均渗透率66.9×10?3μm2,吸水厚度仅占油层厚度的35%,部分油井水淹,而大部分油井注水不见效。通过对低渗透裂缝油藏调剖实验研究,确定采用体膨颗粒和聚合物弱冻胶复合调剖工艺,在实施调剖的20个井组中,有19个井组吸水指数明显降低;有11个井组取得了增油、降水效果;有5个井组含水率下降;有3个井组,由于裂缝封堵强度过大,导致调剖无效。  相似文献   

15.
超低渗透油藏,微裂缝发育,注水开发后,油藏含水上升快,水驱效率低。针对这种开发矛盾,开展以注采双向调整为核心的油藏整体调剖技术研究,应用了油藏描述成果、配套裂缝识别技术,优选适合的调剖剂和措施方式等,及时对F油田长6油藏进行整体治理,有效提高了注入水波及体积和水驱采收率,开发指标变好,与调剖前相比,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上升3.7%,综合含水率下降12.1%,自然递减率下降4.1%,综合递减率下降6.7%,单井产能提高0.1t,油藏整体开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百口泉油田重复射孔提高油井产能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井底和近井地带地层结垢,油层内部粘土质点的迁移、堆积、膨胀导致油层渗流条件变差,是造成百口泉油田产液量大幅度下降、油层动用程度下降的主要原因。1993年起,在百口泉油田进行了重复射孔现场试验,在含油饱和度高、射孔密度低的层段进行重复射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提高了油层的动用程度;增加了产量;促进了油藏的稳产。试验结果表明,为充分发挥重复射孔的效益,必须在油水井上同时进行重复射孔;油井要选择含水率小于80%,层间矛盾不突出的井;重复射孔后应及时放大压差生产,以减少层间干扰;对吸水不均匀的注水井应先调剖,平衡纵向上的吸水状况后再重复射孔。  相似文献   

17.
牙哈气田是采用高压循环注气部分保压开发的大型凝析气田,投入开发以来,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该气藏出现了部分井气窜严重、生产气油比上升加快、凝析油产量递减加剧等问题。应用MDT组合测试,发现牙哈气藏回注干气的运移规律,识别出地下流体纵向分布特征,从而明确了凝析气富集区,为该凝析气藏开发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三维地震和反演孔隙度资料,建立了流花11-1油田三维孔隙度模型,对储层物性在空间上的变化有了定量认识.储层物性、相对致密层发育程度及断层发育情况是影响油田产油能力、含水上升速度的主要因素.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产量递减速度较快,高含水井侧钻对延缓油田产量递减有明显作用,是今后流花11-1油田开发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明十四块整体调驱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的孔隙结构和物性参数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往往在注采井之间形成大孔道或高渗透条带。注入水沿大孔道或高渗条带窜流严重,水驱油效率变低。特别是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以来,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和油藏水淹程度加剧,平面上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针对明十四块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吸水剖面极不均匀,注入水沿高渗透层无效循环,区块主力层系进入高含水期的问题,采用DJ凝胶调驱、SP水膨体堵剂、酸性单液法调驱等调剖调驱技术对明十四块进行整体调驱,解决了该区块措施挖潜的余地小、难度大、产量递减快等突出矛盾.达到了提高油藏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减缓油藏递减、改善区块整体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