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徐家围子地区(K1sh+K1yc)-K1d2含气系统天然气成藏条件描述,指出源岩、盖层、不整合面和古隆起是控制该含气系统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天然气成藏的主要时期为泉头组沉积末期;天然气成藏具有沿不整合面短距离运移基岩风化壳成藏、沿裂缝运移源岩区内火山岩成藏和沿砂体侧向运移地层超覆成藏3种模式。(K1sh+K1yc)—K1d2含气系统在徐家围子地区可划分为4个含气子系统:升平—汪家屯、昌德—肇州西和双城—呼兰为好含气子系统,朝长—肇东为较好含气子系统。(K1sh+K1yc)—K1d2含气系统自登三段沉积末期形成后在泉头组沉积末期-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早第三纪末期由于T5(T4)至T3或T2断层活动开启上扩范围扩大,使得天然气成藏的空间范围增大,造成“同源多层”的天然气分布现象,同时使天然气成藏模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徐家围子地区K1 sh +yc~K1 d2 成藏系统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指出该系统具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的特征。分析了该区天然气成藏主要控制因素为盖源匹配关系、盖层分布、不整合和古隆起。盖源匹配关系控制天然气分布及聚集数量。盖层分布控制天然气聚集的场所。不整合控制着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古隆起控制着天然气的聚集  相似文献   

3.
徐家围子地区天然气成藏期次及其模式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利用实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分布特征,结合埋藏史和热史,确定出徐家围子地区烃类气体的注入时期。根据该区沙河子-营城组生烃排气期、登二段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期和断裂活动时期,得到徐家围子地区天气藏主要形成于泉头组沉积时期。有断裂沟通的气藏可以形成于泉头组沉积时期。有断裂沟通的气藏可以形成于嫩江组沉积末期,但规模有限。徐家围子地区具有4种天然气成藏模式:沿不整合面运移至其岩风化壳圈闭成藏、沿裂缝运移至源岩内火山岩圈闭成藏、沿断裂运移至古隆起之上各种类型圈闭成藏、沿砂体侧向运移至地层超覆圈闭成藏。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以影响含气系统的主要地质条件 (烃源岩和盖层 )为依据 ,将该区划分为 4个含气系统 ,即 :J~K1d2 含气系统、J~K1q1 2 含气系统、K1d2 ~K1q1 2 含气系统、K1qn~K1qn 含气系统。它们分别形成于登二段沉积末期、泉一、二段沉积末期、泉一、二段沉积末期和嫩四段沉积末期。由于由下至上断至T2 断层在嫩江组和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活动开启 ,使该区在某些地区 4个含气系统上下连通形成一个更大的含气系统即J K1d2 K1qn ~K1qn 含气系统 ,这是造成该区扶、杨油层天然气多源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气藏形成时期及成藏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气藏可分为火山岩烃类气藏和火山岩CO2气藏。在研究两种气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气源岩排气期、断裂活动期和盖层封闭能力形成期研究,以及包裹体均一温度资料分析认为,火山岩烃类气藏主要形成时期为泉头组沉积末期--青山口组沉积期,火山岩CO2气藏主要形成于青山口组沉积期,其次为嫩江组沉积末期。成藏模式分析认为,火山岩烃类气藏为源岩内天然气沿裂缝短距离运移聚集于火山岩圈闭中形成,火山岩CO2气藏为幔源CO2气沿深大断裂长距离垂向运移聚集于火山岩圈闭中形成。  相似文献   

6.
利用盖层、源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将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划分为沙河子组、营城组-登二段和登二段-泉一、泉二段及沙河子组、营城组-泉一、泉二段3个含气系统。由气源岩排气史和盖层封闭性形成史研究得知,沙河子组、营城组-登二段含气系统开始形成于登三段沉积末期,而登二段-泉一、泉二段和沙河子组、营城组-泉一、泉二段2个含气系统均开始形成于泉一、泉二段沉积末期。由断层活动史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北部深层3个含气系统在泉头组沉积末期-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下第三系沉积末期均发生上扩和下廷,使其天然气运聚成藏的空间范围增大,造成天然气运聚出现“多源一层”和“一源多层”的分布模式,不同地质时期出现不同的天然气成藏范围和类型。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含气系统与成藏机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通过对地质条件的研究,将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划分为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登二段、登二段-泉一段和泉二段、沙河子组和营城组-泉一段、泉二段3个含气系统,指出这3个含气系统形成于不同时期,其形成时期和演化对天然气运聚成藏和成藏模式有控制作用,认为该区深层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是气源、盖层、断层和不整合面。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松辽盆地莺山地区深层天然气的成因与成藏模式,综合天然气组分及其碳同位素特征和烃源岩岩石热解、总有机碳含量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等测试资料,系统分析了深层营城组和沙河子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藏模式。营城组天然气以油型气为主,烃源岩为营城组四段暗色泥岩,烃类组分的碳同位素偏轻,在泉头组沉积末期和青山口组沉积末期两期成藏;沙河子组天然气均为煤型气,烃类组分的碳同位素偏重,整体呈正序分布,主力成藏期为泉头组沉积末期。泉头组沉积末期,沙河子组煤型气的混入导致部分营城组天然气样品发生δ13C113C2的倒转。营城组发育“源储紧邻、断体匹配、构造高点聚气”的天然气成藏模式,高生烃强度泥岩控制着气藏展布范围,“凹中隆”是天然气运移低势区和充注有利指向区,“断裂+圈闭”有机匹配是气藏形成的关键。沙河子组发育“源储一体、超压驱动、侧向近源运聚”的致密气成藏模式,烃源岩排烃强度和超压范围控制着气藏的宏观展布,而“运聚一体”的优质储层决定了气藏规模。研究认识对于松辽盆地外围断陷区开展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9.
徐家围子断陷是松辽盆地深层一个具代表性的含气断陷.研究表明断陷演化分为火石岭-沙河子期(J3h-K1sh)和营城期(K1ych)两个阶段.J3h-K1sh期为断陷主要发育阶段,断陷为NW向,受NW向基底断层伸展控制.K1sh末期存在一次较强的挤压反转,断陷发生褶皱与断层逆冲反转.K1ych期具坳陷性质,盆地转为NNE向.J3h-K1sh期断陷发育受NW-SW向左行扭动应力场影响,NW向断陷段具有走滑拉分特点.沙河子期是烃源岩主要沉积期.J3h-K1sh期形成的横向转换构造、断层斜坡和反转期形成的反转背斜,最有利于深层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成藏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探讨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的成藏条件和成藏机理,在对含气组合特征和成藏要素配置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断陷盆地发育特征以及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建立了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成藏模式。松辽盆地深层的含气组合包括潜山基底含气组合、断陷期含气组合、断拗过渡期含气组合和深层拗陷期含气组合,不同含气组合的特征不同。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比较好,岩性和构造圈闭的定型期与主力烃源层的生排烃高峰期相吻合,继承性的古隆起和构造高部位是油气运移聚集的长期指向,泉头组和上覆地层的封盖对油气的保存极为有利。松辽盆地深层可以划分为断裂和古隆起2大成藏体系,断裂成藏体系有深部流体供气、深大断裂导气的无机成因天然气成藏模式和与深大断裂相伴生、受断层裂缝控制的火山岩成藏模式,古隆起成藏体系有古隆起顶部风化壳成藏模式、古隆起低部位地层超覆成藏模式及古隆起上方构造-岩性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0年10期封面及目次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年11期封面及目次  相似文献   

18.
19.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0-7期封面及目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