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阿维菌素生产中每年排放废水500万t,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研究阿维菌素发酵废水的生物再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以阿维菌素发酵废水为原料,利用酵母菌对其进行微生物发酵,制成适用于配制阿维菌素发酵培养基中的液体产品,用以替代阿维菌素发酵中的常规一次水后,比对照组的B1效价分别提高了3%以上。该研究为解决阿维菌素发酵废水的循环利用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欧洲PHBOTTLE研发团队以果汁饮料加工后排放的废水为原料,生产出廉价并符合欧盟绿色标准的可降解生物塑料PHB,可广泛用于果汁饮料包装。在果汁饮料加工后排放的废水中,富含70%以上的可发酵糖类,如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PHBOTTLE研发团队已利用废水中的发酵糖类,成功开发出生物基聚合物饮料  相似文献   

3.
生物能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谭天伟  王芳  邓利 《现代化工》2003,23(9):8-12
综述了常见的生物能源如燃料酒精、生物柴油和生物制氢的应用和开发现状。对以淀粉和纤维素为原料的发酵制燃料酒精技术进行了比较,对木糖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发酵工艺的国外新进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生物柴油的各种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和酶法的特点,特别是对酶法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微生物制氢的菌种和不同制备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指出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基因工程菌发酵制备燃料酒精,酶法制备生物柴油及利用有机废水进行微生物制氢可能成为新型生物能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泥厌氧发酵残渣热解制备生物炭及其氮磷吸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程伟凤  李慧  杨艳琴  殷波  白杰  刘宏波  刘和 《化工学报》2016,67(4):1541-1548
以污泥发酵前后的残渣热解制备生物炭,考察发酵前后污泥生物炭的物理性能及其对氨氮、总磷的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发酵有利于生物炭孔隙结构的发展,污泥发酵后制备的生物炭(FSBC)比表面积、孔体积均高于未发酵污泥制备的生物炭(SBC)。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磷酸盐的吸附,3种材料吸附能力大小为 FSBC > SBC > CAC,对于氨氮的吸附,吸附能力顺序为CAC > FSBC > SBC,污泥发酵后制备的生物炭对氨氮和总磷的吸附能力较未发酵污泥生物炭明显增强。对于实际废水中氮、磷的吸附,其去除率顺序均为CAC > FSBC > SBC,其中CAC和FSBC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1%和27%,对氨氮的去除率则分别为7%和4%。FSBC与CAC对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相差不大。FSBC作为污泥资源化得到的低成本吸附剂,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天津化工》2008,22(3):62
据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出生物制氢技术,该项目开发的乙醇型发酵生物制氢技术实际上是一项生物发酵产氢和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集成技术,在治理废水污染的同时,制取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氢气。从废弃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的角度看,该技术符合我国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资源化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6.
木薯酒精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木薯酒精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各种方法,详细阐述了厌氧生物处理方法.由于该废水中SS很高,因此按照悬浮固体的处理方法将现有的厌氧处理工艺分为:清液发酵和全糟发酵.分别介绍了这两种工艺的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实例,并对这两种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最后结合当前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胚提出了全糟发酵采用两相厌氧工艺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发酵工业常用的酵母菌为生物吸附剂,利用电絮凝和微生物联合处理混合电镀废水。探讨了电絮凝工艺在废水高浓度区及低浓度区的去除率,并通过实际的生产运行论证了工艺的适用性。采用电絮凝-微生物联合工艺处理混合电镀废水,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98%以上。  相似文献   

8.
黄姜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对一道水、二道水通过发酵提取工业酒精处理,其他废水采用以生物处理为主,物化处理为辅的组合工艺,生物处理以厌氧-好氧为主.厌氧采用UASB和厌氧生物滤池,好氧采用接触氧化.物化处理主要有加药中和、沉淀等.  相似文献   

9.
生物氮素是近几年才开始应用于阿维菌素发酵生产的一种新型氮源物质,可以在发酵培养基中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的氮源物质,如黄豆饼粉、酵母粉等。通过进行摇瓶实验,寻找合适的生物氮素添加比例。结果显示,生物氮素替代60%的黄豆饼粉时效果最好,摇瓶效价提高8.5%。  相似文献   

10.
江苏联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日本能源企划株式会社合作的CDM项目近期正式向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递交申请。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美元,以再生薯类或谷朊粉深加工废水为原料.经生物发酵生产丁醇、丙酮,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20万t。  相似文献   

11.
在5 L搅拌式反应器内利用发酵性丝孢酵母处理精炼大豆油废水,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理条件,通过极差分析得到精炼大豆油废水生物处理的较佳条件:温度28 ℃、转速300 r/min、进气量2 L/min和接种量10%。在该条件下运行36 h后精炼大豆油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和含油量的去除率分别为97.31%和89.09%,生物量和油脂分别达到9.27 g/L和51.9%。通过Monod、Tessier和Moser模型研究了发酵性丝孢酵母生物量增长和精炼大豆油废水的污染物降解,发现相比于Monod和Moser模型,Tessier模型更适合研究微生物的增长,并建立了发酵性丝孢酵母生物量增长的动力学方程式,所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可用于评估含油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了不同金霉素浓度下畜禽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COD去除率和产甲烷量,运用PCR—DGGE及差异DNA片段回收克隆测序的方法分析了金霉素对该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金霉素浓度的增加,畜禽养殖废水的COD去除率和产甲烷量均会受到抑制,产甲烷量差值从6.9%扩大到29.2%,COD去除率从90.89%降至86.96%,而对照组COD去除率达到94.46%。PCR—DGGE分析表明金霉素胁迫能够显著降低畜禽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中的细菌多样性,细菌群落丰富度值从0.913降至0.652,而对照组的丰富度值为1。  相似文献   

13.
去甲基金霉素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金霉素链霉菌生产去甲基金霉素的效价,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离子的影响,求得较优的培养基为淀粉6%、蛋白胨1%、黄豆饼粉5%、玉米粉2%、酵母粉0.4%、NH4Cl0.16%、CaCO31%、豆油1%、α-淀粉酶0.03%,其效价达到3493,比原培养基提高39%。  相似文献   

14.
《腐植酸》2008,(4):65-65
“科丰农”“黑来乐”有机一无机肥产品是将生产谷氨酸和赖氨酸的废水进行回收后,采用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利用喷浆造粒等科学工艺精制而成,是新一代的无公害绿色环保产品,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生产绿色产品的高效肥料。  相似文献   

15.
冯鸿江 《广东化工》2004,31(1):53-54
针对炼油厂碱性废水高含硫、含酚的问题,确定采用二级生物氧化法对其进行处理。对一级生物反应器。以培养硫细菌为主,利用废水中原来的微量菌种,5日后生物膜基本培育完成;对二级生物反应器,以培养降酚菌为主.采用生活污泥在好氧条件下33~4天培养出降酚菌,具有较强的降酚能力。实验运行结果表明,废水经过总水力停留时间6小时处理。硫化物去除率达到98%,酚去除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是一种由生物质原料热解而成的稳定多孔碳材料。目前,生物炭及其碳基材料作为功能材料因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实现了废弃物的合理资源化利用,而且兼具经济与环境效益而倍受研究者关注。本文综述了生物炭的生物质原料种类、生物炭在不同成分下(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形成机制及表面特性;重点介绍了生物炭的改性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处理、杂原子掺杂、金属元素掺杂、多种元素共掺杂以及制备工艺的改良等,生物炭改性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其比表面积、反应活性位点和官能团,改良孔隙结构和无机成分,从而提高它在修复环境污染的性能;然后综述了生物炭作为优良吸附剂或催化剂在用于抗生素废水的具体应用及其去除机理。最后指出生物炭虽被证明了具备去除水中各类抗生素的潜力,但在材料本身的优化以及工程抗生素废水应用中仍有一些需要填补的知识空白。  相似文献   

17.
油脂废水生物治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好气异氧菌、光合细菌和化能自养菌等3类菌株为菌种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制备出生物除油菌剂。用自制的生物除油菌剂处理油脂废水,得出了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物电化学系统(BES)来还原降解水体中的金霉素,研究了金霉素在非生物阴极与生物阴极BES中的降解速率。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金霉素的降解速率不断提高,以葡萄糖和碳酸氢钠分别作为碳源的生物阴极组,在0.8 V电压下,12 h的金霉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00%和93.1%,而相同条件下的非生物阴极12 h金霉素的降解率为90.3%,并且随着外加电压的减小,降解速率的提升越显著。葡萄糖组和碳酸氢钠组生物阴极中的显著优势菌分别为Burkholderia和Citrobacter,从而导致了还原降解金霉素效果的不同。并且经生物阴极BES作用后,含金霉素废水的抑菌活性消失,增加了后续处理的生物可降解性。可为水中金霉素的去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糖蜜废水为底物,利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作为反应装置,通过实验在乙醇型发酵情况下,维持其他参数不变,改变反应器内COD浓度,对糖蜜废水厌氧发酵生物制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反应器的产氢产气量随着COD浓度变化成正比,超过某一范围系统即崩溃.  相似文献   

20.
底物与pH值对菌株Clostridium R33 sp.nov.产氢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生物制氢技术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或其他生物质能制取氢气,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开发新能源、节省能量消耗及净化环境的重要意义,其工艺实质是产氢产酸发酵细菌对有机物质的发酵过程,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有机酸的同时释放出发酵气体H_2和CO_2。由此可见,研究影响产氢细菌的关键因素,对于提高细菌的产氢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Jung等研究了底物浓度对Citrobacter sp.Y19产氢能力的影响,Fang等研究了pH值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