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排“双控”是我国未来最重要碳减排政策趋势之一,是省市、行业和企业落实“1+N”政策的核心约束指标。该文根据研判要点,定量测算各省市碳达峰时间、碳排放总量分配情况、碳排放成本等企业内、外部环境约束,最后给出炼化企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50余套催化裂化装置20年来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及不同排放工质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催化裂化装置节能降耗、低碳绿色生产成效显著,进而明确了催化裂化装置碳排放特征,并从原料优化、催化剂选择、工艺操作调整、能量利用效率提升、碳捕集技术实施等方面提出炼化企业催化裂化装置的碳减排方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能源转型及清洁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炼化企业自备电站作为重点排放单位将会纳入其中,其碳配额的分配方法采用基准线法。由于炼化企业自备电站生产的蒸汽和电力要满足炼化装置要求,因此需要经常进行运行调节,其对自备电站的碳排放履约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建立汽轮机蒸汽-电转化模型预测不同抽汽量时的机组运行数据,以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供热负荷变化对机组配额量、碳排放量及配额缺口量的影响。采用某石化企业生产数据,分析了汽轮机恒进汽量和恒凝汽量运行调节对配额的影响:当供热量由179.2万GJ增加到287.5万GJ时,恒进汽量方式下,配额总量由376.76kt增加到434.68kt,恒凝汽量方式下配额总量由355.98kt增加到502.76kt,对指导企业生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作业成本法将各装置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折合成碳排放量,分配到该装置的产品中,成为产品携带的碳排放,逐级向下游装置传递,并建立便于推广应用的传递计算模型,可用于准确计算各中间组分、各产品的碳排放量。作为模型应用实例,测算了汽油质量升级对炼油生产过程碳排放的影响。随着质量升级,炼油厂总碳排放增加,高标号汽油碳排放显著提升。综合考虑汽油生产和使用环节,低标号乙醇汽油碳排放减少,但高标号乙醇汽油碳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并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国内各石油企业均采取了针对性的减碳降碳措施。为进一步明确“双碳”目标下中国石油企业绿色减碳路径,在对目前中国碳排放情况、石油企业减碳措施分析的基础上,明晰了减碳现存的困难与技术难点,并提出了石油企业减碳路径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在油气生产利用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集中在上游环节;(2)锚定“双碳”目标不动摇,在能源保供、提质增效的同时,深入推进“CCUS”“碳减排”“碳替代”“碳交易”等减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排放;(3)石油企业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海洋新能源等,逐步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和中国石油企业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减碳路径建议:(1)构建科学合理的多能互补能源体系,实现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开发;(2)发展低成本且高效的化石能源开采技术、清洁能源开发技术、数字化碳中和技术等,提高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并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与技术变革的主动权;(3)加强与国际国内企业、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交流合作,促进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对我国炼油行业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基于2019年我国40家炼油厂和炼化一体化企业炼油板块的实际数据,通过研究和计算得到我国炼油行业的整体碳排放情况,具体分析各类碳减排方法的特点,定量测算每种碳减排方法的减排潜力,并根据测算结果绘制了我国炼油行业碳减排曲线,为我国炼油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决策性参考。  相似文献   

7.
气候发生变化,会对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京都议定书后,世界各国都将目光集中的碳排放问题上,碳减排问题成为世界的热议话题之一.目前,化工行业作为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之一,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碳排放核查,才能为碳减排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将探讨化工行业碳排放核查的重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炼化企业生产装置防腐保温工程涉及安全、节能、费用和环保等诸多方面,其效果对工艺过程控制、安全生产及节能减碳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石化建立了以“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防腐保温质量提升管理体系,制定了炼化企业防腐保温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通过开展防腐保温工程质量提升与监督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炼化企业防腐工程质量优良率由23%提升到55%,不及格率从41%下降到3%;保温工程优秀率由0%提升到19%,能效超标率从22.2%下降到6.1%。炼化企业防腐保温工程质量提升效果显著,实现了生产装置节能减碳和安全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中央最新部署,能耗"双控"将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度明确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同时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中央为什么做出这一新的部署?这一部署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对我国的石油化工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为此,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运输行业是碳排放比例较高的行业之一,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工具,在使用环节鼓励消费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市场手段,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我国从2012年起也开展了地方试点,并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全国市场。该文梳理了国内外交通行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进展,使用国内外通用的计算方法学采用“自上而下”方式测算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碳减排量。从核算方法学、新能源汽车种类和各地区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并提出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发展和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CO2)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炼化企业作为碳排放大户,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从长远看,需要从工艺路线改进、流程优化、碳捕获、清洁能源利用、设备节能改造、能源有效利用等多方面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短期看,有一个投入少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即通过线性规划技术构建CO2排放预测模型,并和炼化企业计划优化模型相结合,计算最少碳排放下的原油采购方案及生产加工方案。介绍了利用线性规划技术构建炼化企业CO2排放预测模型的方法,借助该方法可预测出特定的生产方案或原料方案下的CO2排放量,将CO2排放量作为优化目标或约束目标,求解出较少CO2排放量下的生产加工方案、原油采购方案,助力炼化企业的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HYSYS模型和遗传算法(GA)对海上平台三甘醇(TEG)脱水系统碳排放总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及优化研究。综合考虑电量消耗及闪蒸气燃烧所产生的碳排放,建立HYSYS碳排放模型。方法 以三甘醇脱水系统碳排放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GA模块生成初始决策变量组,并利用数据通信控件ActiveX将决策变量数据传递到HYSYS中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以适应度值的形式返还给GA模块进行评估,并通过选择、交叉、变异遗传行为自动更新优化决策变量,直至获得搜索空间下的最优解。结果 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甘醇脱水系统的碳排放总量中,重沸器占比70%以上,闪蒸气占比30%以下,TEG循环泵占比低于2%。通过GA算法的优化,TEG循环量降幅最大,高达40%,重沸器温度降幅为7.7%。三甘醇脱水系统的碳排放量从83.84 kg/h优化到53.98 kg/h,降幅达35.6%,优化效果较为明显。结论 通过遗传算法优化三甘醇脱水系统的运行参数,可有效减少系统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炼化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减碳压力和因市场导向转变造成的炼油加工能力过剩、产品需求变化、原油价格波动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本文从产品质量、环保、炼油企业结构调整以及碳减排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产品质量目标提升下的关键炼油技术,环保目标持续提升下的关键技术,炼油结构转型技术和持续节能减碳、降成本技术。其中炼油企业结构转型技术包括由生产成品油转向生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技术和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的技术;持续节能降碳、降低成本的技术包括分子炼油(组分炼油)、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以及基于碳足迹的流程优化技术和低碳技术评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建炼化产能集中释放,受产能过剩、炼化产品消费增速下降、双碳指标等多重影响,炼化企业盈利空间逐步收窄。企业在生产经营优化方面纷纷加大投入,提升模型精度、深化模型应用、推动业务协同。生产计划作为流程行业的龙头业务,优化模型已成为计划排产不可或缺的工具。为进一步提高集团型能源化工企业盈利能力,企业需要从单企业局部优化向集团级全局整体优化转变,通过集团级整体优化模型开展总量统筹优化、物料互供优化、区域资源平衡优化,从而做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5.
模型化的计划优化系统是炼化行业长期应用的系统,传统的计划优化软件应用操作困难,软件模型应用没有和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较好的结合,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及用户应用需求,简化系统的输入,丰富系统的输出,方便系统与ERP、MES等系统的集成,实现计划优化与财务测算的协同应用,应用新的信息技术,进行了炼化计划排产与效益测算协同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开发,该协同应用系统功能完善,操作简单,系统性能和安全性全面提升,系统建立企业和总部之间统一的测算对接平台,实现"优化—排产—测算"的业务协同,为某石油公司及下属各炼化企业在挖掘生产潜力,降本增效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双碳”背景下,碳排放核算是炼化企业开展碳减排、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碳平衡法计算CO2排放量是在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碳平衡法基础上提出的一种CO2排放量计算方法,该方法是炼化企业开展物料碳足迹研究、挖掘生产过程节能降碳潜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可为同类炼化企业CO2排放的定量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油田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方法缺失问题,对陕北油田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了识别梳理,建立了适应陕北油田的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和间接排放等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方法,并以陕北地区某油区为例,测算评价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研究结果表明:1)施工期单井碳排放94.44 t,可探索钻机电代油方式减排;2)运行期生产吨油碳排放为0.29 t,可提升原油管输程度、开发井场风光绿电和油藏CO2地质封存等方式减排;3)建议油田全生命周期应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监测及收集,为开展油田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核算及核查提供保障。以上成果认识,对陕北油田产能建设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和低碳生产措施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碳排“双控”作为我国未来最重要碳减排政策趋势之一,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是省市、行业和企业落实“1+N”政策的核心约束指标。该文梳理以欧盟为代表的“1个核心+3驾马车”碳减排政策模式,与我国碳减排政策框架进行比较并研判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及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内在要求,重点对碳排“双控”政策实施条件、政策要点和时间表进行分析,并给出企业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中型炼油厂,依照SH/T 5000—2011和SH/T 3110—2001核算其碳排放量,考察了不同生产工艺和不同碳捕集技术对碳减排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该炼油厂碳排放量列前3位的装置依次为煤制氢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和延迟焦化装置,占比分别为21.37%,16.00%,11.96%;制氢装置的主要碳排放源为工艺排放CO2,约占装置总排放量的95.0%以上,采用膜法回收制氢解吸气中H2与CO2的耦合工艺,可实现直接碳排放减排量为152.86 kmol/h,回收CO2为5 380 t/a;通过减少以电力和蒸汽为主的公用工程消耗,可降低CO2的间接排放;新型悬浮床渣油加氢工艺装置较传统焦化装置具有显著降低碳排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5月15日,由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在北京科博会上发布。该《报告》提出,未来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利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低碳产业的发展、逐渐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将碳减排与环保结合综合治理,是解决目前我国碳排放量高、能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方法。该《报告》的主要编写人、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薛进军表示,当前中国碳排放量居世界各国前列,中国经济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