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永亮  王志锋 《中国煤炭》2022,(S1):197-205
为查明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拉沟煤矿(以下简称“哈拉沟煤矿”)22号煤三盘区内断层发育情况,指导采掘工作面布置方案优化,减少断层对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的影响,以满足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哈拉沟煤矿采用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方法,对22号煤三盘区断层发育情况进行了探测,并在后期巷道掘进过程中,通过定向钻探的方法对物探断层的准确性进行了详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在哈拉沟煤矿浅埋煤层地质条件下,探测落差5 m及以上断层的控制精度相对较高,对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具体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庄煤矿小断层、陷落柱发育,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威胁,查明小构造等地质异常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在三维地震勘探解释过程中采用常规及方差体、谱分解、混沌地震属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小构造进行控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小断层、较小陷落柱解释具有明显的优势,能解释出更小的地质构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地震勘探所获地质成果资料经矿方巷道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三维地震解释在复杂地质条件采掘过程中地震信息利用率较低的情况,提出三维地震动态解释技术。以同发东周窑煤矿为工程背景,对三维地震部分区域进行动态解释分析,为5200工作面的布置及工作面平巷掘进进行精细解释、实时导向,提高了三维地震信息利用水平。通过实践可知,三维地震动态解释技术能够为复杂地质矿井准确有效地解决地质问题,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孔德玺 《山东煤炭科技》2023,(12):139-142+147+152
甘肃赤城煤矿作为新建设煤矿,现有勘探程度无法满足煤矿开采建设要求,通过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资料和地震地质条件,针对性地设计了三维地震勘探系统,通过对先期开采区域开展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并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资料成果解释,最终查明了煤矿先期开采区域主要可采煤层赋存状态、构造等特征,从而为煤矿建设、巷道掘进、工作面回采等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煤》2015,(10):70-72
神东矿区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地质构造为断层,常见不良地质体为古河流冲刷带、薄基岩,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的发育严重影响着神东矿区高产高效矿井巷道掘进。文章结合神东矿区煤层赋存条件及巷道掘进施工、支护工艺,介绍了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及不良地质体的方法,为同类地质条件巷道掘进过断层及不良地质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多解性的基础上,利用赵楼煤矿采区工作面形成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地质资料,采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对地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充分挖掘三维地震数据反映的地质信息,得出符合地质规律的三维地震勘探动态解释成果,提高了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煤层结构、构造的解释精度,为采区工作面合理布置、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综采生产提供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7.
煤矿采空区常常成为影响矿井巷道布置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如何准确的探明采空位置,划定采空区的范围,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地质依据,是地质勘探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利用三维地震勘探的原理方法,利用地震资料对山西某矿区的采空区进行了解释,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煤矿三维地震动态解释技术实现了三维地震信息随煤矿生产进行全程动态解释,改变了传统的三维地震解释模式,能够对煤层进行构造和岩性解释。利用该项技术对恒源煤矿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陷落柱的位置、煤层冲刷变薄带的范围和岩浆岩侵入煤层的边界,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淮北矿区地质构造复杂,采掘工作面过断层频繁,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对井下水平(倾斜)巷道破碎带进行地面预注浆加固,可有效控制巷道变形,避免巷道围岩产生塑性破坏。青东煤矿936工作面位于83采区。该采区含可采煤层3层,浅部以主采煤层露头及大马家断层为界,深部至吴坊断层和F3断层。根据该矿936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和开采设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注浆与不注浆2种条件下的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变形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能较好地解释煤矿采区地质构造发育情况和主采煤层的厚度与顶底板岩性等。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布尔台煤矿三盘区开展高精度三维地震测量,建立了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了4套主要可采煤层的宏观结构和厚度变化趋势,解释了2个宽缓褶曲构造、276条断层和3处煤层顶板异常区,并进行了勘探前后对比。研究为后期合理布置巷道及采掘工作面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维地震技术作为煤矿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手段,有效解决了煤层赋存地质问题,对巷道布设和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赵楼煤矿八采区和十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译,识别了新生界与奥灰顶界面形态,主要褶皱、断裂和岩浆岩的展布形态以及异常体、异常区的分布及导致因素;阐述了主采3煤层的深度、厚度和起伏形态变化,否定和修正了部分断层的形态和位置;新发现断层35条,并进行了勘探前后地层和构造变化对比。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7,(2):102-104
淮北某矿34采区构造极为复杂,小断层十分发育,且局部煤层倾角大,常规三维地震勘探已无法满足生产中对小断层解释精度的要求。在对该矿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观测系统,最后通过与该区常规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对比,认为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在解释小构造上有较大优势,对指导煤矿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攀枝花市宝鼎矿区的煤层厚度、倾角变化较大,地质条件极复杂,经常遇到背斜、断层、变薄带、冲刷带等情形,开采难度极大。为此,花山煤矿6244工作面在回采巷道掘进过程中揭露部分断层,采取钻探、巷道揭露等方式对工作面断层地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决定通过重新掘进工作面降低风道、工作面原址缩机减架等方式以完成改造工作面的方案,实现工作面快速通过走向断层群。经实践,6244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过走向断层群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铁法矿区大隆矿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例,阐述了地震方差体解释技术、道积分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及断层解释方法及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对煤矿采空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明显提高了地震地质的解释精度,丰富了地质资料的信息,为采矿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结合金凤煤矿二、四分区已有的地震勘探资料,通过踏勘和理论分析论证,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对本矿区三分区实施了三维地震试验方案,采用地震解释组合体软件(IESX)、可视化软件(GeoViz)以及地质绘图软件(CPS3)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认为T12、T15、T18波主要是由十二、十五、十八号煤层引起的复合反射波,连续性好,易连续对比追踪。通过三维地震异常解释断点160个,解释断层12条,其中正断层11条;异常显示煤系地层总体形态为背斜构造,轴部位于勘探区中部,背斜构造轴向NNE转近NS,东翼较陡,西翼稍缓。因此,通过对三维地震勘探可有效解释矿区褶皱、断层构造、煤层深度、起伏形态等特征,可为矿井开发建设提供较为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煤层瓦斯储量丰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多变,地质预报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为有效探明矿井巷道前方的隐伏构造,仅依靠单一物探方法,受井下探测环境限制,探测效果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以滇东矿区雨汪煤矿首采工作面为例,结合当前矿井开采工艺,采用探地雷达与井下二维地震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前方隐伏构造进行综合预测预报研究。在顶板瓦斯抽采巷采用井下二维地震进行底板探测,获取巷道底板下煤层构造赋存信息。利用工作面顶板瓦斯抽采巷和邻近掘进巷道的空间位置关系,结合研究区构造发育规律,将解释构造短距离推理延伸至掘进巷道,作为掘进巷道构造分布预测依据。随后,根据掘进巷道的掘进进尺,在巷道掘井工作面采用探地雷达进行超前探测。对比分析探地雷达与地震数据,修正构造解释位置,排除井下噪音的异常解释。最终生成一个高精度地质模型,指导矿井生产。经研究区揭露验证分析,本研究方法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0%,且误差小于1 m。  相似文献   

17.
矿井巷道掘进过程中遇到的断层、陷落柱、破碎带等地质异常体,会直接影响掘进施工效率,同时会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采用地震反射波法进行井巷超前探测,能够对掘进坑道前方断层构造及其异常界面的位置进行较准确的预报。在分析反射波法超前探测数据采集及处理解释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井下掘进巷道探测实例,介绍了地震反射波法超前探测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煤层突然丢失,迎头全部是岩石的现象,迅速准确判断出丢失煤层的相对位移是矿井地质工作者的基本技能,也是矿井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造成大屯矿区煤矿巷道掘进时煤层丢失的因素主要是断裂构造、火成岩、陷落柱、古河流冲刷等,其中断裂构造是造成煤巷掘进过程中煤层突然丢失的主要因素。根据大屯矿区姚桥煤矿生产现场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煤矿井下煤巷掘进迎头突然变成全部岩石时,迅速准确判断丢失煤层相对位移的主要思路和途径,从而对巷道正常掘进和合理布置采区工作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维地震动态解释技术在防治煤矿突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三维地震动态解释技术实现了三维地震信息随煤矿生产进行全程动态解释,改变了传统的三维地震解释模式,能够查明煤层中的断层或其它构造分布.利用该项技术对邱集煤矿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导水陷落柱的空间位置、边界和大小,为封堵导水通道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研究表明:利用三维地震信息可以从平面和立体角度研究地层的构造和岩性变化,从而对水文地质异常做出判断,为防治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煤矿安全》2017,(Z1):15-19
掘进工作面粉尘治理是煤矿安全工作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神东矿区借助优越的煤层赋存条件和先进的设备,实现巷道的快速掘进,形成了掘进断面大、速度快、效率高、掘进产尘量大的特点。为解决此问题,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对神东矿区长距离、大断面巷道掘进工作面通风除尘技术开展持续的研究,在长期调研、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成功建立一套适合神东矿区掘进工作的通风除尘技术,使工作面粉尘浓度从1 000 mg/m3以上降到符合煤矿职业卫生要求,满足了矿区掘进工作面的风量、风速和粉尘防治需求,确保掘进工作安全、快速、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