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水蒸气流量对再生后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得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活化温度1 000℃,活化时间60 min,水蒸气流量2.23 g/min。该工艺条件下再生活性炭的碘吸附值1 174.37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200 mL/g,得率为62.87%。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指标达到国家一级品的标准,其中亚甲基蓝吸附值是国家一级品标准的2.22倍。同时,测定了该活性炭氮吸附,通过BET计算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通过密度函数理论(DFT)表征了活性炭的孔结构。结果表明:该活性炭为微孔型,BET比表面积为1 254.51 m2/g,总孔容为0.592 6 mL/g。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用微波辐射加热水蒸气活化法再生乙酸乙烯用废活性炭的新工艺.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活化时间40 min、水蒸气流量2.1 g·min-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193.85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9 mL·(0.1 g)-1、得率为65.36%.对活性炭的微孔分布和全孔分布进行了研究,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547.47 m2·g-1、总孔容为0.8 mL·g-1.  相似文献   

3.
4.
储油罐中的原油及汽油等轻质油品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部分轻组分蒸发产生多种对大气有毒、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油气回收的终端环节,常采用活性炭对VOCs进行充分吸附达标后排放至大气。对吸附VOCs饱和的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既可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又可减少固体废弃物处理量。超临界CO2再生活性炭方法较好地克服了传统的热再生法固有的缺陷,被认为是目前有前途的再生活性炭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超临界CO2再生活性炭的机理研究现状,总结了机理研究的关键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VOCs在超临界CO2作用下脱附的微观机理及脱附后的VOCs在活性炭中相关传质系数的计算模型为今后机理研究的关键突破口,为超临界CO2再生活性炭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指明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再生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几种活性炭再生的主要方法:热再生法、化学药品再生法、电化学再生法、光催化再生法超临界萃取再生法和生物再生法,论述了电化学再生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的再生机理,最后指出光催化再生法和临界或亚临界液态水脱附再生法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屈琳琳  杨博  王树伟 《山西化工》2022,(7):36-37+79
活性炭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吸附工业和医药等领域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等物质。但活性炭在吸附过程中易饱和,达到饱和状态的活性炭工作性能迅速下降,同时存在资源浪费以及二次污染的问题,使活性炭的产业化推广受到限制。本文针对饱和废弃活性炭的再生循环问题,梳理了目前饱和活性炭的各类再生技术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得出结论:要实现饱和废弃活性炭再生循环技术实现工业产业化推广,需综合考虑损失率、再生效率以及重复使用情况,但是由于现有的废活性炭再生循环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短板,故活性炭再生循环技术并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从而大范围推广应用。建议将多种活性炭再生技术进行耦合以期达到固废利用的预期值,随着活性炭再生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发展,终将突破瓶颈,逐步实现产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宗豪  郑经堂  曲降伟  逯秀 《陕西化工》2009,(11):1667-1670
系统介绍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活性炭再生方法:热再生、化学药品再生、生物再生,以及新兴的超临界流体再生法、电化学再生法、光催化再生法和微波辐射加热法等,并预测了活性炭再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宗豪  郑经堂  曲降伟  逯秀 《应用化工》2009,38(11):1667-1670
系统介绍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活性炭再生方法:热再生、化学药品再生、生物再生,以及新兴的超临界流体再生法、电化学再生法、光催化再生法和微波辐射加热法等,并预测了活性炭再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几种废活性炭的再生方法,主要有电化学再生法、超声波再生法、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法、微波辐射再生法、超临界流体再生法。对影响活性炭再生效率的因素进行对比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光催化再生粘胶基活性炭纤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钛酸四正丁酯为原料 ,用溶胶 -凝胶法在粘胶基活性炭纤维 (ACF)毡表面制备了锐钛矿型的二氧化钛粒子 ,并用XRD ,SEM进行了表征。用聚乙烯醇、柠檬酸等不能加热再生的大分子吸附质考察了负载二氧化钛的ACF毡的光催化降解再生性能 ,并与没有负载二氧化钛的ACF毡的吸附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负载二氧化钛粘胶基的ACF毡具有高效的光催化再生能力和良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燕霞  胡修德  郝健  郭庆杰 《化工学报》2020,71(5):2333-2343
以商业煤基活性炭为原料,经低浓度氧气焙烧、H2O2氧化改性,并以四乙烯五胺(TEPA)浸渍,得到胺负载复合氧化活性炭,用于模拟烟道气[(15%(体积)CO2+85%(体积)N2)+10%(体积)H2O]中CO2吸附。低浓度氧气焙烧后,活性炭的最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1421.82 m2/g、0.83 cm3/g。经复合氧化改性后,活性炭的介孔体积增大,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使得TEPA负载复合氧化活性炭的CO2吸附性能提高。焙烧时间为4 h,H2O2氧化、负载40%TEPA的样品COAC-4-40TEPA,在60℃时CO2饱和吸附量最高为2.45 mmol/g,是TEPA负载未改性活性炭AC-40TEPA的2.02倍。经过十次吸附循环后,COAC-4-40TEPA的 CO2饱和吸附量可维持在92.24%,而TEPA的浸出量仅有0.67%。失活模型研究表明,COAC-4-40TEPA的初始吸附速率常数是AC-40TEPA的1.64倍,且失活速率常数低于AC-40TEPA。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吸附法因技术成熟、简单易行、吸附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处理中。本文以山林废弃物的野山桃核为原料,烟道废气及硝酸铁为活化剂,制备了一系列生物质活性炭,并利用固定床吸附装置对其吸附、再生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模拟烟气,在固定流量的烟气活化氛围中进行活化,并探讨了不同硝酸铁的量对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及其吸附再生性能的影响。利用N2 吸附-脱附实验、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研究了活性炭详细特征。结果表明:当硝酸铁的质量分数为0.2% 时,所制备的活性炭AC-3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923m2/g及2.57nm。其对乙酸乙酯的饱和吸附量也最大,为973.04mg/g。利用烟气对AC-3活性炭进行活化再生处理,经过3次重复吸附-解吸再生实验,其饱和吸附能力仍可达91.5%以上,实现了废弃烟气资源化利用及活性炭的循环回收,从而达到废气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微波加热在活性炭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微波加热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及表面性能的影响,微波加热具有再生时间短、再生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p H对颗粒活性炭(GAC)吸附苯酚性能的影响。实验选择质量分数为1%Na OH溶液,采用微波辅助溶液再生的方法,对吸附苯酚的GAC进行再生研究,探讨实验因素对GAC再生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再生条件为微波功率520 W、再生时间1.5 min、Na OH再生辅助溶液用量10 m L,此时GAC再生效率为95.6%。在最佳再生条件下,经过6次再生后GAC的吸附能力依然很强。  相似文献   

16.
An activated carbon obtained by activation of olive stones in carbon dioxide at 1113 K has been used in this study. This was saturated with o-chlorophenol and m-chlorophenol from their corresponding aqueous solutions. The spent activated carbon samples were regenerated by means of organic solvent treatments and subsequent heat treatments. The organic solvents used were: acetone, methanol, ethanol and benzene. The extent of the chemical regeneration in these systems is a function of the strength of the adsorbent–adsorbate interactions. When the systems are treated with organic solvents the adsorbate extracted mainly comes from the physisorbed fraction. When the samples extracted with organic solvents are thermally regenerated by heating at 1073 K in an inert flow, in most of the cases, the amount of adsorbate removed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to treatments without solvents. A part of the physisorbed fraction remaining in these samples after the solvent treatments is released at lower temperatures than the chemisorbed fraction. During the heat treatment, part of the physisorbed fraction is transformed to a chemisorbed one which has a greater desorption energy than the former.  相似文献   

17.
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碳和氮气的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宇  刘资文  李平  于建国 《化工学报》2012,63(10):3017-3026
蜂窝状活性炭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多孔道、压降低、吸脱附速率快、不易堵塞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捕集烟道气中CO2重要吸附材料。选用蜂窝状煤基和椰壳两种活性炭吸附剂,采用磁悬浮热天平分别测定了CO2和N2的吸附等温线。采用1 mol·L-1 K2CO3对蜂窝状活性炭材料进行浸渍改性,提高在低二氧化碳分压下的CO2吸附性能。采用Langmuir、multi-site Langmuir和Virial 3种模型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得出热力学参数,为后续吸附工艺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3种模型均能对实验测量的等温线进行较好的拟合,Langmuir模型总体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