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西湖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花港组储层特征及成岩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古近系花港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为中等;成岩作用是控制该区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主要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则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其形成的次生孔隙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古地温、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等资料显示,北部宁波—嘉兴地区成岩演化进程稍快,花港组埋深大于3 600m开始进入中成岩B期,而南部天外天—黄岩地区总体上仍为中成岩A期,因而南部较北部具有更良好的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2.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水下扇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沙四段储层是砂、砾岩为主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其储层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运用化验资料对其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目前处于晚成岩A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定量恢复了储层孔隙空间的演化史。  相似文献   

3.
《海洋石油》2017,(4):29-34
应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和X衍射等手段,对西湖凹陷Y构造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进行定量分析。认为研究区花港组低孔渗的致密砂岩储层主要的孔隙类型是次生孔隙。压实作用使孔隙度减小平均值为34.6%,是孔隙度降低的主导因素,且在早成岩阶段压实最强;胶结作用伴随着整个成岩作用阶段,使孔隙度减小平均值达3.3%,主要以碳酸盐岩胶结为主,其次为硅质和粘土矿物胶结;成岩作用过程中的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加平均值为7.1%。  相似文献   

4.
借助普通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压汞、X衍射、有机质演化、物性变化等多方面的资料,通过对前梨园凹陷西坡深层低渗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成岩演化史、孔隙演化序列、成岩作用与沉积微相的相互关系等研究,总结了5种典型的成岩相模式,分析了与之对应的孔隙演化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对相关深层低渗储层的成岩相与孔隙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惠民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惠民凹陷下第三系砂岩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交代和重结晶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对储层性质影响最大。压实作用的平均减孔率为0.78%/100m,中部和南部较高,北部较低。胶结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表现在埋深大于1500m以后,其减孔率为8-20%。溶蚀作用主要出现在1400-2500m和2700-4000m两个深度段,以长石溶蚀为主,其次是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作用,溶蚀作用新增的孔隙度大约为4-14%。砂岩经历了早成岩A、早成岩B和晚成岩A阶段,目前大多处于晚成岩A2期。砂岩储层孔隙可以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砂岩储层为河流环境下形成的各类细粒岩屑砂岩。岩石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和晚期自生高岭石充填等成岩作用。孔隙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及碳酸盐胶结物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溶蚀作用发生于晚成岩“A”期的中期,对应的地质年代为晚第三纪早期。次生孔隙在现今埋深为2000~2800m的河道砂岩中最发育,其形成主要受成岩演化阶段控制,其次受沉积微相控制。  相似文献   

7.
成岩环境是控制红层储层孔隙类型及演化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量镜下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正演”与“成岩产物类型及数量反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东段红层储层成岩环境时空演化规律,定量表征了成岩改造孔隙量,分带建立了多重成岩环境控制下的红层储层孔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时间上,由于原始沉积环境、有机酸和烃类注入时期的控制,红层储层成岩环境可划分为原始碱性和埋藏酸性两个变化阶段;平面上,由于盐湖区释放碱性水及有机酸浓度随运移距离的变化,自湖盆区向凹陷边缘可划分为4个成岩环境变化带:中强碱性-弱酸性带、中强碱性-强酸性带、弱碱性-中强酸性带、弱碱性-弱酸性带。受控于成岩环境平面变化规律,在不同构造部位原生孔隙降低和次生孔隙增加的幅度具有明显差异,从而导致东营凹陷东段红层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隙度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及石英砂岩,该储层砂岩属低孔低渗储层。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对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分析后认为,江陵凹陷新嘴沟组下段砂岩经历了压实、石英的次生加大、碳酸盐的胶结及溶蚀溶解、硬石膏的胶结及长石岩屑的溶蚀和粘土杂基的充填等多种成岩作用,目前已达到了晚成岩阶段A期。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以及石英、碳酸盐、石膏、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造成14%和16%的原生孔隙丧失,晚成岩阶段有机质成熟形成有机酸并对不稳定矿物溶解,其产生的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9.
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及石英砂岩,该储层砂岩属低孔低渗储层。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对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分析后认为,江陵凹陷新嘴沟组下段砂岩经历了压实、石英的次生加大、碳酸盐的胶结及溶蚀溶解、硬石膏的胶结及长石岩屑的溶蚀和粘土杂基的充填等多种成岩作用,目前已达到了晚成岩阶段A期。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以及石英、碳酸盐、石膏、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造成14%和16%的原生孔隙丧失,晚成岩阶段有机质成熟形成有机酸并对不稳定矿物溶解,其产生的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0.
渤中凹陷南部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中凹陷南部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以及孔隙演化规律进行理论及实践研究。根据5口探井薄片、储集层物性分析等资料,进行成岩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渤中凹陷南部沙河街组三段以低渗储层为主,长石含量高、埋藏深度大及孔隙结构复杂等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沙三段储层经过了压实、胶结、溶蚀及交代等成岩作用改造,目前已处于中成岩阶段A2、B亚期,其中压实作用造成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为认清该渤中凹陷南部储层致密原因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廊固凹陷不同构造带沙四段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成岩演化序列及成岩阶段划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四段储层经历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及杂基重结晶作用等。河西务构造带岩石组分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岩作用以强烈的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及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柳泉-曹家务构造带岩石组分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岩作用以长石、岩屑等的强烈溶解作用为主;旧州-固安构造带岩石组分主要为长石质岩屑砂岩,成岩作用以压实作用以及后期的杂基重结晶作用为主,见少量的碳酸盐胶结物。不同构造带储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存在差异。研究区沙四段储层2 640 m以上处于早成岩B期,2 640~3 400 m处于中成岩A1亚期,3 400~4 250 m处于中成岩A2亚期,4 250 m以下处于中成岩B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量铸体薄片及部分普通薄片的分析鉴定,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黏土矿物X 衍射分析, 对板桥凹陷沙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序列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桥凹陷沙三段成岩作用以胶结 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为主,其中溶解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改善起积极作用。在有机质演化及黏土矿物 演化的基础上,对板桥凹陷的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并认为沙三段主要处于中成岩A 期和B 期。同时通过 多因素的叠合分析开展了储层综合评价,为油田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恩平凹陷珠海组储层的孔隙度演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海组是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毛细管压力曲线等资料,对恩平凹陷珠海组的孔隙结构和成岩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储层物性特征的主控因素。珠海组储层物性受控于沉积相,与岩石的粒度明显相关。压实作用是引起孔喉变小的主要成岩作用,而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仅引起珠海组上部的孔隙度明显增加,对珠海组下部储层影响不大。根据成岩作用与孔隙度演化的关系,并结合埋藏史和地热史,建立了珠海组成岩序列与孔隙度演化模型。利用该模型,从沉积相与成岩相的叠加效应等角度对珠海组的物性特征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西湖凹陷油气成藏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湖凹陷区域研究新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构造发展史、排烃史、成藏期痕检资料、岩相组合等资料,重新认识西湖凹陷新生代盆地发展过程中圈闭(地层、构造)形成时间、烃源岩排烃时间、已发现油气藏成藏时间、多种疏导方式及形成时间以及对油气藏的破坏事件发生时间,推演西湖凹陷成藏史发展过程。结合新的油气成藏认识,提出今后工作方向的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歧口凹陷沙一段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歧口凹陷位于黄骅坳陷中北部。沙河街组一段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深度浅于2 200 m 时,溶蚀作用为改善储层物性起到关键作用。沙一段纵向上存在2 个次生孔隙发育带,深度分别在2 700~3 200 m 和3 500~4 200 m 处,孔隙度分布峰值分别在3 150 m 和3 650 m 处。根据镜质体反射率Ro 和粘土矿物混层比及古地温等数据,可将歧口凹陷沙一段的成岩阶段 划分为早成岩A 期、早成岩B 期、中成岩A1 亚期和中成岩A2 亚期,目前该段多处于中成岩阶段A1 到中成岩阶段A2 亚期。  相似文献   

16.
土库曼斯坦萨曼杰佩气田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露头剖面测量、岩心观察和室内薄片鉴定为依据,探讨了土库曼斯坦萨曼杰佩气田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规律,其中对储层起破坏作用的为胶结、压实-压溶、硅化、硬石膏化及天青石化和次生矿物的充填等,而对储层贡献最大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为白云岩化、重结晶、溶蚀和破裂等,形成了以生物体腔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晶间溶孔和溶裂缝等多种原生与次生孔隙组合的储层基本特征。通过再造成岩序列和恢复孔隙演化历史,可知该气田分别经历了以原生孔隙为主→剩余原生孔隙为主→剩余原生孔隙为主叠加次生孔隙→次生孔隙为主叠加原生孔隙的组合阶段。  相似文献   

17.
莱州湾凹陷东北次洼是渤海海域重要的油气富集区,通过对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储层物性数据进行分析,对垦利6-A构造深层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深部储层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等多种成岩作用,根据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演化分析等将该区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中成岩B期四个阶段,并对各期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陆东凹陷库伦塔拉洼陷下白垩统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法等分析测试手段,从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以及粘土矿物对储层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陆东凹陷库伦塔拉洼陷的储层微观特征研究,分析了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成岩作用以及影响储层流体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区内储集岩为低成熟度砂岩类,其孔隙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次生孔以及微孔隙,孔喉结构类型分为特细喉较均匀型、特细喉不均匀型、特细喉特不均匀型、徽细喉均匀型、微细喉较均匀型及微细喉不均匀型。储层成岩作用较强,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粘土矿物转化和溶解等5种成岩作用,前4种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均有损害,溶解作用对增强储层渗透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资料,深入研究了西湖凹陷X气藏花港组H3段储层岩石组分、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孔和溶蚀粒间孔,属中—低孔渗、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孔隙结构具有细小孔隙、细喉道、细歪度、孔喉分选差及连通性差等特征;储层孔喉类型包括粗孔喉、中孔喉、中—细孔喉型以及细孔喉等4种类型;沉积、成岩及构造作用影响储层发育,沉积作用是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基础,成岩作用类型及其演化是决定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关键,构造作用是改善储层的途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储层分类评价及下步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白垩系清水河组具有十分优越的油气勘探前景,系统研究其成岩作用特征及孔隙演化过程,明确有利储层发育区,可以为后期油气精细勘探评价提供指导。基于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全岩X衍射、粒度、扫描电镜、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与流体包裹体分析,综合研究准南西段清水河组成岩特征及其孔隙演化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成岩相间的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差异。研究表明:(1)研究区清水河组储层以砂砾岩为主,岩屑含量高,平均占比65.97%,并以凝灰岩岩屑为主。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2%,平均渗透率为7.45×10-3 μm2,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型的致密储层,但局部仍有优质储层发育;(2)储层埋藏方式以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为特征,并可进一步划分出长期浅埋、构造抬升至近地表、正常深埋和快速深埋4个演化阶段。其中在长期浅埋、构造抬升至近地表、正常深埋阶段储层成岩演化处于早成岩A期,而快速深埋阶段储层处于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3)清水河组储层可划分出4种典型成岩相,即强压实相、钙质/铁泥质强胶结相、凝灰质充填—弱溶蚀相和弱压实—孔隙发育相,并以成岩相为约束建立准噶尔盆地南缘清水河组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弱压实—孔隙发育相为优质储层成岩相类型,其次为凝灰质充填—弱溶蚀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