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某高速公路沙塔隧道出口端滑坡治理工程的有关情况,在计算滑坡下滑力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对隧道出口端滑坡处理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紧急处置施工方案,为类似的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全乐 《四川建材》2014,(6):102-103
近年来,黄土滑坡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随着工程活动的加强,黄土滑坡成为近年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2012年在对麟游县一后侧山体滑坡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和滑坡特征测量后获得了详细的野外勘察资料。基于现场工作,初步分析了降雨、地下水、地震等导致滑坡机制,通过工程实例,归纳出有效地黄土滑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灵台县西塘湾滑坡的形态、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及地质构造等情况,分析了该滑坡形成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得出该滑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但应停止进行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治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蒲自俊 《山西建筑》2012,38(13):85-87
以蓥华镇安置区滑坡为例,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以及结合室内外的物理力学试验的基础上,首先对滑坡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进而分析滑坡的特征、类型及形成因素,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若干种防治方案并给出防治建议,以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5.
陈婷  李雪 《江西建材》2023,(1):99-100+103
文中以某滑坡为实例背景,在开展滑坡防治原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论证其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滑坡防治原则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动态变化原则、设计条件动态变化原则、信息化施作原则及实时养护原则,各个原则相互贯穿,是一个系统性整体,且基于防治原则条件下的实例论证结果显示,滑坡采取防治措施后,经三年正常运营,未见明显破坏,充分验证了防治思路及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典型碎石土堆积层滑坡黄莲树滑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降雨诱发滑坡滑动的形成机理,采用地学模拟软件GeoStudio中的SEEP/W模块和SLOPE/W模块建立相应的模型,根据诱发滑坡时的降雨量设置不同降雨工况,将瞬态孔隙水压力分布用于滑坡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中,从而确定不同工况下的滑坡稳定性系数,从稳定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滑坡对暴雨及大雨响应敏感,降雨强度及降雨量越大稳定性下降越明显。该滑坡的成灾机理及滑动过程为类似滑坡险情出现时的应急处置及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黄炳发 《安徽建筑》2012,19(1):151-152
针对山区挡土墙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滑坡,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周围地形及工程特点,提出了多种抗滑处理措施,以保证土坡、挡土墙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吴德运 《中华民居》2011,(11):190-191,188
滑坡地质灾害每年均会给社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滑坡的产生受多种引发因素影响往往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如何准确分析滑坡的稳定性是治理滑坡的关键。本文是以一个滑坡实例评价滑坡稳定性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9.
毛峰  张桂涛 《土工基础》2019,(3):363-365
以某山区滑坡为例分析了引起该滑坡复活的主要因素,并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该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该滑坡复活变形的因素主要可分为内因及外因,其中内因主要包括场地的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等;外因主要包括降雨、沟渠的渗漏、建房加载等。该滑坡在不利的环境地质条件下,受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的影响,再次形成滑坡。降雨对该滑坡的稳定性影响显得尤为显著,故该滑坡治理设计时应加强排水工程的布置,以减轻降雨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可为相似滑坡的治理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吴彬  姜安龙  舒勇 《山西建筑》2014,(12):72-73
对南昌昌北地区某滑坡体进行分析,总结了发生滑坡的原因,借助于有限元软件,通过反演算法确定滑动面土层参数,然后根据传递系数法,对滑坡推力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黄土塬地区非饱和黄土增湿变形特性及其与结构性的关系,选取庆阳市西峰区某建筑场地土样,对其进行了不同含水率下的黄土固结试验研究,讨论了湿陷系数与压力、初始含水率及初始结构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浸水压力作用下,湿陷系数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基本呈现递减趋势;高压力处增湿湿陷性强,低压力处增湿湿陷性弱;黄土结构强度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呈降低趋势,且在含水率增大初期,黄土结构强度降低速率较大,后期速率减缓;黄土湿陷前后土体的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成了较稳定的次生结构。  相似文献   

12.
由于长期农业灌溉,在甘肃黑方台地区的黄土塬边发生了严重的滑坡灾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取黑方台黄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测试了该地区黄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该地区黄土的水力特性。一方面,通过在现场开展双环注水试验,测得了不同位置的渗透系数,另一方面,利用原状土样,开展了增减湿循环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测试。将实验室测得的原状黄土土水特征曲线离散点,利用MATLAB实现了参数拟合。结合黄土的微观结构特性,对黄土的渗透系数和土水特征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结果表明,虽然该黄土具有粉土的颗粒级配,但是其结构特性使其表现出较高的渗透系数和较低的进气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黄土地区某一高速公路出现的高填方路堤滑坡进行了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滑坡的发育特征、滑坡形成的机理及综合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黄土下卧层的不均匀湿陷性沉降是该路堤高边坡产生滑坡的根本原因;因填土的弱膨胀性产生的龟状裂缝、靠山体一侧砂岩发育的基岩裂隙的存在,形成了地下水向黄土层汇集的客观条件;边坡首先在靠近临空面一侧填土产生不均匀性沉降,最终牵引边坡靠山一侧产生整体滑移,边坡滑移具备牵引式滑坡的特征;结合不同路段路基边坡的地形条件,综合采用了反压填土、抗滑桩及抗滑挡墙的支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光 《中外建筑》2012,(5):50-52
以豫西为代表的地坑窑居是我国的一种特殊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该文以豫西塬上民居为例,从院落民居的特征、建造技术、利用地方材料等方面的探讨,对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传统民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山西省朔州地区为例,根据黄土高原农村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条件,围绕可持续建筑的维度和内涵,探讨了针对黄土高原农村地区的低成本可持续住宅建筑技术和市场推广措施.开发低成本、低内含能的当地绿色建材,运用推广适宜的室内微环境绿色设计、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适宜的节水技术和废水处理技术、低成本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回收技术、增长性住房设计.本地传统建筑改良是低成本绿色建筑的主要内容.社区自建是可持续建筑在低收入农村市场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赵玲  葛科  刘恩龙 《建筑科学》2011,27(3):69-73
为了探讨黄土的流变特性,对西安地区的原状黄土进行了三组室内流变特性试验,第1组四个试样进行的是分别加载蠕变试验,第2组二个试样进行的是分级加载试验,第3组二个试样进行的是加载-卸载-再加载蠕变试验.试验发现:(1)在侧限状态下,黄土蠕变过程中的变形由瞬时弹性变形、瞬时塑性变形、粘性变形和粘性流动变形组成;(2)黄土试样...  相似文献   

17.
对延安-延川(陕晋界)高速公路黄土隧道原状黄土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除液性指数外,黄土围岩物性参数的变异系数均小于力学参数;可将9个物性指标根据其相关系数和因子分析结果分为3组,并根据它们与土的强度指标的关系,选取天然含水量、干密度和塑性指数作为黄土隧道围岩分级指标;深埋饱和原状Q2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在低围压下为应变软化型,高围压下表现为应变硬化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为小应变脆性破坏,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土样直接发生脆性破坏,丧失承载能力;另一种是先发生局部脆性破坏,仍保留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8.
滑坡是黄土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本文以临吉高速光华互通A匝道黄土滑坡为例,分析了黄土滑坡的成因,探讨了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并剖析每种方案的利弊,选取了以抗滑桩为主要支挡结构的滑坡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这一方案的施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黄土塬地区村镇集蓄雨水的水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黄土塬地区不同集雨水源地--庭院土地面、砖地面、瓦屋面、水泥地面的降雨径流水质及主要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适合雨水收集利用的集雨水源地类型.结果表明:在径流初期,集雨水源地的降雨径流污染均较严重,污染物浓度较高;随降雨历时的延长,各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降雨径流的主要水质指标具有相关性;瓦屋面、砖地面、水泥地面的降雨径流水质较土地面的好,可作为集雨水源地;弃去前期径流雨水,集蓄雨水可满足雨水饮用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素黄土、石灰土、石灰与粉煤灰(二灰)黄土、水泥土的渗透性。共选取了10组土测定其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3∶7配比的水泥土可以作为防渗土料,3∶7配比的石灰土可作为短期防渗隔水土料,二灰土不能担当此任;同时,发现各种改良土在养护至21d左右渗透系数有增大现象,这一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