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两种大米为原料,采用电磁加热蒸煮米饭,研究电磁加热模式对米饭营养成分、质构特性、淀粉和蛋白质消化性的影响,为电磁烹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热源种类、电磁烹制模式和大米品种对米饭的感官品质和营养特性具有较大影响。电磁烹制模式综合感官品质较电热模式优良,具有口感黏柔、滋味淡雅,黏弹性好,淀粉、蛋白质消化性好等特点。低强度的米饭IH烹制模式有利于米饭淀粉、蛋白质的降解,使米饭的香气、口感较优,水溶性蛋白、淀粉含量较高,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率较好。三江大米制作的米饭硬度和黏附性较星2号米大,星2号米的IH烹制模式间的品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电磁加热方式对米饭营养成分、质构特性、淀粉和蛋白质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源种类、电磁烹制模式和大米品种对米饭的感官品质和营养特性具有较大影响。电磁烹制模式综合感官品质较电热模式优良,具有口感黏柔、滋味淡雅,黏弹性好,淀粉、蛋白质消化性好等特点。低强度的米饭电磁(IH)烹制模式有利于米饭淀粉、蛋白质的降解,使米饭的香气、口感较优,水溶性蛋白、淀粉含量较高,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率较好。三江大米制作的米饭较星2号米的硬度和黏附性大,星2号米的IH烹制模式间的品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蒸煮工艺对米饭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四种蒸煮工艺蒸煮米饭,研究不同的蒸煮工艺对米饭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影响,确定基于蛋白类营养的最佳蒸煮工艺,为米饭的蛋白类物质的营养评价及新型烹饪工具的开发提供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蒸煮工艺对米饭粗蛋白含量影响不大,对水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大米蒸煮后水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采用较长时间低温(50~60℃,20~30 min)处理并以较高温度(110~12℃)蒸煮的工艺制作的米饭的水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考察蒸煮方式及回生处理对方便米饭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实验利用不同蒸煮条件及回生时间处理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高直链淀粉含量的不同品种大米,制备得到具有不同性质的方便米饭,并研究了方便米饭快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的含量差异及其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相对于电饭锅蒸煮,采用常规方式蒸煮,即控制米水比为1∶1,86℃蒸煮28 min制备的方便米饭RDS含量得到极大的降低,SDS含量明显的升高(P0.05)。回生处理可以显著的降低方便米饭RDS含量。与此同时,实验发现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的米饭含有较低的RDS含量、较高的SDS和RS含量,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的米饭则含有较低的SDS和较高的RS含量。通过控制蒸煮和回生条件,可以得到淀粉消化率低的方便米饭,对肥胖及高血糖人群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对微波加热的海鲈鱼鱼片消化特性和蛋白质氧化的影响。通过模拟胃肠消化过程,测定了消化率、粒径、羰基、游离巯基、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和观察了消化产物的形态。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海鲈鱼鱼片在肠中反应40 min其消化基本完成,蛋白质消化率为75.23%。EGCG处理的海鲈鱼鱼片消化时间延长,而对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肠道消化120 min后,蛋白质消化率达72.13%~76.16%。胃部消化期间的羰基含量显著高于肠道,EGCG显著降低胃和肠道中的羰基,在肠中消化40 min后,相对对照,羰基含量降低20.76%~30.58%; 延缓游离巯基含量的降低,降低蛋白质的氧化水平。EGCG处理组消化产物的粒径呈浓度依赖型递减,且其微观形态聚集减少,使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焖制时间对米饭食用品质的影响,以不同焖制时间(0、10、20、30、40 min)的米饭为研究对象,测定米饭的质构、色差、热值、淀粉含量、微观结构以及感官品质,同时结合体外消化试验,对米饭的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xpected glycemic index,eGI)以及蛋白质消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焖制时间对米饭的食用品质有明显影响。当焖制时间过短或过长时,米饭的口感较硬、白度下降且水分含量较低,对米饭的感官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焖制时间的延长,米饭在消化过程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步增加,米饭的eGI值随之提高。当焖制时间为20 min时,米饭表面多孔,软硬适中,色泽观感最佳,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所提高,淀粉、蛋白质消化特性较好,米饭的感官评分最高,食用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三江大米(粳型)和星2号米(籼型)为原料,采用DSC、动态流变模拟米饭烹制过程,设置不同的烹制强度探究大米在烹制过程中的相态转变、热力学特性和米饭淀粉、蛋白质的消化性。结果表明,低强度的浸泡条件使米饭黏弹性较低,淀粉易于糊化,具有较高的淀粉和蛋白质消化率。高强度的烹制模式会提高米饭的黏弹质地和糊化程度,淀粉和蛋白质消化率较低。三江米饭的黏弹性与消化性之间存在负相关,星2号米饭的黏弹性与消化性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同一烹制强度下,三江米饭的弹性大于星2号米饭,淀粉和蛋白质消化率小于星2号米饭。  相似文献   

8.
张亭亭  邢贝贝  赵强  熊华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1):158-165
为探讨婴幼儿米粉基料干法制造过程中挤压膨化处理对米粉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不同品种大米经挤压膨化得到米粉的理化和消化特性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挤压膨化条件下,不同大米之间淀粉组成差异明显,导致膨化度、吸水指数和水溶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处理后由淀粉体外消化特性得出:早籼米中抗性淀粉含量最高,接近15%;糯米快速消化淀粉含量最低,小于75%。蛋白质消化特性结果显示,糯米制品的胃蛋白酶消化率和蛋白质总消化率均低于其它3种米粉,这可能是因糯米中蛋白质的结构和组成不同所致。研究结果为挤压膨化技术在米粉生产中的应用及对不同品种大米米粉的性能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醋浸、预炒及复合3 种前处理方式制作鸡汤,研究前处理方式对烹制前后鸡汤体系营养成分及蛋白质消化特性的影响,为鸡汤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数。结果表明,前处理可使生肉的水溶性蛋白显著增加,熟肉的水溶性糖有所增加。预炒处理可提高熟肉的蛋白质消化率,游离氨基酸、粗脂肪、灰分含量,提高汤汁中游离氨基酸、粗脂肪含量,促进汤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溶出。醋浸可提高汤汁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熟肉的蛋白质消化率。比较而言,预炒是一种较好的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选用我国广泛种植的13 种大米生产方便米饭,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方便米饭品质与大米主要化学成分及蒸煮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原料大米的化学成分与蒸煮特性对成品方便米饭品质影响明显,其中,大米化学成分与方便米饭的感官品质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用大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或脂肪含量的幂指数模型预测方便米饭的感官指标,可以达到极显著水平;大米蒸煮性质对方便米饭的品质也有较大的影响,胶稠度低、吸水率和碘蓝值较高的大米生产的方便米饭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铅污染大米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研究建立体外模拟消化/Caco-2细胞模型来测定大米中铅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模拟大米中铅的胃肠消化过程中,生米和熟米在胃消化阶段铅的生物利用率为61.34%~70.59%和39.69%~47.48%,肠消化阶段分别为24.39%~41.79%和13.57%~15.13%,经胃肠消化后籼米中铅的生物利用率均高于粳米,生米经胃、肠消化生物有效性程度均高于蒸煮后的大米。建立并利用成熟Caco-2细胞模型对大米中铅的生物有效性进行测定,使用四乙基铅与无机铅对大米加标,生米的生物有效性为3.32%和7.0%,熟米的生物有效性为2.65%和5.7%。体外模拟消化/Caco-2细胞模型是一种评价大米中铅生物有效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750 份籼稻样品的外观、加工、理化、蒸煮和食味品质进行了测试,并对各项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对食味计评分进行修正的米饭食味评价模型Y=-0.187 60X1-1.322 7X2+0.122 52X3+7.545 8 X4-0.001 558 4X5+81.585(式中:Y为感官评分;X1为直链淀粉含量;X2为蛋白质含量;X3为食味计评分;X4为回生值;X5为黏度平均值)。综合考虑食味品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米饭用籼稻的综合指数模型Y=0.167 21X1+0.027 819X2+0.073 22X3-0.006 76X4-20.271 4(式中:Y为综合指数;X1为出糙率;X2为整精米率;X3为感官评分;X4为垩白度),并用层次分析粗粒化综合评价模型对该综合指数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这两个模型可以更科学、合理地评价米饭用籼稻的食味品质和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烹煮方式对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种市售大米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构仪、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及感官评价等检测和评价手段,对不同烹煮方式的米饭进行基本蒸煮品质、质构特性以及风味物质等食味品质的评价,并探究其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旨在探究不同大米品种(粳米和籼米),以及不同蒸煮工艺(高压烹煮、电饭锅烹煮、微波烹煮和电蒸锅烹煮)对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寻找一种能够综合评价米饭食味品质的方法,为米饭的制作及米饭食味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经高压烹煮后的米饭吸水率、膨胀率、碘蓝值均高于其他方式,且米饭硬度小,弹性和黏性较大,感官品质评价最优,而微波烹煮米饭食味品质最差。米饭膨胀率与感官评价中米饭的滋味和形态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硬度与口感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弹性与米饭形态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此外,米饭风味物质分析表明经高压烹煮和电饭锅烹煮的米饭,醛、醇、酮等主要的米饭风味物质含量和种类均高于其他烹煮方式,且因品种不同大米的香气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GFAAS)测定不同品种、不同加工精度大米及大米4 种蛋白质中的镉含量。选用镉含量较高的大米为实验原料,采用Osborne分级法提取大米中的4 种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以及超滤、离子交换色谱从镉含量较高的大米蛋白中分离纯化出均一纯度的大米镉结合蛋白(rice Cd-binding protein,RCBP),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鉴定RCBP的纯度及测定分子质量。结果表明:籼米中镉含量高于糯米及粳米;随着加工精度的增加,同种大米中的镉含量依次降低。4 种大米蛋白中的镉含量分别为0.66、0.31、0.63、0.23 μg/g,清蛋白中镉含量最高。超滤分离大米清蛋白(rice albumin,RA)得到大米超滤清蛋白(rice ultrafiltration albumin,RUA),离子交换色谱纯化RUA得到目标镉结合蛋白(组分c),SDS-PAGE鉴定组分c为单一条带,分子质量为14 kD。  相似文献   

15.
结合超声波和外源酶对糙米进行预处理,利用中心组合试验模型,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酶质量浓度3 个因素为自变量,糙米预处理后处理液中总糖含量、糙米发芽率、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γ-amiobutyric acid,GABA)含量为响应值,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并对数据进行拟合和相关性分析。同时研究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对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总酚含量、内源淀粉酶活力以及发芽糙米糊化黏度、蒸煮后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酶预处理的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糙米发芽率和GABA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超声温度31.21 ℃、超声时间0.71 h、酶质量浓度0.28 g/L时,发芽率最高预测值为91.98%;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超声温度35.65 ℃、超声时间0.5 h、酶质量浓度0.22 g/L时,GABA含量最高预测值为38.25 mg/100 g。从发芽糙米的理化特性来看,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有利于GABA的富集,但不利于总酚的积累。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内源淀粉酶的活力,相应地降低发芽糙米粉的糊化黏度以及发芽糙米蒸煮后的硬度。  相似文献   

16.
Limited research exists on how different oil types and time of addition affect starch digestibility of rice.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starch digestibility of white and red rice prepared with 2 oil types: vegetable oil (unsaturated fat) and ghee (clarified butter, saturated fat) added at 3 different time points during the cooking process (“before”: frying raw rice in oil before boiling, “during”: adding oil during boiling, and “after”: stir‐frying cooked rice in oil). Red rice produced a slower digestion rate than white rice. White rice digestibility was not affected by oil type, but was affected by addition time of oil. Adding oil “after” (stir‐frying) to white or red rice resulted in higher slowly digestible starch. Red rice cooked using ghee showed the lowest amount of glucose release during in vitro digestion. The addition of ghee “during” (that is boiling with ghee) or “before” (that is frying rice raw with ghee then boiling) cooking showed potential for attenuating the postprandial glycemic response and increasing resistant starch content.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to show healthier ways of preparing rice. White rice with oil added “after” (stir‐fried) may provide a source of sustained glucose and stabilize blood glucose levels. Boiling red rice with ghee or cooking red rice with ghee pilaf‐style may provide beneficial effects on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and improve colonic health. The encouraging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justify extending it to an in vivo investigation to conclusively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ime of addition of fat when rice is cooked on blood glucose homeostasis.  相似文献   

17.
赵云霞  熊柳  孙庆杰 《食品科学》2012,33(11):237-240
研究自然发酵不同时间对4个品种糯米安徽籼糯、泰国粳糯、鱼台粳糯和鱼台籼糯)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4种糯米浸泡液固形物含量增加,发酵96h后,固形物含量由0.0067~0.0102g/mL增加至0.0247~0.0352g/mL;pH值由6~7降至3~4;自然发酵使4种糯米的黏度均显著的增加,在发酵96h后,的峰值黏度分别由231.46、123.04、205.00、222.88RVU升高至290.00、201.54、224.71、283.50RVU,自然发酵具有提高糯米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籼米碎米和金针菇菌根为原料,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同步提取混溶蛋白工艺条件,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和体外消化实验对其进行营养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同步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籼米碎米和金针菇菌根原料比9∶2(g/g)、超声提取功率500 W、提取温度50 ℃、碱提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25 min,提取率为(69.30±1.30)%。获得的蛋白纯度达到(80.07±0.63)%,混溶蛋白的色差值为50.31±0.48,其赖氨酸含量提高,16 种氨基酸得到互补,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9.70,高于2 种原料蛋白,体外消化率为(89.40±0.90)%。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是一种可以改善籼米和金针菇蛋白营养组成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芭蕉芋淀粉对米粉理化性质及粉丝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芭蕉芋淀粉和籼米粉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并制作粉丝,以复配粉的溶胀性质、热特性、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为理化性质测定指标,以粉丝的质构特性、蒸煮性质、感官品质为其质量评价指标,考察了芭蕉芋淀粉对米粉理化性质和粉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芭蕉芋淀粉添加量的增加,复配粉的直链淀粉含量、膨润力、峰值黏度、最低黏度、降落值、糊化焓、回生焓、回生度、弹性模量、黏性模量增加,而溶解度、最终黏度、回升值、糊化温度逐渐降低;米粉丝的硬度、弹性、黏附性、咀嚼性随芭蕉芋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与纯籼米粉粉丝相比,复配粉米粉丝的筋道感和柔韧度增强,其光滑度却下降。综合考虑,添加2%~5%芭蕉芋淀粉的米粉丝品质最佳,具有很好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