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的工艺条件及灵芝孢子油中挥发性物质组成,为灵芝孢子油鉴别、质量控 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以灵芝孢子油脂得率和三萜类化合物得率为考察指 标优化工艺参数;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灵芝孢子油中的挥发性物质组成。获得最佳萃取分离条 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 ℃、分离釜Ⅰ压力8 MPa、分离釜Ⅰ温度56 ℃。在此条件下灵芝孢子油脂得率 29.45%、三萜类化合物得率38.14 g/kg。灵芝孢子油中共分离鉴定65 种挥发性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3.87%,以 烃类、醇类、醛类、酯类成分为主。灵芝孢子油中主要气味物质为醇类、萜烯类、芳香烃和醛类,其中苯甲醇和苯 乙醇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16.35%、5.74%,初步判断为灵芝孢子油中特征性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试验,在CO2流量为35 kg/h的条件下,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的最佳条件:萃取压力为28 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5 h;在此条件下萃取的孢子油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达28.35%.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菌草灵芝孢子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破壁灵芝孢子,在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5h,C02流量为35kg/h下,将所得的孢子油,经GC/MS定性和定量分析,共检出14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亚油酸和油酸占55.61%,不饱和脂肪酸占61.15%。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破壁灵芝孢子,萃取条件22MPa,40℃,将所得的孢子油,经GC/MS定性和定量分析,共检出18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亚油酸和油酸占62.45%,不饱和脂肪酸占68.42%。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工艺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的工艺条件进行响应曲面法优化探讨。结果表明:以灵芝孢子油得率为响应指标,拟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曲线,分析得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得率有显著性影响,确定优化的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9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3.5 h,CO2流量20 L/h。在优化条件下灵芝孢子油萃取得率可达26.13%。  相似文献   

6.
以蒜油挥发性成分的总峰面积及总峰面积与峰数的比值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萃取头、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及解吸时间对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条件:85μmPA萃取头、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35min、解吸时间3min,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技术有效地吸附了蒜油中的挥发性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共确定27种成分,并且不需溶剂,分析简单、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7.
以蒜油挥发性成分的总峰面积及总峰面积与峰数的比值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萃取头、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及解吸时间对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条件:85μmPA萃取头、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35min、解吸时间3min,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技术有效地吸附了蒜油中的挥发性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共确定27种成分,并且不需溶剂,分析简单、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8.
陶宁萍  王赛赛  陈必文 《食品科学》2010,31(18):365-369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MD)将超临界CO2(SFE)萃取的蒜油进行纯化,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蒜油中的挥发性成分,确定最佳工艺:进样速度1 滴/s,蒸馏温度60℃,刮膜转速250r/min。纯化的蒜油挥发性成分仅有4 种,二烯丙基二硫醚和二烯丙基三硫醚、2- 乙烯基-1,3- 二硫杂-4- 环己烯和3- 乙烯基-1,2- 二硫杂-5- 环己烯;与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新鲜蒜油(F-GO)比较,SFE 法是一种理想的制取蒜油的方法;蒜油放置30d(S-GO)后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导致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压超临界CO2 萃取茶籽油、核桃油及灵芝孢子油萃取效率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与常规萃取压力进行对比。方法:在萃取温度40oC、分离压力11MPa、分离温度50 oC的萃取条件下,对比分析65 MPa、50 MPa和35 MPa的萃取压力条件对三种功能性油脂萃取效率的影响。通过GC-MS、HPLC法及相关理化指标测定,研究高压等不同萃取压力对三种油的脂肪酸组成、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等质量的影响。结果:萃取压力对三种油脂的萃取效率有明显的差异,萃取压力越高,收率相应升高,油脂萃取效率也越高;高压等不同萃取压力对油脂脂肪酸组成几乎没有影响,但能显著提高角鲨烯等活性成分的萃取;从理化指标上看,高压萃取条件有助于降低食用油的酸值,提高油脂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提取兔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共检测出风味化合物47种,其中烃类最多,有17种,其次是醛类14种和醇类6种,另外有酯类5种,醚类2种,酸类1种,酮类1种,杂环类1种。HS-SPME法和SDE法分别鉴定出23种和26种挥发性组分,比较两种提取方法可知,SDE法能萃取到更多的挥发性化合物,适合对高沸点,低挥发性物质的分离;HS-SPME法快速简便、更接近真实挥发风味,适合易挥发性化合物的检出。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提取兔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共检测出风味化合物47种,其中烃类最多,有17种,其次是醛类14种和醇类6种,另外有酯类5种,醚类2种,酸类1种,酮类1种,杂环类1种。HS-SPME法和SDE法分别鉴定出23种和26种挥发性组分,比较两种提取方法可知,SDE法能萃取到更多的挥发性化合物,适合对高沸点,低挥发性物质的分离;HS-SPME法快速简便、更接近真实挥发风味,适合易挥发性化合物的检出。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丹桂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同时采用水蒸气蒸馏(SD)、同时蒸馏萃取(SDE)、超临界CO_2萃取(SFE-CO_2)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丹桂挥发油进行提取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SD和SDE方法提取得到的化合物种类较多,且主要化合物均为酮类和醇类及其氧化物,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分别为β-紫罗兰酮和植酮。SFE-CO_2和HS-SPME得到的化合物种类较少,但主要化合物明显,均为醇类及其氧化物,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分别为顺-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呋喃-2-甲醇和(E)-呋喃芳樟醇氧化物。此外,SD和SDE方法提取得到的丹桂挥发油颜色变化较大(浅黄),且香味失真。SFE-CO_2得到的挥发油颜色鲜艳(橙红),香味浓郁。因此,SFE-CO_2和HS-SPME更适于丹桂挥发油的提取或分析。  相似文献   

13.
菠萝汁及其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菠萝挥发性风味成分十分复杂,除受产地、品种、成熟度等因素影响外,加工时的热处理及发酵过程对香气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文中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与气相、气-质联用色谱结合,分析海南产冬菠萝鲜汁香气成分以及加热、发酵对香气成分的影响和变化。为菠萝的加工、工艺的改进、产品质量控制等提供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14.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华中五味子果实的萃取工艺,探讨不同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条件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并结合GC-MS对超临界CO2萃取物所含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0 min,CO2流量30~35 L/h.挥发性成分以烃类为主,占60%以上,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衣兰烯,占10.21%,另外,还含有醇类、醛类、酸类和酯类等.  相似文献   

15.
玉米窝头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与油脂》2015,(8):42-4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玉米窝头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组成。检出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烃类、醛类、醇类、酮类、酸类、酯类和少量其他类物质。在检出的挥发性成分中壬醛、2,4–壬二烯醛、癸醛、香叶基丙酮和2–戊基呋喃相对含量较高,可能是玉米窝头风味的主要贡献物质。  相似文献   

16.
陈清婵  徐永霞  吴鹏  潘思轶 《食品科学》2009,30(20):327-33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豆豉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后共检测到9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烃类最多有40种,其次是酯类13种和醛类11种,另外醇类、酸类、酮类、酚类和杂环类分别有9、7、6、7、3种。SDE法和HS-SPME法分别鉴定出60种和43种风味组分,比较两种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可知,SDE法具有较高的萃取量,适合对高沸点、低挥发性的物质的分离;HS-SPME具有快速简便、不使用溶剂和样品检测非破坏性等优点,适合易挥发性化合物的检出。只有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对产品的挥发性物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杏果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以兰州大接杏等6种甘肃省种植的杏果为实验材料,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从供试的杏中鉴定108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酯类25种、萜烯及萜烯醇类16种、醛类14种、烃和芳香烃类14种、酮类13种、醇类12种、内酯类9种、酸类5种。其中未见报道的有2-甲基丙酸庚酯、丙酸香茅酯、乙酸香叶酯、γ-己内酯、δ-十一内酯、5-羟基-7-癸烯酸内酯和5-羟基-2,4-癸二烯酸内酯等多种风味成分。  相似文献   

18.
SPME萃取头对大菱鲆鱼肉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VB/CAR/PDMS、PDMS/DVB和CAR/PDMS3种萃取头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新鲜大菱鲆鱼肉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鉴定,确定最佳的萃取头。结果表明,3种萃取头固相微萃取法共检测出8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酮、醇、烯烃、烷烃和胺类化合物。使用DVB/CAR/PDMS、PDMS/DVB和CAR/PDMS萃取头分别检测出51、37和2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使用DVB/CAR/PDMS萃取头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总峰面积最大且种类最多。因此,DVB/CAR/PDMS萃取头较适合于大菱鲆鱼肉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灵芝孢子油制备工艺路线,考察了不同提取工艺影响,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研究分子蒸馏精制对灵芝孢子油质量的改善。结果表明,正己烷浸提与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所得灵芝孢子油提取率、三萜含量、酸价皆无显著差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中,前处理需进行制粒工艺,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50℃、压力28 MPa、时间3.5 h。此条件下小试灵芝孢子油得率为28.57%,中试得率为29.12%;经分子蒸馏后,灵芝孢子油的感观、酸价及塑化剂含量得到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20.
采用响应面法对醪糟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条件进行优化,以总峰面积为指标,分析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样品质量对醪糟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为时间52 min、萃取温度73℃、样品质量4.7 g,可为有效、快速优化醪糟的风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