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东濮凹陷文留区块浅层稠油储集层气测录井异常显示微弱,属于一种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的储集层,单纯采用常规气测录井方法难于进行有效解释评价。通过分析该区块油藏形成环境和烃类菌解及对储集层的影响,探讨该类稠油储集层的气测、常规地质、岩石热解和热解气相色谱录井的响应特征,以岩石热解录井产油率指数和原油轻重组分指数,判断中-重质油和稠油(Ⅰ型、Ⅱ型)原油性质的图板为基础,结合前人对该区块天然气、凝析油、轻质油的评价标准,建立了不同原油性质储集层录井综合划分标准,并针对稠油储集层的开发明确了相应的开采方式。实际应用表明,稠油储集层的识别效果较好,该标准的建立填补了该区块稠油储集层评价无据可依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北部玉北区块深层二叠系稠油储集层气测录井异常显示微弱,呈C_1相对含量低、C_2相对含量较低和重组分含量高的特征,岩石热解分析以S_1、S_2峰为主,属于一种特殊烃组分的储集层,采用常规气测或岩石热解单一录井方法建立的图板难以有效识别流体性质。在分析该区块10口井15层试油层不同流体性质储集层气测与岩石热解录井参数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应用气测与岩石热解各自常规图板类型统计分析,筛选出区分油层、差油层、干层明显的两个特征参数——C_1/C_3和P_g,建立了气测与岩石热解参数综合解释评价图板及标准,为该区块稠油储集层解释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回判应用解释评价符合率为86.7%,2015年新井应用解释评价符合率为87.5%。虽然该方法解释评价符合率较高,但有时会出现油层与干层重叠的特殊情况,可结合录井的荧光分析、岩心观察以及测井资料,综合确定解释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轻质油储集层常规气测录井过程中,由于油质轻烃类组分随钻井液返出井口后挥发逸散严重,所检测的钻井液中烃类组分含量失真,储集层解释评价难度大。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以相对能真实反映轻质油储集层烃类组分含量的岩屑或岩心样品为分析对象,可完成一般为C8—C37各个单体烃的检测和样品谱图分析,实现储集层产液性质的评价。通过对台北凹陷多个区块29口井不同轻质油储集层样品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特征评价参数(碳数范围、主峰碳、Pr/nC17、Ph/nC18、OEP)的统计,结合不同储集层谱图特征,对照试油结果,建立了适用于该凹陷不同轻质油储集层的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快速判断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羊三木油田深度开发及注水井网的不断完善,主要含油层系之一的馆陶组高粘度稠油储集层已经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油层含水达到60%以上,勘探过程中气测全烃显示异常活跃,烃组分参数不稳定,气测录井储集层解释评价难度大。针对储集层原油粘度大、油稠、含水率高的特点,分析了气测录井烃组分的两种基本特征,进而计算了不同烃组分特征条件下的相应派生参数。根据该油田馆陶组19口采油井生产数据和气测派生参数的统计分析,尝试应用派生参数——烃斜率与湿度比、峰基比与非烃含量进行交会图板分析,评价储集层的产出能力,分别建立烃组分齐全条件下的烃斜率与湿度比图板和烃组分不全条件下的峰基比与非烃含量图板,并据此建立评价标准,不但解决了该油田馆陶组储集层评价的难题,而且可直观反映储集层是否具有开发价值,为开发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经3口井的应用分析表明,储集层产出能力气测评价结果与生产数据吻合,解释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辽河盆地红星地区在沙三中亚段发育的不同期次的火成岩储集层,在近年来出现了高产油流井。但由于该套储集层岩性致密坚硬,裂缝发育不均,且油质较轻,现场气测录井资料很难区分油水层,对以往的试油井资料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出,该火成岩储集层的气测全烃值异常幅度与产能响应关系不明显,这给解释评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提高解释符合率,从气测录井的烃组分和派生参数特征分析入手,通过研究该地区沙三段火成岩储集层的气测全烃值、组分含量、含油性特征与油气产能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火成岩气测录井相关参数C_2/C_3及其与W_h和B_h关系的解释标准,并在H-15、H-11等6口井的验证中取得成功,解释符合率达85%以上。该解释标准对红星地区火成岩油气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支丽菊 《录井工程》2011,22(2):9-11
辽河油田外围盆地储集层原油性质大部分属于中质油或重质油,反映在气测组分上,稠油气测组分表现为以C1为主,C1相对含量大于90%,其余为C2和C3,C4很少或没有,加之其储集层具有低孔、低渗和低压的特点,使气测显示幅度偏低,单凭外围盆地组分数据很难区分油层和气层,辽河坳陷气测解释图板已经不能直接应用。为了提高气测解释符合率,针对外围盆地气测录井显示特征,研究了气测录井的显示规律,通过消除组分基值对气测解释的影响,修正了辽河坳陷气测解释图板,重新确定外围盆地的3H解释标准。由41口井380层实例验证,气测解释符合率由原来的80.6%提高到88.2%。  相似文献   

7.
孙岗区块是泌阳凹陷一个复杂含油区块,由于该区块不同断块储集层气测参数规律性不明显、气测全烃异常相对幅度与储集层流体性质相关性差、异常显示组分特点不同,导致储集层解释评价难度较大,传统的气测解释评价方法不能满足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在深入分析该区块不同断块储集层气测参数特点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适应不同断块气测异常识别标准,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能量系数的概念,利用其与气测参数建立了不同断块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图板。通过对该区块气测与钻时曲线形态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区块特点的气测曲线幅差形态解释方法。经新井钻探验证,其方法能够满足该区块解释评价的需要,在储集层解释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气测录井方面,高凝油与稀油、稠油具有不同的特征.通过对高凝油区块不同气测显示特征的研究,总结出不同储集层特性规律,建立了不同气测解释模式.研究表明,这些模式的初步建立,为今后气测录井在高凝油区块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在解释方面得出的认识,为完善气测解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研  黄亮  仲玉斌 《录井工程》2011,22(2):36-38
针对吉林探区伊通盆地储集层地质条件复杂、难以评价的问题,通过对该盆地储集层气测录井参数进行深入分析,筛选出适合储集层评价的气测优势参数,建立了适用于该盆地储集层评价的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甲烷与全烃法、甲烷与全烃峰基比法、气测全烃曲线形态法、气体比值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岩石热解地化分析中的含油气总量参数,分别建立了与气测全烃和甲烷对应评价图板。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了该盆地粗碎屑岩低显示和细碎屑岩高显示储集层油气评价的难题,提高了储集层录井评价水平,解释符合率由71%提高到85%以上,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其他盆地类似储集层的油气评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S区块是辽河油田新开发区块.邻井资料较少,构造及油气层不落实,增加了油气层解释评价的难度。为准确解释评价S区块储集层。将核磁共振、气相包谱与常规录井技术结合应用.从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及含油性等方面入手,对该区块完井资料进行研究.掌握了该区块储集层的特征,分析了该区块油水层的特征,并进一步对该区块进行评价,在落实油气显示及解释评价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该区块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及后期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发育,常规测井、录井难以识别而导致该类油层漏失,这是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难点之一,而地层束缚水含量高是引起该盆地油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多种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录井方法,分别为:利用全烃、重烃、湿度比、平衡比和C3/C1的曲线组合特征评价油层的气测录井方法,利用含油气总量与孔隙度交会图板确定地层的含油性、利用轻重烃比与含油气总量交会图板评价油层的岩石热解录井方法,利用总环烷烃含量、降解指数(nC7/MCYC6)、水溶指数(Bz/CYC6)、总环烷烃含量与降解指数交会图板和水溶指数与降解指数交会图板评价油层的轻烃录井方法,用t2谱图定性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和用M-交会图板对储集层含油性进行精确解释评价的核磁共振录井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这些录井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解释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其他地区低电阻率油层评价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褚万功 《石化技术》2020,(2):118-120
针对南堡凹陷地层特点阐述了气测录井、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储集岩热解地球化学录井、轻烃录井分析技术的原理以及解释评价方法,结合南堡凹陷地层已试油投产井的试油数据,建立了南堡凹陷地层的解释评价图版,利用该解释评价图版对该进行随钻解释评价,从而提高石油勘探钻井过程中录井现场解释评价的准确率,确保了预探井、钻井取心井、水平井等卡层的准确性,为甲方提供试油开发层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围绕如何提高气测解释符合率这一储集层评价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热门课题,引入趋势线数学模型的概念,试图通过探讨气测值间的关系,建立一种与地层压力趋势线原理相似的解释方法,用于储集层的含油气性评价。为此采用相关性最小与最大的烃组分的比值来代替起主导作用的组分作为横坐标,分别采用区域性指标烃湿度比、烃平衡比作为纵坐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克XX井区石炭系储集层流体性质划分图板,从而将油气水的气测特征进行有效划分。该方法用于准噶尔盆地克XX井区石炭系储集层含油性评价,气测解释符合率达85.7%,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化录井技术在低渗透油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资源丰富,但油藏类型以隐蔽岩性油藏为主,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利用常规录井资料和测井参数很难准确判别油层.现场试验表明,利用地化录井技术判别油层具有比较独特的优势.通过对环县-贺旗地区长6-长8段油层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地化录井参数结合物性参数进行综合判别,分别建立(S0 S1)/S2、孔隙度与热解烃总量的解释图板,尝试对低渗透油层进行解释,最终解释结论与试油资料进行对比,其效果明显,解释符合率达到72%以上,能够满足现场快速评价储集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宋明会 《录井工程》2021,32(1):80-85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三叠系长3储集层是长庆油田高产层之一,具有储集层埋深较浅、连续性差、非均质性强、油藏类型复杂、流体性质识别困难等特点.在收集整理录井、试油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各项气测录井参数与测试结论的相关性,深入分析参数响应特征,优选敏感参数,重新建立了适用于彭阳地区长3储集层的全烃Tg值法、气测组分特征法、...  相似文献   

16.
虽然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在酒东盆地储集层解释评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解释方法单一,仅依靠样品峰积分面积大小和谱图形态判别油水层,人为因素对解释评价结果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录井解释水平,通过对14口井32层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在阐述不同储集层基本谱图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单层多样和邻井同层系油样组分体积分数与碳数分布对比图,刨建了轻重比与样品峰积分面积交会图板,确定了以基本谱图与派生谱图相结合的定性解释和应用交会图板的定量评价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的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0%以上,为玉门油田酒东盆地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手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冯琦 《录井工程》2012,23(2):38-41,91
岩石热解录井技术已在多数油田重点探井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岩石热解录井分析参数地质意义研究,结合松辽盆地南部新区油气勘探特点,提出岩石热解录井应在钻井现场开展快速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烃源岩成熟度的工作,从而快速提高评价新区的勘探潜力,综合评价储集层及原油性质,有利于提升新区油气勘探信心,快速确定试油、试气及开采工艺技术方案。实际应用情况表明,岩石热解录井技术对加快新区油气勘探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塔里木盆地发现的凝析气藏(田)有40余个,分布范围几乎遍布全盆地的各个层系。其中以塔北隆起下第三系到三叠系最为集中。凝析气藏与正常干气藏、伴生气藏的成藏环境,烃类的组分、物理化学特征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凝析气藏重烃组分较干气藏相对要高,相对密度大,在测井响应中气显示不明显;其次,油气藏的储层条件也差别较大,既有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也有低孔低渗的劣质储层,给测井解释造成一定困难。针对塔里木盆地凝析气藏的这一特点,结合地质录井、油气分析等资料,提出了一套利用测井技术识别和评价凝析气藏的方法。经过实践证明,这是一套适于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层解释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凝析气藏进行储盖组合分析,以达到测井综合评价凝析气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塔巴庙区块气藏属于低压、低渗气藏,储集层物性差异大、含气级别高,但含气非均质性强,录井解释评价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综合判断储集层物性和含气性方面的研究,分别探讨了钻时与全烃、钻井液性能与全烃、钻井液粘度与全烃、气测显示与测井参数和烃组分与气显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其相关性及其在塔巴庙区块气层解释评价中的意义及作用。通过相关性研究,不但摸索出定性解释评价气层的方法,同时为今后深入研究录井相关参数关系,探索其内在规律,为实现准确解释评价储集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属于典型源储共生的非常规油气藏,储集岩与烃源岩共生,常规录井过程中对储集岩及烃源岩识别约束条件较多.地化录井作为录井技术的一种特殊手段,在储集岩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二叠系芦草沟组资料重新认识,利用完井试油结论进行验证,利用岩石热解色谱技术、岩石热解-气相色谱技术、三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