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石化2013年实施的勘探及储量管理办法要求今后的勘探工作必须走高效勘探之路。在系统分析胜利油区东部探区(胜利东部探区)2013年勘探成效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形势下必须加强新领域预探力度、勘探目标综合评价以及勘探开发一体化等措施。通过系统剖析胜利东部探区"十二五"中后期的勘探形势与勘探潜力,明确了勘探的方向并分别制定相应的勘探对策。成熟探区仍是胜利东部探区主要的增储领域,需加强精细勘探,解剖储量空白区,寻找优质规模储量;沙四段下亚段—孔店组、前古近系等层系与外围地区勘探及认识程度低,需要坚定信心,系统研究,积极预探,实现突破;非常规油气中的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应明确储层发育机制,形成相应的储层保护与改造技术,页岩油气需要攻关"甜点"评价核心参数判别标准,建立页岩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区。 相似文献
2.
华北探区勘探方向的浅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费宝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4):1-4
针对华北探区具体石油地质特征,提出了今后的勘探思路和五个勘探方向:隐蔽油气勘探、上第三系油气勘探、潜出油气藏勘探、上古生界油气勘探和中、上元古界油气勘探。建议老区挖潜保稳产,新区突破求发展;加强基础工作和人才培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整体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3.
应用PDsys3.5软件,根据区带评价技术规范及地质风险评价标准,选取合理的评价参数,对江汉油田西部探区7个山前带进行地质风险评价,并对其进行分类、排队。评价结果:米泉逆掩带、月亮山逆掩带、阿什里逆掩带、西疙瘩逆掩带等4个区带为Ⅰ类区带,柴杨断褶带、大河沿东南部、十三间房西北部等3个区带为Ⅱ类区带,其中米泉逆掩带、月亮山逆掩带和阿什里逆掩带地质把握系数均大于0.6,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4.
5.
6.
7.
杨继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7,16(2):1-5
本对大庆探区的大庆长垣、长垣西侧、长垣东侧,天然气及滨北和外围盆地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勘探前景,有利区带和勘探中应注意的问题。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可供勘探工作部署和技术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区勘探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李丕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9(1):9-12
简要回顾了胜利油区的勘探历程,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油区勘探现状;认为勘探优势与困难并存,油区仍有很大的勘探空间;根据油区潜力分布状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1.中原探区天然气资源分布 东濮凹陷已探明天然气按其成因分为下第三系裂解油成气及C—P煤系地层生成的煤成气。两个纯气藏(文23气田,户部寨气田)及白庙气田的气均为混有煤成气的混合型气藏,三个气田地质储量占已探明气层气储量一半以上。东濮凹陷已探明天然气中,绝大部分在3500m以上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钻分析、老井试油、加深钻探等措施对高升探区进行滚动勘探研究,以扩大该区的含油气面积,提高其储量动用程度.其结果,在牛心坨潜山、牛心坨油层、高升老区至东部陡坡带,滚动勘探获得了成功,深化了该区的勘探,并对下一步滚动勘探提出工作方向.实践证明,在勘探开发程度较高的老区,滚动勘探是行之有效的勘探方式,值得在类似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油气勘探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丕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4):472-478
胜利油田虽经近40年的勘探,但在勘探层系、勘探区域、油藏类型等方面仍存在不均衡,这是今后勘探的潜力所在。面对新形势,"十五"初期及时调整勘探思路,加快理论建设,加强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新突破、新进展。勘探理论方面主要体现在(1)陆相盆地成烃;(2)多样性潜山勘探;(3)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4)断坳转换期地层油气藏;(5)上第三系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方面主要体现为核心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及技术系列配套的进一步完善。经过3年的理论和技术攻关,取得较好的勘探成效,新发现了富台、江家店、阳信等3个油田,完成探明储量3.35×108t,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于葆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20(6):6-9
胜利油区东部探区已经全面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对勘探工作中应着力处理好的几个辩证关系作出了战略性的思考和探讨。结合胜利油区油气勘探工作实际,以哲学的思维系统对其科学实践规律进行总结,即应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处理好作为主体的地质研究人员与作为客体的被研究、被描述的地质体的关系;处理好已知与未知的关系,不应强调绝对概念,不应人为划出绝对的界限,勘探工作的认识规律同样遵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处理好技术进步与实践应用的关系,明确科研人员是决定性因素,与先进技术的良好结合及实践应用是处理好该关系的基本原则。对于这些关系的辩证思考,有利于抓住勘探提质增效的节点,为实现胜利油区东部探区勘探工作持续稳定、高质高效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姚风英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1):43-45
胜利油区经过近50a的勘探,在勘探开发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在回顾胜利油区低电阻率油气层勘探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低电阻率油气层勘探的实践思路及识别原则。实践思路包括:①从引起油气层电阻率降低的微观因素出发,研究各种类型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地质成因及分布规律;②在研究各类低电阻率油气层共性的基础上,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胜利油区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共性是储层具有相对弱的成藏动力,油气层含油饱和度相对较低。胜利油区多年的勘探实践证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原则为: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以地化、气测等录井资料为补充,以地区油气成藏和分布规律为支撑。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区水平井开发技术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刘显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9(4):45-47
回顾了胜利油区水平井开发的历程,总结了水平井开发的配套技术,从开发效果和效益分析方面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针对目前水平井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丁玉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21(3):66-69
胜利油区化学驱单元大多采用污水配注化学剂,配注污水水质对化学驱效果影响较大。在统计胜利油区化
学驱历年配注污水水质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质对聚合物溶液粘度、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驱配注污水矿化度和钙、镁离子质量浓度逐年升高,Fe2+质量浓度最高达6.6 mg/L,S2-质量浓度最高达5.5 mg/L。配注污水水质不达标会导致聚合物溶液粘度降低,钙离子质量浓度为300 mg/L就会导致聚合物溶液粘度下降50%,钙离子质量浓度达到400 mg/L,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张力升高一个数量级;当Fe2+质量浓度增大至1 mg/L时,聚合物溶液粘度保留率仅为55%;当S2-质量浓度为2 mg/L时,聚合物溶液粘度保留率仅为47.4%。对比2001—2011年胜利油区化学驱矿场应用聚合物溶液粘度与质量浓度发现,配注污水矿化度、钙、镁离子质量浓度逐年升高,水质不合格导致化学剂用量逐年增加。为了保证化学驱效果,必须通过改善配注污水水质减缓聚合物溶液粘度损失、增加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从而减少化学驱中化学剂用量,降低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