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竹原纤维织物风格的客观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KES-FB风格评价系统测定了竹原纤维织物在低负荷下的基本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织物的5项基本风格值,并与麻织物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竹原纤维织物平挺滑爽,但丰满性和柔顺性较差。通过对试样基本力学性能指标的主因子分析,得到表达竹原纤维织物风格的丰满厚重性、弹性伸长、硬挺度及滑爽度4个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精纺毛织物物理机械性能对其风格评价的影响,使用KES系统对织物的29项物理机械性能指标进行测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了降维处理,得到6个互相独立的主成分。对主成分的构成和内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Z1主要反映织物的织物硬挺感(含厚实感、轻重感)及弹性(突出纬向);Z2主要反映精纺毛织物的身骨(刚柔性)、活络(弹跳性),织物表面均匀平整度;Z3反映精纺毛织物弹性(突出经向);Z4反映精纺毛织物的蓬松、丰满风格;Z5主要反映精纺毛织物表面光滑程度及粗湿感;Z6主要反映精纺毛织物柔软风格。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证明了用客观评价方法预测人们对织物的主观感受的可行性,论证了表面纤维的形态对精纺毛织物触感的重要性。为了量化表面纤维的形态,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开发了一套测试分析外层纤维的技术,该技术还可以确定纤维的集合长度(lA)。通过计算织物厚度的平均偏差可以得到织物的表面几何粗糙度(SMD)。织物的主观评价由20人完成,根据参考试样定出9个分值尺度。在客观评价21块织物表面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织物柔软度和温暖感的判别函数,并用另一组10块织物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模型中引入表面纤维的形态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这一判别模型对柔软感和温暖感的正辩率分别是75%和80%。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在4种精纺毛型织物基础上,探讨了含有不同类型涤纶精纺毛型面料的基本风格.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中空涤纶对织物丰满度的提高比较明显,但涤纶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中空涤纶和常规涤纶对风格的影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针对涤/粘仿毛织物及精纺毛织物共15块织物,提出了3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即:主观分类方法、客观分类方法及主-客观分类方法,对这3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及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深入研究了不同分类方法时不同种类面料的织物风格差异,并且探讨了涤/粘仿毛织物与精纺毛织物在分类时的织物风格差异。在分类过程中,利用主-客观方法将所有织物分为4类和5类,并且将分为4类的织物风格与分为5类的织物风格进行比较,认为将识物分为4类比较合适,同时分析各个类别之间的面料风格差异及组织参数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分析当前我国精纺山羊绒面料的现状,其中原料成本因素是阻碍企业发展山羊绒精纺面料的主要因素之一,精纺面料的整体设计、纺织与后整理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也限制了山羊绒精纺面料的发展。同时,根据山羊绒精纺面料最终的手感和风格特征的基本要求,结合产品开发实际,提出了发展山羊绒精纺面料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纯山羊绒纺纱支数、山羊绒与其他纤维的混纺及其比例、纱线捻度与织物密度、织物的后整理工序与技术参数等。 相似文献
16.
将精纺毛织物“吊经”疵点分为单根连续性吊经、单根散布性吊经、双根散布性吊经3类,并分别分析了这几种“吊经”疵点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精纺毛织物起毛起球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起精纺毛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很多,文章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了毛织物起毛起球的原因,从纱线捻度、化纤与羊毛混纺比、织物密度、织物组织、后整理工艺等方面着手,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改善毛织物起毛起球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