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对煤矿乳化液泵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在AMESim软件中建立BRW80/35型乳化液泵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对柱塞位移与吸、排液阀的启闭特性,以及腔内压力与吸、排液阀启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虚拟仿真得出了BRW80/35型乳化液泵的流量特性曲线,进而得出泵的容积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PQ泵动态特性中存在流量阶跃慢、超调量大等问题,在分析了YL-56型PQ泵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AMESim仿真软件的PQ泵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并研究了PQ泵的静态与动态特性,以及调节阀弹簧刚度、变量弹簧刚度对流量阶跃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变量弹簧刚度能减小流量上升时间,加快响应速度,但会增加泵的内泄漏量;增加调节阀弹簧能够有效降低流量阶跃的超调量,减少振荡次数,但会增加泵输出流量的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3.
K3V系列变量泵控制机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K3V系列变量泵负流量控制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变量泵动态数学模型,在SIMULINK上对其进行仿真,并探讨了主要参数对响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负载敏感泵的动态特性分析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推导负载敏感泵的数学模型,建立直观的物理化AMESim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负载敏感阀的弹簧刚度、阀芯直径、开口形状及附加阻尼孔对负载敏感泵的动态响应起着重要作用,对理解、使用和设计负载敏感泵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数字型液压变压器(DHT)将多个二进制排量比的泵/马达流量单元组合在一起同步转动,通过高速开关阀组状态数字的控制,实现不同的变压比.介绍了DHT的结构原理,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学建模,对DHT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制造了样机,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DHT响应快,变压范围大,可以作为液压恒压网络系统中的二次调节元件驱动直...  相似文献   

6.
泵控缸速度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厂步进加热炉液压系统的改造工程,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泵控缸速度控制系统,建立了该泵控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精度较高,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较好地实现模型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建模理论和方法,对节流调速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数字仿真、动态特性分析及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无阀微泵的工作原理,对泵膜-流体耦合振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此状态下的非线性耦合振动方程,并采用伽辽金加权最小余量法得出方程的近似解。在此基础上讨论阻尼系数、驱动力及薄膜固有频率与薄膜振幅、相位差及无阀泵流量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在阻尼系数较小时,在一阶固有频率附近还存在振幅增大的现象,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流体对泵膜的阻力逐渐增大,振幅随着频率的增大迅速衰减,相位差也越来越快地靠近90°;驱动力一定的情况下,薄膜的固有频率越低,薄膜在低频段振动可以达到的振幅越大;对于流量而言,在低频段,流量很快就达到极大值,而且阻尼系数越大、泵膜固有频率越低、驱动力越大,流量越快到达极大值。  相似文献   

9.
程海林  姜伟 《润滑与密封》2004,(2):45-47,53
将伺服螺旋机构引入到静压传动系统中,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并利用MATLAB进行动态仿真.得出理想特性曲线,为这种方案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电液比例泵控马达系统数学模型,包括电液比例伺服机构,泵控马达机构和传感器。电液比例伺服机构主要由PWM放大器、电液比例控制阀和阀控液压缸组成,泵控马达机构主要由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对该闭式系统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试验验证。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都表明:排量比主要由电压信号控制,马达转速主要由泵转速和电压信号共同控制。正常工作时,外负载对系统几乎没有影响;当系统所受外负载力过大时,导致系统在恶劣工况下运行。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电液调速系统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方法对车用柴油机电液调速器油门执行器位置伺服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对电液调速系统进行仿真,表明了该控制方式控制效果优于一般PID控制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动态特性稳态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在对气缸活塞执行机构进行过约束分析的基础上,为机构的自调结构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调节阀气缸活塞执行机构的自调结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缸活塞执行机构是调节阈主要的驱动机构之一.由于该执行机构中存在过多的过约束,导致该机构安装困难及工作过程中零件的严重磨损.在对该机构进行过约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该机构的自调结构设计,并利用ADAMS软件对该机构及其自调机构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自调机构中不仅各运动副的受力明显减小且变化均匀,从而有效的减小了该执行机构的弹性振动及运动副的磨损;同时,运动副形位误差对机构性能影响的敏感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对运动副元素的精度要求,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动力稳定车整体性能中,旁承动态特性是其关键因素之一。在确定了旁承橡胶弹簧的本构参数下,建立了旁承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动态特性分析研究了其垂向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载荷和频率组合下,旁承橡胶弹簧常数及内部阻尼动态特性呈现非线性变化,为旁承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轿车空调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轿车车室内的温度舒适性,同时又降低能耗,根据轿车空调的功能结构并以热力学分析为基础,建立了轿车空调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的控制模型。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分别对夏季和冬季不同的车室外温度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自适应性强、温度波动小和稳态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数字伺服阀是未来伺服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数字伺服阀大多采用驱动机构直接驱动阀芯滑动的方式,驱动机构的动态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阀的性能,根据负载特性和实际应用对高动态的要求,在传统PI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前馈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控制算法理论模型等效、幅频和相频分析、程序算法设计及具体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前馈控制的引入有效的改善了数字阀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恒功率变量泵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变量泵的响应性和稳定性,该文以A11V系列变量柱塞泵为研究对象,建立并分析了变量柱塞泵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得出结论:要改善系统应主要增加一阶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基于AMESim搭建了变量泵主体及恒功率控制机构的物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利用AMESim批处理功能探讨了主要参数对响应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合理论及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结构优化方案,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阶跃负载下较原来系统调整时间缩小了41%,超调量由原来的46.1%降到3%,变量泵控制系统响应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得到准确的含间隙铰接机构的接触碰撞模型,在ADAMS中建立含间隙的曲柄滑块机构,以含间隙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副为对象分析其在考虑磨损情况下的动态特性。以接触一碰撞模型为基础,采用非线性等效弹簧阻尼模型,将用MATLAB处理过的数据和磨损函数嵌入到ADAMS模型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并将得到的动态特性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磨损对间隙运动副的速度、加速度、接触碰撞力和力矩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此种建模方法对建立准确的含间隙机构的模型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HSV型高速开关数字阀为研究对象,为掌握该阀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通过机理建模方法对该阀进行建模,并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该阀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该阀静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该阀开启/关闭响应时间、饱和区和死区大小、输出流量大小的因素,并在高速开关数字阀特性测试平台上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对仿真数据以及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了高速开关数字阀的静动态特性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反旋流对密封静力与动力特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加工无/有反旋流共4种密封结构,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研究反旋流对密封静力与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反旋流密封静力特性CFD模型,理论分析反旋流对密封间隙流体切向速度、周向压力分布以及泄漏特性的影响;设计搭建反旋流密封动力特性试验台,试验测试无/有反旋流密封的泄漏特性,应用不平衡同频激励法试验研究反旋流对密封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旋流可减小密封间隙流体的切向速度,进而降低密封间隙流体的周向压力差,且密封间隙流体周向压差随切向速度的减小而降低,这是反旋流抑制密封气流激振力的主要原因;密封的泄漏量随进出口压比的增加而增大,两者近似呈线性关系;与无反旋流密封相比,反旋流密封增加了密封的泄漏量,且随着进出口压比的增加,两者泄漏量差异增大;密封的动力特性系数的随密封进出口压比与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工况下,主刚度大于交叉刚度约一个数量级,主阻尼与交叉阻尼数量级相同,且主阻尼大于交叉阻尼;反旋流可有效降低密封的等效刚度,增加密封的等效阻尼,提高密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