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圈养式"课程,不再是教师一成不变地上演"教案剧",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静态的弹性预设的同时,更要追求课堂现场的有效生成.本文以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研究理念为依据,将初中英语课堂生成性教学分为错误生成型、创新生成型、质疑生成型、意外生成型、状态生成型五种情形并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教学预设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前的教学预想,是围绕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课前系统教学准备.教学生成是因课堂教学师生异常表现及其突发事件节外生枝,离开或者超越了原有的教学路线,使课堂教学另辟蹊径向前推进的教学状态.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课堂教学.为了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作用,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使其正确认识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相互关系,充分做好教学预设,正确处理教学生成,科学评价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理念之一.生成性教学是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教学行为和过程依据具体情境及其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和创造的教学,是基础教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生成性教学的内涵,指出了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的设计原则,探讨了基于生成性教学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策略,以期能改善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应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捕捉教育生成点,全面实施教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情,发挥教育机智,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相机而教.要想课堂上学生生成的资源"为学所用",就要努力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点.只要把课堂教学理解为学生生命的历程之一,充分发挥"人"这一因素的学习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就可以捕捉生成点.教学生成点可以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也可以在学生的学习需求中捕捉,形成教学生成点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而其中依据教学内容的适度拓展是捕捉教学动态生成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要是课堂充满魅力,就需要创设精彩的课堂.在教学设计时进行全方位的预设,在课堂教学中用心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鲜活的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资源的积极生成;有效利用好生成性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新课堂需要新设计.新的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教学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优化的体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树立"三维目标"的基本理念;按照目标设定、资源准备、教学流程等基本程序和策略方法进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与学过程的一种规划或实施步骤的一种预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特别是新课程开放性很强,倡导探究式学习,而尝试探究必然会生成更多的差错.面对这些错误,有经验的教师总能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让错误也成为一种教学资源.美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对教师而言,当课堂教学不再按照我们的预设展开时,要把握机会,顺势利导,及时捕捉错误信息,把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使课堂因错误的生成而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8.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捕捉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按照课程的预设目标,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期生成超出课堂预设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只有时刻关注课堂细节,方能彰显课堂魅力。教师不但要精心预设,而且还要侧重灵动生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主要阐述教师从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入手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求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给物理教学带来了盎然生机,"生本课堂"、"生态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但不论什么模式,"有效的课堂"是教师共同的追求.本文从"有效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的课堂;思维的课堂;互动的课堂;生成的课堂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打造精品课堂.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应当是一个富有个性且生动活泼的课堂.要建构这样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的精心预设,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那教师应如何精心预设,才能有效地促进课堂动态生成呢?下面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评价语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沟通师生感情,智慧、兴趣、态度的桥梁.然而目前教学中单一、模糊、单向等的评价语言却充斥于小学语文课堂,面对这样的现状,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课堂评价理念,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生成因素,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积极参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具有实施课堂调控的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集中反应,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问题性",即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美国学者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重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动态生成"(生成问题)又成为一股潮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供给他们亲自体验、思考的思维空间,唤起学生思维活力,引发学生主动"生成问题".本文着重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教学实例出发,谈谈如何引发学生生成问题,以实践新课程理念,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历史与社会课堂.  相似文献   

15.
鉴于目前阅读教学现状,就教师如何调动自身的学、识、情、才,努力改变低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习变成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也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笔者尝试着作一探讨.首先,针对费时低效的阅读教学,发现三大症结:一是教学空间的过分封闭;二是阅读兴趣的逐渐淡薄乃至丧失:三是阅读评价的系统缺失.接着,正本清源,更新教学理念,激发与保护学生追求知识的愿望,诱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再次,以执教古典诗歌<关睢>和朱自清<背影>以及汪曾祺的乡土风情散文<端午的鸭蛋>等文学作品为例,来诠释局部性调整和整体性调整这两种具体策略:局部性调整指腾出较短时段处理好预料之外的情况实现生成,然后迅速回到预设上去,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整体性调整指在课正要开始或中途产生生成的火花后,教师把整堂课或课堂余下的时间全部不按预设行进而是让给生成.行丈最后归结到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地涵养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新课程计划的实施,当下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解决"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这一非常突出的问题.让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有效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的策略则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具体操作方式.本文重点探讨的就是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问题.首先讨论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性;然后讨论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讨论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是的,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不都是教师可以预设的,但是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和善于激活课堂,就有可能把它们转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的亮点.  相似文献   

18.
有效教学是一个新名词.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衡量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根据在新课程实验中遇到的几点困惑"错估了学生的真实基础,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缺少了学生的有效合作".针对实际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9.
课改所倡导的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教师心灵,改变着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许多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但往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与教师的预设相距甚远,达不到培养能力、掌握知识的学习目标,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备好课,只有精心进行课堂预设,从这个角度讲,课堂预设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那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常规教学中的课堂预设与教学应具备哪些观念?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