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当今中国时代精神和共产党人的实践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层面对其内涵进行了质的规定。其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对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表现,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内涵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从礼制、人格、情感3个方面,阐述了“佩玉”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并由这一“佩玉”现象,挖掘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又光辉灿烂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3.
英汉"红色"之文化内涵差异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色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汉民族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使得人们在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上不尽相同,即使对同一颜色的理解和使用也有所不同。本文以“红色”为例,分析了它们在其对应的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差异。  相似文献   

4.
现实中的红色文化是一种政治现象,是反映和服务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文化.拟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从红色文化的内容、形式、特征等方面深入而系统地剖析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旅游产品及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文化及文化旅游产品内涵研究的基础上 ,对旅游产品开发所经历的 3个阶段及其特征作了分析 ,指出旅游产品就其开发方式来讲 ,必然要经历由对旅游资源“外延性开发”向“内涵性开发”的转变过程 ,而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对旅游产品中蕴涵的文化内涵的发掘深度上。最后对我国目前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开发具有我国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称谓语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称谓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属性、价值观念,并与人们所属的社会、民族心理、政治背景、伦理道德等密切相关。文章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差异及由此所反映出的两种文化内涵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从“好”字的原始义考究出发,探讨其引申义,即从人名到女子,再到抽象的美,进而分析“好”字的文化内涵,从文字发展的视角剖析母权社会的繁荣、父权势力的上升及社会秩序的建立和逐步规范的过程,解读人们审美观念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文化自身的情感因素”、“制度规范下,情感渗透的必要性”、“立人”目标对情感的规定性”、“校园文化建设呼唤情感介入和参与”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分析,论述了校园文化中情感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探索奥林匹克价值观内涵的前提下,研究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分析了后现代思想对奥林匹克运动膨胀的政治功利性、高难复杂技术和商业利润的追求的解构。笔者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要超越获胜观、参与观的局限,建立主体意识觉醒的奥林匹克个体观,通过竞争与合作达到和谐共赢的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和”、“齐”的哲学思辨与社会意识,并成为中华民族饮食生活独有的文化内涵。从古文字研究的角度探究“和”、“齐”二字的原初意义,既可揭示中国烹饪文化的民族个性,亦可正确把握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