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0)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快速推进,"互联网+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有很多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其中,微课的运用就很有价值。微课教学早已走进初中数学课堂,是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微课设计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威力"十足。微课在初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有:巧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善用微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借用微课,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利用微课,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微课教学是新时代教学的新鲜血液,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利用得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对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微课教学是一个不断开发、不断探索的过程,但不是所有的微课都适合教学。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41)
微课是在当前初中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微课课件短小精炼,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加强学生对于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也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因此在当前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模式,从趣味化教学和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展开微课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对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提出微课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综合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6)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当下新课标改革的主要目标,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的出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是课堂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初中数学为例,谈一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与创新研究,希望对初中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36)
随着教育深化改革的推进,更多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方式涌入课堂,"微课"就是目前广受推崇的教学方式之一,其无论是制作方式还是资源整合能力,都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实际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更具灵动性。基于此,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教学设计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9)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行业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改革更新,近年来应用于初中作文教学中微课教学比较广泛,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的微课教学是以短小、精简的微视频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本文主要对微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14)
微课发展至今,其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非主要、技能型课程教学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基础文化知识课程和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微课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微课及初中数学微课特点、分析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条件等内容的基础上,分别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例题教学和复习指导三个方面探讨了微课应用问题,并探索性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8)
微课技术推动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应用微课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打破教学时空限制、引领自主合作探究和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是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稳步提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8)
在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两者的融合,开创了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新途径。合理有效地运用微课,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刻理解微课含义与特点,从实际案例着手,开发问题探究型、思维训练型和能力提升型微课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全过程中应用微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物理学科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点科目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其中微课的出现为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和实用性,打破了物理教学对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因此在初中的物理课堂中如何使用微课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希望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能够广泛地应用微课。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步伐比较快,这也让教育行业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处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中,微课教学形式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微课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推翻,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的基础上,也让学生在微课形式下,拥有丰富的资源补充机会。微课教学和初中信息技术的结合,形成了探索化得到模式,在教学中运用展现出了十分新颖的意义。这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