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尚海龙 《电器》2016,(4):59
正2016年3月,借AWE2016平台,苏泊尔发布多款新品。其中,包括蒸汽球釜电饭煲、真磨醇浆机和大风量净化器。蒸汽球釜电饭煲机体的左上角有一个食品级的不锈钢蒸汽水杯,煮米饭之前在蒸汽水杯里装上水,当电饭煲开始启动时,蒸汽水杯快速加热沸腾产生高温蒸汽,  相似文献   

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热平衡热效率计算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热平衡计算及分析, 从工程实用的要求出发, 计算各主要设备的热效率和整个联合循环装置的热效率, 并分别进行评价, 分析影响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同时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功率分配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石磊 《发电设备》1991,(1):33-34
<正>1988年5月日本秋田火电站4号机组进行了改善机组热效率的试验。在出力400MW时,将蒸汽式空气预热器的加热蒸汽源从第4级抽汽转换为第5级抽汽,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本文介绍试验概况及成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应用于各类家电中的小型蒸汽发生器的高功耗、易结垢问题,在传统使用腔体型结构上进行了改进,加大换热面积,增强换热系数,使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减小能耗.该设计可以规避一般管道型加热方式易产生的水垢阻塞流道导致换热器失效的问题.对改进型蒸汽发生器进行了热力计算及数值模拟,比较了上部进与下部进水两种方式的传热及流动特性.根据模拟结果选用具有更好的传热及流动性能的上部进水方式对增加泡沫金属铜前后的蒸汽发生器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得到改进结构(增加金属泡沫)后蒸汽发生器的热效率可以高达98.92%,较改进前热效率约有5%的提升,改进效果明显.根据热力学原理分析,热效率的提升来自于漏热的减少和电热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陈德 《内蒙古电力技术》2006,24(5):35-36,48
结合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华准电)2台机组再热蒸汽温度调节方法的现状,对常用再热蒸汽温度调节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对机组热效率的影响及其利弊。  相似文献   

6.
李红兵  叶涛 《华中电力》2002,15(2):29-31
利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对老电厂进行改造,能够提高能源的综合使用率,降低能耗,并用效利用老电厂的现有设备,可以减少投资见效快。对利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对老电厂进行改造的主要方式和热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让汽轮机的部分抽汽,先经过3号高压加热器的外置蒸汽冷却器后,再进入3号高加内,利用此类加热装置,可提高机组的换热效率。蒸汽冷却器出口蒸汽温度的设定,对蒸汽冷却器及3号高压加热器的设计方案有很大的影响,选定合理的蒸汽出口温度,才能使蒸汽冷却器和高压加热器安全经济地运行。  相似文献   

8.
槽式太阳能直接产生蒸汽热发电系统火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对槽式太阳能直接产生蒸汽热发电系统进行传热和(火用)分析.以INDITEP项目为例,对该系统进行热平衡计算与(火用)用平衡计算,得到各部件与整个系统的热效率与(火用)效率,并得出集热器的煳效率低于其热效率,水/水蒸气的朗肯循环(火用)效率高于其热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一套蒸汽产量为1 t/h(制热功率为620 kW)的太阳能辅助吸收式热变换器(solar assisted absorption heat transformer,SAAHT)制蒸汽系统,探讨了太阳辐照强度、环境温度以及蒸汽凝水回收率对制热量和系统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太阳辐照强度由200 W/m2增加到1000W/m2时,系统热效率提高20.4个百分点,制热功率增加1090 kW;当环境温度由15℃升高到33℃时,系统热效率先由26.6%缓慢增大至27.8%,然后快速下降至9.27%,制热功率先由593.6kW 增大至619.5 kW ,然后下降至206.6kW。当蒸汽凝水由不回收变化到全回收,系统热效率提高2.75个百分点,制热功率增加61kW。研究提出不同太阳辐照强度、环境温度以及凝水回收率条件下系统最佳集热温度。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产汽成本为162元/t,其替代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时,投资回收期介于1.95年和6.70年之间,与燃煤锅炉相比,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CO2减排量突出。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小型燃气轮机相对具有较高的透平排气温度,而与之相匹配的底循环通常为单压或双压蒸汽动力系统,难以实现透平排气的高效、灵活热功转换。为提升该类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能系统高效灵活性,提出回热可调控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recuperative control,GTCC-RC),在全工况范围调节顶、底循环功比。以50MW级燃气轮机为例,以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为基准,设计GTCC-RC系统,并从?损失和热效率的角度进行全工况性能分析,提出系统的全工况最佳调控策略。案例研究表明:GTCC-RC提升了燃气轮机?效率。随着回热比例增加,燃料输入量减少。回热调控提升了案例联合循环系统的热效率和灵活性。与没有回热的基准系统相比,GTCC-RC系统调峰深度增加6.51%,联合循环热效率相对提升达6.47%。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热电公司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介绍,结合布莱登汽封工作原理、技术标准以及布莱登汽封在某热电公司某机组中的应用结果的详细分析,得出布莱登汽封对提高汽轮机的热经济性和增加汽轮机运行中的安全性都有非常好的效果,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通过汽封对汽轮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的分析,阐述了汽轮机汽封的重要性。在对各种汽封型式的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汽封型式选择的要点和基本原则。在对现有的汽封应用效果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目前较为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功率汽轮机配汽方式对轴系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网负荷的波动,使得大功率机组参与调峰运行成为必然。部分负荷工况汽轮机的调节配汽特性不仅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而且直接影响机组轴系的稳定性。该文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以某600 MW亚临界机组为对象,对机组部分负荷工况时轴系在气流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机组单阀切换为顺序阀运行时轴系稳定性恶化的机理,提出了机组配汽特性的优化方案,并在机组的运行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机组单阀切换为顺序阀运行时轴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庄国霖 《广东电力》2014,(11):31-35
采用汽轮机变工况热力计算,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某型号600 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高中压转子在调峰运行下的主蒸汽温度发生大幅波动时的温度场、应力场,并得到转子应力集中部位的载荷谱,然后对该工况进行转子疲劳寿命分析。提出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汽温控制的要点,建议该类型机组在启动或调峰过程中加强运行操作培训,提高自动控制系统调节品质,将蒸汽温度、调节级温度以及中压缸进汽温度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严格控制温度变化率。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在蒸汽蓄热器试验台上进行了不同工况的实验和理论分析,获得了放汽速率及其品质与充水系数之间的关系,为蒸汽蓄热器的设计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统一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为基础,根据多元扰动下的热力系统能效分析模型,得到再热蒸汽温度变化对机组热耗率修正的计算模型。并以某660 MW机组为例,计算得到了三阀全开工况下机组再热蒸汽温度对热耗的修正曲线,结果与厂家提供的热耗修正曲线相比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计算得到了此机组不同工况下再热蒸汽温度对热耗的修正曲线,得出负荷越低,再热蒸汽温度的变化对机组热耗率的影响越大,应密切监视低负荷时再热蒸汽温度的偏离。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华能玉环电厂1000MW机组正常运行时主汽调门处于35%左右开度的问题,分析了主汽调门不能全开的原因,以及此种现象对机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主汽调门在机组正常运行时不能处于全开位置的原因是机组逻辑中设定的主汽压力曲线与汽轮机实际性能不相匹配。文章分析了汽轮机主汽调门运行方式的改进的方案,供已投运的存在类似问题的机组和拟建机组做改进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近年来600 MW机组频繁参与调峰,汽轮机在部分负荷运行时节流损失较大。通过修改汽轮机阀门控制的逻辑组态,并对汽轮机的配汽方式以及定滑压曲线进行了优化,有效降低了汽轮机部分负荷运行时阀门的节流损失,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电站系统工程》2017,(2):42-45
某电厂1号汽轮发电机组在带大负荷后多次发生1、2号轴振超标现象,机组不能带满负荷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不同负荷、不同配汽方式、不同轴瓦载荷条件下振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不稳定振动是由机组汽流激振引起的。采取改变阀门开启顺序、调整阀门重叠度曲线、调整轴系载荷、减小轴瓦顶隙并在高中压过桥汽封及端部汽封位置增加止涡装置等措施后,不稳定振动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