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指出经典物理学回顾对物质的随机性运动的研究是不客观的, ,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这类运动形态,物质的包容性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属性。在物质包容过程中,随机运动现象是其基本的运动形式,对于这类运动只能借助统计理论,引入信息熵和物理熵概念,才能对其运动性质作出基本的,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可以说是20世纪的两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和对物质运动形式和内在规律的认识。在这以前所建立的物理学定律例如经典力学、电动力学以及热力学统计力学仅仅适用于一定的宏观运动条件。当涉及到微观系统时,只有借助于现代意义的量子物理学才能阐述清楚。现代社会的许多高科技产业也都是以量子物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然而,量子物理学的建立者却远没有相对论的创立者那样家喻户晓,原因是量子物理学的建立并非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很多人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通过应用结构主义的观点、模式法及物理学场论理论对绘画作品的分析,提出了绘画结构原理的基本框架。讨论了绘画形式的系统性、直观性和规范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到的力——洛仑兹力的公式F=qV×B,在—些物理学书中往往都是以实验定律的形式给出的.这样虽然是给出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但对电场与磁场,库仑定律与磁力定律之间内在的联系并不了解,对静止电荷引起的电场与运动电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理论和方法是近代科学技术形成和发展的先导。作者从美学的角度对物理学理论的科学美进行分析和评价。物理学的美体现在物理规律的对称、简洁、和谐、统一上。对美的追求和渴望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作者希望人们在走近物理学的同时能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狄拉克的电子理论及现代物理学关于真空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电子的内禀运动对真空的作用和影响,初步提示了德布罗意波及波粒二象性,静电场及库仓定律,磁场及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超导、超流和波动超导它们的最大共同特点是粒子在运动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即无阻输运。无阻输运是物理学上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超流、超导到新近发现的波动超导是无阻输运的物理现象,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物理学基本原理分别研究超流、超导的基本特征,提出区域等势是形成无阻输运的基础,并对波动超导特征提出相关理论推导,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这对进一步理解超流、超导的机制,对超流、超导和波动超导等无阻输运性质的物理现象的全面理解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平板夯在垂直方向的平移运动以及转动,针对两种运动形式三种运动状态加以分析,给出了获得不同运动形式的条件,并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超光速运动和狭义相对论的局限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实验和观测已发现了多种超光速现象,这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前沿.笔者对超光速理论作了简单的回顾,指出洛仑兹变换中的时间定义不是物理学的唯一时间定义,还可以用一种推广的Galilean变换(GGT)定义另一种物理学时间.当描述超光速粒子(快子)运动时,GGT的时间箭头总是正向的,不会出现时间倒演问题.GGT变换是洛仑兹变换的一种非标准形式,也是洛仑兹物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物理学家已普遍承认:真空不空.如果把真空称之为"以太场",这仅仅是一个术语问题.以太场具有复杂的量子特性,它与超光速运动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近年来各国对中微子质量平方作了精确测量,全球实验的平均结果为负值,由此可以推测中微子可能就是超光速粒子.介绍了中微子作为自旋为1/2的超光速粒子的一种Dirac型方程及其量子性质,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事实作出了新解释.  相似文献   

10.
力学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原始物理学的基础和开篇,和数学一样也是古老的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力学研究是从物质的宏观质点和刚体的机械运动开始的.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力学研究的对象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开始向越来越大的宇观世界发展,把它变为研究宇宙运动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通过次宏观的变形体力学、晶粒团微元体力学向着越来越小的物质世界进军,经过分子力学、原子、电子力学向着基本粒子层子(夸克子)单一体,直达最小物质单元体向体的微观力学世界,成为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和规律的有效工具.运动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的变化,从质点刚体在绝对时空中的宏观机械运动、次宏观的变形运动,到细观的晶体的错位换位,从分子热力学的运动,到电磁电动力学和基本粒子运动……  相似文献   

11.
以沉沙池物理模型试验资料为依据,探讨了沉沙池内悬移质含沙量及淤积物粒配的沿程变化规律,给出了淤积百分数与入口含沙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并利用超饱和输沙数学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弹簧耦合的椭圆摆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tlab研究了弹簧耦合的椭圆摆的运动。在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后,数值求解运动微分方程。着重对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作出不同初始值下摆锤和滑块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以及摆锤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必要的定性分析。为物理模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除实验、理论分析之外的极好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微分几何中学过几种直纹面拟合的方法,但利用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设计中却不大符合物体运动的实际效果。本从另一个角度,在实例中以物体运动的曲线作映射参照标准,构造多维空间中的拟合曲面,引入了设计直纹面一种新方法。在实例中比较真实地表现了物体运动的形式和状况。  相似文献   

14.
旋风分离器内颗粒轨迹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旋风分离器内的颗粒运动:对单相流场采用湍流各向异性的雷诺应力模型,对气、固两相流场采用相间耦合的随机轨道模型;通过描述颗粒的运动轨迹,揭示了颗粒在旋风分离器中运动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颗粒的运动轨迹比较复杂,且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尤其是小粒径颗粒,受气流湍动影响显著,即使是粒径、入射位置相同,其运动轨迹也各不相同,最终的位置也不同;小粒径颗粒更容易受二次涡流影响,从而降低分离器的效率;另外,还模拟出了上灰环、排气管短路流及排尘口返混等影响分离效率的几种现象,为进一步研究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机理理论及实验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用突变控制方法及其在潜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非线性动力学和突变理论,研究了高维系统建立具有理想特性突变的控制方法.引入冲失滤波器保证系统平衡点不变,并利用隐式判据、中心流形定理以及规范形法确定控制增益.以潜艇空间运动为例,阐述计算的全过程.该控制方法简便、快捷,可广泛应用到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黄河泥沙科学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沙问题是黄河难治的症结,本文系统回顾了黄河泥沙科学的新进展,其中包括水流泥沙运动、黄河水流挟沙力、高含沙水流运动、河床演变规律和减淤措施研究、泥沙数学模型、河工动庆模型试验研究等方面,并提出了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Verhulst模型模拟地表移动变形的时间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费尔哈斯模型的特点,把少量的原始数据作各种处理并基于关联空间、光滑离散函数等概念,建立灰微分方程模型来模拟地表移动的时间过程,求得地表移动的时间响应模型,用生物生长过程来模拟地表移动的时间过程,对预防开采沉陷,对减少地表构筑物的损害及保护地面设施,对减少开采沉陷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风沙两相流结构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已趋于成熟,主要集中在风沙物理运动本身和防风固沙工程方面,然而,将风沙运动现象及其对建筑结构物的作用效应相结合的研究还比较鲜见,继续开展风沙地区工程结构的抗风沙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工程意义。通过风沙风洞试验,模拟了实际沙漠地貌下的风场特征,重点通过风洞顶部落沙研究了类似沙尘暴环境下的沙浓度、风沙流速度廓线以及湍流强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通过控制相同风速、变化不同输沙率进行落沙,以此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风沙两相流耦合流场,并与净风工况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沙浓度梯度分布与落沙孔数量、控制风速以及高度均相关;风沙流场中沙颗粒的运动对风速剖面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对湍流强度却有增强作用;风场中沙质量浓度沿高度方向的分布特征直接影响了各高度处风速和湍流强度的大小,沙浓度越大的高度处对风速的削弱程度越显著,且对湍流强度的增强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岩层移动模拟研究中加载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岩层控制关键层理论,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及UDEC与FLAC数值模拟计算,对岩层移动模拟研究中将部分岩层省略,而代之以均布载荷作用在模型上部边界的作法所存在的问题及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简化为均布载荷的岩层中包含关键层时,将引起岩层载荷分布特征的改变,从而导致岩层破断距模拟结果的失真;只有主关键层上部的岩层可以简化为均布载荷,包含关键层时不能简化为均布载荷,其等值载荷与被省略岩体中关键层的位置及其破断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某移动焊接机器人为例,在刚柔混合建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利用Pro/E对移动焊接机器人进行整体造型;不仅将模型导入到仿真软件ADAMS环境,而且利用ADAMS/AutoFlex模块对机器人部分构件建立柔性体,同时通过ADAMS/View构建了机器人的刚柔多体动态仿真模型。仿真分析说明:该模型能够准确的反映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其分析也为末端机械手的动力学研究和移动焊接机器人物理样机的开发提供可靠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