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长10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内大量的岩心观察和录井、测井资料的查阅,对井资料进行了大量单井微相划分,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0油层组主要以浅湖和三角洲沉积为主;确定了较为详实的剥蚀线、湖岸线及深湖线,作出了沉积相平面图,表现了盆地内研究层位的沉积相在平面上呈环带展布的特征。由于砂体的发育情况完全受控于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因此沉积相的确定可为寻找有利区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巴喀油田西山窑组储层精细研究,裂缝是低孔特低渗性储集砂岩的主要渗流通道,裂缝的复杂分布特征严重影响了巴喀油田的开发效果,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大地构造主应力方向,选取了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相对较完整的井,分析了研究区内裂缝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以及裂缝发育所形成的重点表征特征。研究表明该区砂岩储层中的裂缝主要为挤压应力下形成的剪切裂缝,其倾角多大于30°,走向则主要为NWW向和NNE向,另外局部地区还有NW向和NE向两组次要裂缝发育。受现今地应力影响,NWW和NW向裂缝开度大,为主要的渗流方向。受岩性、构造部位、层厚和沉积微相等不同的影响,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发育特征差异很大。应根据裂缝的主渗流方向、砂体展布等特征来完善注采系统,进而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延长油田在鄂尔多斯盆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东部,东部油区是重要的产油区域,在这一区域中三叠统长6段储层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非均质性。本文从对鄂尔多斯盆地进行概述入手,通过相应研究方法对延长油田东部油区上三叠统长6段储层成岩非均质性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岩溶作用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储层品质主要的因素,论文在岩心及薄片观察基础上,结合成岩演化分析,划分岩溶期次,研究表明: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1+2)古岩溶储层分布范围广,岩溶古地貌变化多样,遭受了多期岩溶作用,不同期次岩溶作用强度不同,相互叠加改造,形成了大量的裂隙和溶蚀孔洞;古岩溶作用可划分为同生期岩溶、埋藏期岩溶及风化壳岩溶三期,表生岩溶作用发育区形成有利溶孔-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  相似文献   

5.
三塘湖盆地在海西运动晚期,燕山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均受到来自南北方向的强烈挤压,形成了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的构造格局,由此可划分三个一级构造单元。即东北逆冲推覆隆起带、盆地中央凹陷带和西南逆冲推覆带,本次研究区块主要位于盆地中央凹陷带的东北侧。自二叠纪以来该区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应力作用,其中以南北向应力为主,形成了工区的总体构造形态,以北西向断层为主,北东向断层为辅的断裂格局。本次研究采用FRS应力分析技术进行应力方向预测,并应用相干体及曲率体属性来预测裂缝发育区分布。  相似文献   

6.
子长油田肖家河区油藏属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低渗、特低渗岩性油气藏,主要含油层系是长4+5、长6。该区油井完井后,几乎无自然产能,实施人工压裂对储层进行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流。通过压裂资料及微地震监测情况对研究区压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油藏埋深较浅,地层平均破裂压力较低(26.88~33.12 MPa);加砂强度与产液量及油层厚度之间存在一定规律,在一定的油层厚度条件下,加砂强度和产液量大致呈正相关性,而在产液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油层厚度的增加,加砂强度逐渐变小;裂缝监测显示,本区人工裂缝方位以NE向为主,裂缝成因主要受天然裂缝和地层最大主应力共同控制。人工裂缝特征认识对油田后期注水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压汞分析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大东沟区延长组长8储层物性、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东沟区长8储集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渗透率和孔隙度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性;总的说,直罗油田大东沟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储集层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由于复杂的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的多样性,其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众说纷纭,方案也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一直以来对盆地结构的认识不统一、分类比较混乱,因此对盆地整体进行分析和评价较为困难.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川西坳陷沉积地层的分布特征,结合层序地层对比,精细分析确定上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与地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特低渗透油藏裂缝发育规模小,具多向性,单一方法研究准确性差,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岩芯古地磁测量、岩芯应力试验、和微地震监测等研究方法,对樊川区块长6储层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发育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发育高角度裂缝,展布方向为近EW向、NW向与NE向;压裂反映的应力方向74度,静态、注水反映的应力方向66°,微地震监测得到的人工裂缝方位主要有NE、NW两个方位,与露头、岩芯等方法得到的天然裂缝方位基本一致,人工裂缝不仅受天然裂缝的控制,也受到现代应力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鄂尔多斯属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存在对储层产能建设意义重大。根据鄂尔多斯延长组岩心、常规测井及电成像测井资料的分析,对单井的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取声波和电阻率作为裂缝敏感参数,结合R/S分析法来识别裂缝,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研究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烃源岩埋藏史的基础上,应用实测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与盆地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烃源岩演化程度较高,处于成熟~过熟阶段,实测Ro为0.84%~2.14%,通过拟合公式计算出烃源岩生油门限深度约为2119m。7口单井的模拟研究表明,川西地区南部平均古地温梯度较高,为36.5℃/km,北部偏低,为34℃/km,但受构造运动影响,南部烃源岩沉积厚度较薄,埋深浅,因此其成熟时期要晚于北部。  相似文献   

12.
吴起油田长8沉积相特征及其控油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起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岩石以细粒长石砂岩沉积为主。根据对研究区岩性、沉积结构与构造、垂向序列、测井曲线特征及沉积环境的成因标志综合分析,认为吴起油田长8主要为深湖相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砂体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2种微相类型。该区沉积微相对油水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并非唯一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延长组长7烃源岩埋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杨贝贝 《辽宁化工》2011,40(4):375-377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含油层段,长7广泛发育的湖泊相形成的油页岩为延长组主要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油母质具有较高的产烃率。根据不同学者,研究成果表明,三叠世晚期是鄂尔多斯盆地在大华北盆地收缩并开始转为内陆湖泊的一次重要沉降期。晚侏罗世发生的燕山中期构造运动引发的流体活动,导致长7段主力烃源岩开始生油,晚侏罗世末期地层抬升,使得烃源岩热演化进程终止,持续时间不长,所生成的油气十分有限。进入早白垩世,地层再次沉降,烃源岩进入生排烃期,生油作用持续时间长,埋藏深度大,长7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是本区最重要的一次生油过程。因此,由其形成的油藏应在早白垩世晚期及其以后。但是由于各个地区长7烃源岩的分布严格地受沉积环境和构造因素控制,埋藏状态不同,其热演化程度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4.
余家坪矿区是子长油田的主要产油区,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的地层划分情况、沉积环境与沉积相以及沉积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认为子长油田余家坪矿区地层平缓西倾,全区构造简单,未见有规模的断裂、褶皱出现。该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具有长1、长2+3、长4+5及长6油层组,在古气候及构造运动共同影响下,晚三叠世沉积演化经历了湖泊三角洲、曲流河、辫状河、曲流河道交织河的演化历程,形成了一套以河流沉积为主的沉积体系,包括混合载荷弯度河,富砂低弯度河,悬移载荷低弯度河。  相似文献   

15.
鲁超  滕劲松  郭亚斌 《辽宁化工》2009,38(12):885-888
通过分析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姬塬地区地震剖面上多期进积砂岩叠加的地震前积异常现象,从已知井的层序对比分析人手,通过地质建模及模型正演等方法建立地震解释模式,采用层序地层学的解释方法,利用二维沿沟弯线地震资料,对研究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4+5期砂体的成因以及湖盆的变迁进行了探索性预测研究,为后续研究该区各期湖盆的演化及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展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留北地区上第三系主要为河流相沉积,众所周知,在整个渤海湾盆地,河流相的储层预测是十分困难的。对于此类油藏的研究工作,除进行精细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沉积、储集层研究等地质工作外,还要充分利用当有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对该类油藏进行预测。利用地震属性的分析技术,是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工具,在该地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鸭子河构造上三叠统勘探主攻目的层须家河组是受河流影响的三角洲环境。本次研究以川鸭92井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响应特征划分出沉积微相,为下一步寻找有利储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平衡剖面法对下扬子盆地黄桥地区连井大剖面进行构造演化分析,将黄桥地区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印支运动前平稳隆降阶段:构造形态简单、平稳;②印支运动-燕山早、中期运动挤压推覆阶段:三叠纪末,本区遭受最强烈的构造运动,强烈的隆升、发育一系列推覆构造,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对冲构造特征。断层及地层褶皱量在18.3 km。③燕山晚期-喜山期拉张裂陷阶段:晚白垩-早第三纪时,下扬子地区应力场由原来的挤压转变为SE-NW向的拉张,表现为整体下降,广泛接受了上白垩统沉积,该阶段构造活动较强,致使先期逆冲断层发生构造反转,地层拉张量3.9km。拉张正滑大断层既控制着下第三系的沉积,又改造中古生界推覆冲褶构造,形成今日新面貌。致使黄桥地区构造形成由一系列的断垒和断鼻构造。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时沉积构造活动较弱,水动力作用比较强。不同沉积环境具有不同的水动力特点,各种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既控制着岩性、粒度、分选性、泥质含量的变化,同时也控制着岩石导电性、自然电位、自然放射性、声波传导特性等物理性质的变化,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层序序列以及岩性变化常常具有各种测井曲线形态,测井曲线正是岩石各种物理性质沿井孔深度变化的物理响应。  相似文献   

20.
张鹏  党海龙  曹玉珊  王涛  康胜松  赵鹏飞 《辽宁化工》2014,(10):1309-1311,1320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地区樊学油区延长组长8油层砂体为灰褐色细、细-中粒长石砂岩,粒度概率呈曲线两段式,还有部分呈三段式,砂体内发育水平层理。结合研究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单井相分析,认为长8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亚相,物源来源于北部或东北方向,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分流间湾等微相。测井曲线形态以箱型、钟型及其组合为主,反映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比较发育,砂体在剖面上呈一系列旋回多次叠置,剖面上呈上平下凸的透镜体,垂向上具有向上变粗的层序,表明研究区湖盆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构成进积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