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监测噻嗪酮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噻嗪酮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结果]噻嗪酮在柑橘全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6.17%~97.38%,变异系数为6.10%~9.07%;在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5.24%~105.46%,变异系数为3.30%~6.01%;在果皮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76%~93.64%,变异系数为5.12%~6.27%;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7.79%~104.3%,变异系数为2.45%~9.21%.噻嗪酮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以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湖南长沙、浙江杭州和贵州贵阳3地柑橘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65、7.64、8.40d,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3.75、9.97、10.18 d.[结论]在柑橘上使用25%噻嗪酮悬浮剂对水剂,按照推荐使用剂量为166.7~250.0 mg/L,施药2~3次的情况下,噻嗪酮在柑橘上的安全期可定为14 d.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了稻田水环境中吡虫啉的残留动态.[方法]田水样品采用二氯甲烷萃取,HPLC-UV测定不同田水样品中的吡虫啉残留量.[结果]田水中吡虫啉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9.69%~92.06%、标准偏差为3.01%~3.73%、变异系数为3.79%~4.46%,吡虫啉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9>g,在田水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 mg/L.在安徽的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碍水中降解半衰期为4.4 d.[结论]10%吡虫啉乳油在稻田使用后,在田水中降解较快.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运用凝胶色谱串联气相色谱质谱的方法测定土壤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效果.结果表明,快速的前处理方法结合在线GPC-GCMS真正体现了在土壤多组分农药残留分析中快速、简单、有效、可靠和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田间试验表明,在河南地区施用农药林丹的残留量,玉米为1~1.7μg/kg,平均1.4μg/kg;大豆为3.3~5.7μg/kg,平均4.8μg/kg。直接喷于作物上,大豆为5.2~6.4μg/kg,平均5.7μg/kg;土壤为6.2~10.1μg/kg,平均8.2μg/kg。残留消解动态曲线表明,林丹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5d。作物籽粒吸收林丹有一个过程。玉米籽粒在施药3d后、大豆在施药34d后籽粒中残留量达最高点,往后便逐渐降解。林丹在籽粒中的残留动态曲线呈一缓慢的峰形。林丹在大豆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玉米。大豆在被收获前34~11d施药时,籽粒中的残留量超过联合国推荐的允许量100μg/kg。  相似文献   

5.
通过统计分析2005~2009年广西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数据,采用风险评估方法评价了广西蔬菜质量安全状况,提出了蔬菜安全膳食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敌敌畏在萝卜上的残留动态,为其在萝卜上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萝卜上喷施3种不同浓度的敌敌畏,测定不同时期采收的萝卜根和叶中敌敌畏的残留量.[结果]敌敌畏在萝卜根中降解速度明显大于在萝卜叶中.敌敌畏在萝卜叶上半衰期为4~6 d,在萝卜根中的半衰期在2~4 d.按推荐药量喷施时,施药15 d后萝卜根中敌敌畏的最终残留量才会在FAO/WHO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结论]敌敌畏在萝卜上的安全施用浓度为1:2 000~1:1 000倍,安全采收间隔期为15~20 d.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蒜不同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白皮蒜和紫皮蒜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不同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各时期2个大蒜品种均促进了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间接提高了根际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大蒜根际土壤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周转与循环,为下茬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微生态环境.[结论]该研究为大蒜作为一种良好的前茬作物的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HQS)作柱前衍生试剂 ,不含对离子试剂 ,在ODS柱上以甲醇 -水 ( 38∶62V/V ,含有 1 0mmol/LpH5 6乙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 )作为流动相 ,4 7min内高选择性测定了痕量Pd 。此方法共存离子允许量很大 ,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且流动相在同类试剂中最简单 ,当信噪比为 3时 ,检出限为2.1ng/mL。方法用于直接测定矿样中痕量钯 ,结果与标准参考值相符。  相似文献   

9.
江洁 《中国金属通报》2020,(2):183-183,185
水环境是人们生存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但是在人们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不断污染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为解决环境水质重金属污染问题,提出化学检测方法在环境水质重金属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化学检测方法在环境水质重金属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提高检测环境水质重金属残留效率;通过实验论证分析,对比论证本文提出的环境水质重金属残留分析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检测重金属结果的准确率,从而证明本文提出的环境水质重金属残留分析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在试验水温为(25±2)℃时,以150 mg·kg-1的剂量给奥尼罗非鱼单次口灌硫酸新霉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肌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了硫酸新霉素在奥尼罗非鱼体内代谢及消除的规律.结果表明:血药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半衰期(T1/2Kα、T1/2α、T1/2β)分别为1.05、2.05、11.94 h,最大血药浓度为7.013 μg·mL-1,达峰时间为2.856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01.22 μg·h·mL-1.选取肌肉组织作为残留检测的靶组织,以欧盟残留限量500 μg.kg-1为最高残留限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7 d.  相似文献   

11.
田海燕  刘云 《云南冶金》2011,40(4):63-65
提出了铅渣试样中测定铅含量时消除铋干扰的掩蔽方法。该方法利用巯基乙酸掩蔽铋,使铅的测定结果稳定可靠,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从废钨渣中酸法回收钽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从废钨渣中酸法回收铌钽的新工艺,采用稀酸脱硅-浓酸脱铁、锰-HF酸浸出-蒸发浓缩工艺,可处理氧化钽和氧化铌含量分别为0.14%和0.59%的钨渣。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可得到含氧化钽8.0 g/L和氧化铌35.4 g/L的HF酸溶液,该溶液可直接用于工业生产,钽和铌的回收率达到80%以上。该工艺既可实现钨渣中钽、铌、硅等资源的回收利用,又可减轻大量钨渣堆存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土壤微生物降解化工废渣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措施.[方法]在试验区用四分法在地表20cm内取土壤样品,分别测出单位质量的燃烧失重,再向每块试验区施入不同的废渣,每隔5d取样后,测定其燃烧失重,获得各块土壤有机废渣随时间的降解数据.[结果]土壤有机废渣的生物降解受废渣性质、废渣表面积、土壤含氧量、土壤pH、含湿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有机物的好氧降解比厌氧降解快的多,完全的多.土壤pH影响生物的活动.应维持在7-9.土壤含湿量控制50%-60%是微生物活动的最佳条件.土壤温度在零度以下,生物降解基本停止.[结论]在实际应用于工业化处理有机废渣时,还需对某种土质和某种废渣作进一步研究,控制生物降解速率和程度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碘量法在测定高砷样品中的锡时,在铝片还原锡的过程中,砷被还原成单质砷,使溶液呈现灰蓝色,使滴定终点较难判断,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采用浓硝酸、硝酸铵溶解样品的方法,锡形成沉淀,而砷等干扰元素在溶液中,通过过滤使锡与元素砷等分离,消除干扰,该方法结果稳定、可靠,解决了碘量法不能准确测定高砷废渣里锡含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碲铜渣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碲铜渣在进行常规湿法工艺处理时,碲、铜回收率低且分离效果不佳,采用控制氧化浸出的工艺处理高碲铜渣,提高碲、铜的回收率,碲回收率可达95%以上,且碲、铜得到很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16.
以废弃铬渣厂及其周边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5个区域土壤样品,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了表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质(SOM)、总磷(TP)、速效磷(AP)、速效氮(AN)和铵态氮(NH4+-N)含量均在下游最高、车间最低。门水平上,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和Chloroflexi为优势菌种;纲水平上,Alpha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Vicinamibacteria、Gemmaproteobacteria和Chloroflexi为优势菌种。总体来看,在重金属与土壤环境因子共同作用下,微生物丰度更倾向于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TP、硝态氮(NO3+-N)和大多数重金属元素是微生物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Actinobacteria与大多数重金属具有趋同性,对重金属耐受能力最强;金属元素Pb对细菌的生长繁衍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即金属元素的不同对土壤细菌类群的影响有差异。综上,废弃厂区修复治理过程中应考虑营养元素的投入与优势菌种的选择。本文研究加深了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了解,为废弃铬渣厂受污染的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某锑冶炼企业砷碱渣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剂、稳定剂和调理剂对其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探究不同稳定剂、调理剂及养护时间下砷的稳定化固化效果,确定最优的稳定化固化条件。结果表明:用2%氧化剂预处理砷碱渣,施加18%的稳定剂+2%的调理剂后搅拌均匀,养护5 d,砷碱渣中砷的水浸浓度从1 950 mg/L降低至0.78 mg/L,低于《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中要求的危险废物入场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银渣回收银的试验研究情况 ,采用硫酸浸出 -氨浸法处理银渣 ,工艺简单合理 ,技术指标高 ,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