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着重阐述了两个问题。其一是介绍了配矿工作细则,其二是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多种不同品位矿石进行配矿的计算和最佳配矿方案的抉择。它对于实施贫富兼采、降低矿石损失以达到合理出矿、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配料是烧结的前期工序,如何获得各种铁矿石和非铁原料的配比是烧结配料的关键问题,针对桌钢铁企业烧结配料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数学模型和神经网络的成分预测模型,构筑了用于配比调整的专家规则,提出了配比优化与计算算法,通过数学模型、神经网络和专家规则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烧结配料的优化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成分预测模型的矿石烧结配料专家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料是烧结的前期工序,如何获得各种铁矿石和非铁原料的配比是烧结配料的关键问题.针对某钢铁企业烧结配料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数学模型和神经网络的成分预测模型,构筑了用于配比调整的专家规则,提出了配比优化与计算算法,通过数学模型、神经网络和专家规则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烧结配料的优化与控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外铁矿石资源现状及烧结配料合理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以线性规划算法为核心建立烧结配料模型,对烧结矿原料成本、化学成分、原料配比等进行最优化计算,并采用Visual C++6.0实现通用烧结配料模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此模型,寻求成本最低情况下的原料配比或已知原料配比条件下的烧结矿化学成分.对某烧结厂现场生产数据测试的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所得的烧结矿化学成分较为准确,原料成本的相对误差为0.11%.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新的铁矿资源,对球团配加俄罗斯和伊朗铁精粉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铁精粉的化学成分、粒度组成和矿石颗粒形状,对比了不同原料配比下的造球实验结果和球团质量,藉此选取合适的矿种和配比来替代巴西加斯铁精粉,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俄罗斯铁精粉造球效果较好,可以替代国内和巴西加斯铁精粉。  相似文献   

6.
使用高温特性测定装置研究马钢12种铁矿粉的同化性、液相流动性、粘结相自身强度和铁酸钙生成特性等高温烧结特性.根据铁矿粉高温特性互补原理设计3种优化配矿方案,并进行烧结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种优化配矿方案中,将精矿粉的质量分数由基准方案的7.16%提高到15%,其中低品位高硅OR-7矿质量分数占到,所配烧结矿可获得与基准方案相当或略优的质量指标与经济指标.由此表明基于铁矿粉高温特性的烧结优化配矿方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烧结计算配矿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烧结配矿的现状,提出了计算配矿模型结构;在计算配矿模型中,除了考虑化学成分外,还考虑到影响烧结过程的原料的粒度组成以及经济指标;采用VisualC++6.0开发了计算配矿模型软件,用户可以根据配矿实际情况.采用定配比法或线性规划法灵活进行混匀配矿计算,应用定配比法或简易理论配料法进行快速配料计算.该模型已在多个烧结试验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炼铁原料市场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近10年来铁矿石的产销情况,结合我国铁矿石资源的情况指出,在目前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国铁矿石市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同时提出了采用先进的矿物加工技术,寻求联合开发经营模式,建立预警预报系统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对比的方式、系统地研究了桃冲精矿和东山精矿的烧结性能,为烧结生产选择混合料的煤粉最佳配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简述威钢含铁尘泥的基本特性。针对利用含铁尘泥进入烧结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出采用合理消耗炼钢污泥、优化配矿方案、低水、厚料层操作及优化蓖条结构的措施,在保证烧结矿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矿物定量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机程序,并对白云鄂博铁矿中的两种主要矿石进行了试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全精矿球团烧结中焦粉内配比例、焦粉粒度、烧结矿碱度的选取,另外,还进行了配加生矿粉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雅满苏铁精矿全精矿球团烧结工艺明显优于普通烧结工艺.  相似文献   

13.
Solid wastes derived from metallurgical industries pose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environment. The utilization and disposal of these solid wastes are the major concern in the world. Semi-coke generated in coal-based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of iron ore is a by-product and its suitable utilization is not available so far. In order to handle it proper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by-product wer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A series of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its mineral compositions, petrography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emi-coke has poor washability. The fixed carbon content of semi-coke reaches 76.11% and the gross calorific value is 28.10 MJ/kg, both of which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raditional sinter coke breeze. Also, semi-coke ash possesses lower content of SiO2, Al2O3, S and higher content of CaO and MgO,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sinter ore when partially substituting for coke breeze in sintering. Semi-coke features well-development porous structure and higher reaction activity, which predicts that the sintering speed could be elevated to some extent when employing it as a partial replacement of coke breeze, so the studies further suggest that the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 of the high reactivity on sintering process could be weakened by adequately coarsening the semi-coke's particle size.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质三维模拟的攀枝花铁矿块体模型储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枝花铁矿属于基性岩浆侵入晚期分异型矿床,其地质环境极其复杂。采用3DMine矿业软件作为平台,对攀枝花尖山矿区地质勘探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并建库,针对矿区深部铁矿体具有韵律性、顺岩层、单斜产出等特点,改变传统矿体圈定方法,从新的角度探索并建立了尖山矿区的地表模型、构造模型、矿体模型、矿带模型、地质工程模型等,实现了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基于矿体的块体模型、依据采样点的品位信息空间分布形态而采用改进的克里格估算方法,对矿区铁矿储量的估算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甘肃省肃南县黄沙泉铁矿开展探矿工作,首先对矿区的地质特征和岩(矿)石磁性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在矿区进行1:1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通过磁测剖面测量,对磁铁矿体及隐伏矿体埋深及产状进行进一步推测。结果表明,磁法测量是该区寻找磁铁矿和隐伏矿体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为探矿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玄武岩、花岗岩以及不同类型的矿石、围岩的研究,并进行了有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的计算,对原始测试数据进行球粒陨石标准化后,分别建立了各种岩石、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并对印支期的玄武岩、燕山中晚期含锡花岗岩和围岩等进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与研究,认为个旧不同类型矿体稀土元素分配特征与其相关的围岩之间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矿集区的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元和多期叠加的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研究五台地体特征及其演化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地体内硅铁建造及其铁矿的沉积特征,以及变质因素、构造变动对铁矿的影响及控制作用,指明了铁矿的成因及探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哈海岗铜多金属矿床Ⅱ号矿体的有用组分为铁、铜、铅、锌、钨,Ⅳ号和Ⅲ号矿体有用组分为铁、钨、钼。该矿床的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钨矿、辉钼矿。矿石破碎后,〉0.25 mm粒级的有用元素产率最大(〉50%),其次是〈0.075 mm粒级(〉19%),其他粒级的有用元素产率较少,特别是0.096~0.075 mm粒级,有用元素产率仅为1%。在各个粒级中铁、铜、铅、锌、钼等元素的品位变化不大,仅钨在Ⅲ矿体中细粒级品位高于粗粒级品位近2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镍矿需求的不断上升,其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流态化问题也亟待研究.通过室内可视化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镍矿流态化细观规律及判别准则进行了研究.首先借助数字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分析了镍矿在流态化过程中的宏观演化现象,对其分层含水率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镍矿流态化机理,借鉴含细粒土液化的判别方法,提出...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 ,在地球化学景观为高寒山区的新疆某地圈定异常 ,筛选出对成矿有利的Cu、Mo、Au、Ag等元素组合异常 3处 ,通过对成矿地质环境及元素异常的综合分析 ,认为其中一处异常为矿致异常 ;利用岩石测量对其进行分解 ,评价异常 ,逐次缩小靶区 ,进而对该地区做出初步的找矿评价 ,确定了有利找矿的地段 .最终发现矿化点多处 ,并对两处进行了F级科研预测储量估算 ,认为该地区可作为寻找中 大型铜、多金属和铁矿的普查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