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比研究3种不同双相钢变形下的镀层和抑制层形貌,寻找影响镀层附着力的因素.试验研究表明,Fe-Al颗粒细小且排列紧密时,镀层的附着性强;Fe-Al颗粒不连续紧密时,镀层附着力大大减弱.双相钢镀层变形时,含有ξ-FeZn13颗粒的镀层容易出现裂纹,且裂纹多数在ξ-FeZn13颗粒集中的区域.ξ-FeZn13颗粒能降低镀层的附着性能,降低镀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含0.19%碳的热轧双相钢分别在γ和γ+α相区进行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在不同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下钢的静态软化比随着间隙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γ相区,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变形速率的增加和间隙时间的延长,钢的静态软化比增加.在一定条件下,静态软化比可以达到100%.根据研究结果,对γ相区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进行模型化.在γ+α相区,钢的静态软化比较低,它不仅受到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间隙时间的影响,还受到两相组织组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玉亮 《不锈》2020,(1):34-41
为了从相与晶界之间的塑性这一角度研究一种经济型双相不锈钢(S 32101)的拉伸变形行为,在室温下进行了静态拉伸试验、原位中子衍射以及白光X射线实验。在静态室温拉伸试验中,相对于商用SUS329J4L双相不锈钢,S32101钢展现出更大程度的均匀延伸以及更好的拉伸强度-均匀延伸平衡。伴随更大均匀变形的S32101展现出如下宏观加工硬化行为,即其加工硬化率高于流变应力的状态可以维持直到高真应变。根据同步辐射白光X射线实验结果,在拉伸变形过程中S32101中的硬相从铁素体(α)相变成奥氏体(γ)相。这导致在随后的变形阶段中相与相之间更大的应力分配差异。根据原位中子衍射实验结果,发现在现有结果中,S32101中的γ相之间的应力分配差异是最大的。因此,S32101中更高的应变硬化率可以通过γ相与α相之间的大应力分配差异及Y相体积分数解释。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双相钢冷变形过程中形变织构的演变规律以及合金元素对双相钢形变织构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存在有少量珠光体,但双相钢冷变形织构与体心立方金属相近;非碳化物形成元素Si的加入对形变织构没有明显的影响;碳化物形成元素Cr和Nb导致形变织构在α取向线的{112}<110>取向位置上的取向密度增强。测试分析了双相退火过程中钢的织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退火时晶粒的取向将沿着α取向线向γ取向线位置转变,Si或Cr对晶粒取向改变的阻碍作用不明显,微合金元素Nb明显阻碍晶粒取向改变,退火织构仍保持很高的α取向线织构组分。对上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低碳Si-Nb双相钢的不同Si、Nb含量、热轧及热处理工艺对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冷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的成分为0.06~0.09%C-1.5~1.9%Si-0.03~0.05%Nb时,(?)850~050℃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轧淬火或中间淬火,均可获得理想的双相组织;但钢先在γ区淬火,然后加热到γ+α双相区再次淬火(称中间淬火),其冷拉性能比热轧后直接由γ+α区淬火(称热轧淬火)的钢优良。这些钢冷拉成钢丝时均不需要再次进行热处理.在装有拉伸装置附件的HITACHI-S-570扫描电镜下,对钢的变形、开裂直到断裂的全过程进行原位观察,发现位错塞积在F/M界面以及F晶粒边界,从而导致钢中裂纹的形核和最后断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铸态σ相强化的高硅Cr-Ni不锈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转变。试验结果表明,在1150℃高温固溶状态下钢具有α+γ双相组织;在固溶后冷却及800℃附近时效过程中,α相和γ相不稳定,发生3种相变反应,即α→α+σ、α→γ′+σ及γ→γ+σ。长期时效后,通过上述反应,最终形成以γ相为基体的γ+σ双相组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讨论了该钢的组织不稳定性、由α+γ双相组织转变成γ+σ组织的相变过程、σ相的形成及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双相不锈钢高温微观变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高温显微镜(CSLM)等设备对双相不锈钢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双相不锈钢的热塑性变形机理,得出影响双相不锈钢热塑性的主要因素有:相界结合力、组织形貌和两相力学性能的差异。指出在双相不锈钢热加工时,增强相界结合力、优化组织形貌或减小两相力学性能差异,可有效改善双相不锈钢的热塑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双相钢的变形和断裂特性进行了研究。用计算机对双相钢单轴拉伸下的变形特性进行了计算,发现双相钢均匀变形阶段存在着双扎特性。根据分析和显微组织的观察结果,本文提出:Ashby-Mileiko综合变形理论来描述双相钢的初始加工硬化和均匀应变硬化特性。用缺口棒四点弯曲法测定了双相钢的解理断裂应力σf;根据解理断裂温度下断口形貌,微裂纹萌生、扩展与显徽组织的关系,得出双相钢的裂纹扩展途径,根据σf与断裂单元的测定结果,得出了σf=0.33 19.33C~(-1/2)的回归关系式,提出了双相钢的解理断裂的应力扩展控制模型。按照综合变形理论和应力扩展控制模型,提高双相钢初始加工硬化速率、均匀延伸和σf的途径是:在保持合理的马氏体体积分数下,降低马氏体岛的直径和铁素体晶粒尺寸,增加马氏体岛中板条马氏体量,尽可能使马氏体岛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Mn-V双相钢的变形特性.用计算机和C-J分析法计算和分析了试验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发现双相钢均匀变形阶段存在着双n特性.本文提出Ashby-Milciko综合理论描述双相钢的这种变形特性,即初始加工硬化阶段用Ashby加工硬化理论解释,在马氏体相开始变形后,用Mileiko复合材料强化理论来说明.按照这个理论,提高双相钢初始加工硬化速率及均匀延伸的途径是:在合理的马氏体体积分数的情况下,降低马氏体岛的直径和铁素体晶粒尺寸,尽可能使马氏体岛分布均匀并增加岛中板条马氏体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XRD、扫描电镜和能谱研究了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在1200℃和1320℃不同热处理制度状态下的组织结构及α和γ两相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实验发现,在1200℃和1320℃附近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内无新相产生,随处理温度升高,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α相含量增加,α相和γ相中的Cr、Mo、Si、Ni含量相差越来越小,而Mn元素在α相和γ相中含量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1.
用MMS-200热模拟实验机对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0.022C、0.58Si、25.35Cr、7.17Ni、4.05Mo、0.28N)12 mm热轧板在1 000~1150℃、应变速率0.01~10s-1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一定的条件下,变形温度越高,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峰值应力越低;在变形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峰值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根据热变形方程计算得到压缩变形时的平均表观应力指数n=3.25,热变形激活能Q=460kJ/mol。基于实验数据构建了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在相应变形条件下的热变形方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TEM、SEM技术和光学显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对热轧Si-Mn系双相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组织形貌为岛状的马氏体弥散分布在细小的铁素体基体中,可以使热轧双相钢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第二相的体积分数增加,但第二相随着变形量增加严重偏析,且热轧双相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屈强比升高、塑性降低。综合分析表明,当变形量为92.1%时,抗拉强度平均达到795.66 MPa,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邝霜  康永林  于浩  刘仁东  严玲 《钢铁》2007,42(11):65-68,73
采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实验钢冷轧组织在连续退火过程中的再结晶与相变规律,研究了过时效回火对双相钢显微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连续退火初期的加热过程中,在600~720℃大量进行再结晶.加热速度对再结晶行为有较大影响,以10℃/s加热,再结晶将持续到双相区.珠光体在低于720℃的加热过程中变化不明显,而铁素体晶界与晶内出现球状碳化物颗粒.双相区退火过程中,奥氏体首先在珠光体处形成,原铁素体晶界与晶内的碳化物颗粒也形成奥氏体岛.800℃保温后缓慢冷却至630~680℃可以得到合理比例的双相钢组织.当过时效温度大于300℃,马氏体分解,碳化物颗粒析出,将对双相钢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态拉伸试验方法对双相高强钢B340-590DP的动态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的应变速率为0.003~530s-1,得到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对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材料伸长率、抗拉强度以及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材料应变速率的升高,双相钢材料的流变应力、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随之升高,双相钢材料在中等应变速率范围内的伸长率和成形性最好。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双相钢变形主要发生在铁素体相内,铁素体晶粒沿着高速拉伸方向被拉长。  相似文献   

15.
鉴于双相钢薄板在使用中厚度减薄和腐蚀破坏间的矛盾,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与生产实际十分接近的台阶淬火(950℃奥氏体化后,预冷至α+γ双相区然后淬火)工艺的耐大气腐蚀0.08C-Cu-P-Cr-Ni-Mo双相钢。研究了这种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对力学性能和腐蚀特性的影响;测定了不同马氏体区体积分量时双相钢的各种电化学参数及在模拟外海各种腐蚀环境中的腐蚀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双相钢在具有较其正火态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的同时,保持了与正火钢相近的耐蚀性能,可为开发与应用耐大气腐蚀双相钢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热压缩法研究了TC18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并计算了合金在α+β两相区和β单相区变形激活能,得到了相应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TC18钛合金在α+β双相区变形时,在较低温度和较高应变速率条件下流变曲线呈现典型的单一峰值的再结晶,并且随变形温度的提高,出现多峰值的再结晶的特征;TC18钛合金在β单相区变形时,流变曲线出现了较长的平缓阶段,而后在较大应变时出现了标志再结晶的峰值应力;经计算得到TC18钛合金β单相区的变形激活能为260.84kJ/mol,α+β双相区的应变激活能336.356kJ/mol。经过拟合得到了TC18钛合金在α+β双相区和β单相区变形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压缩和热拉伸试验方法,对节镍型双相不锈钢00Cr21Mn5Ni1N的高温变形抗力、高温塑性及高温变形时奥氏体相的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0Cr21Mn5Ni1N双相不锈钢在950~1 200 ℃之间变形时,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钢中奥氏体相量可以控制在适合热加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双相不锈钢2205热轧板材微观组织及塑性变形的均匀性进行研究.实验发现,厚度方向不同区域内板材微观组织及塑性变形的均匀性是双相不锈钢2205热轧板表面质量的关键.单道次热轧实验结果表明,变形区形状系数显著影响轧板微观组织以及塑性变形的均匀性,当变形区形状系数为1. 70时,轧板表面与中心处塑性变形较为均匀.多道次热轧实验结果表明,合理地设计各道次变形区形状系数可显著提升双相不锈钢热轧板材塑性变形及微观组织的均匀性,从而改善轧板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9.
摘自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陈其安的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卢于逑教授。 为了充分利用双相钢大加工硬化的特点以提高冷成形制品的使用强度,本文从压力加工学科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双相钢小变形阶段应力一应变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造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相变应力的存在给双相钢带来以下特点:1)较低的屈服极限。2)每一个应力对应着某一确定的应变,故双相钢有连续屈服的特征。3)塑性变形有显著的不均匀性,故协调变形必然  相似文献   

20.
摘自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陈其安的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卢于逑教授。 为了充分利用双相钢大加工硬化的特点以提高冷成形制品的使用强度,本文从压力加工学科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双相钢小变形阶段应力一应变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造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相变应力的存在给双相钢带来以下特点:1)较低的屈服极限。2)每一个应力对应着某一确定的应变,故双相钢有连续屈服的特征。3)塑性变形有显著的不均匀性,故协调变形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