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何琦  王军 《科普研究》2008,3(3):45-49
作为主流学习场所之一,博物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研究观众,吸引观众,帮助他们获取个人发展和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知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是博物馆展览设计的主旋律.人本主义学习观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多年来,现代欧洲博物馆始终遵循着"人本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展览设计范式.他们通过大量人性化的展览设计,赋予了展品丰富的情感因素,构建起一个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并结合观众的实际生活经验,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使观众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各种信息,从而也激发了人们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热情,使参观的过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上海自然博物馆千姿百态展览为例,通过对63 组样本的跟踪观察,记录对话及相关互动行为, 从而分析群体观众在不同展项前的对话频率、对话类型差异。研究发现,群体内成员更倾向于独立参观,知 觉型对话是发生最多的对话类型。通过分析观众对话与展览的关系,总结影响观众对话的展览因素:观众视 线范围内、特征明显的展品展项前对话频率较高;标签和图文有助认知并促进对话交流;为观众提供建立联系、 推理等认知的展览设计更容易引起深层次的学习型对话。可以通过对目标人群需求的预先调查,合理利用图文、 标签视频等辅助手段丰富展览内容、优先选择特征明显的标本等方式,在探究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策划设计 展览,以便更好地促进观众在博物馆的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3.
王思怡 《科普研究》2017,12(1):48-58
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紧密,认识观众是博物馆工作的必要基础,也是评估优质展览的标准。本文 从博物馆观众研究定义的演变、观众分类分层的理论梳理出发,结合互动体验模式及研究方法上的“以观 众为中心的评估层级”模式,从行为、知识获得和情感测量三方面对湖州博物馆《吴兴赋》展览进行观众 实例研究。同时,在不断演变的观众研究理论上,我们必须在观众研究过程中更加重视地方、社区及个人 体验。  相似文献   

4.
任磊  李响  张超 《科普研究》2016,11(3):33-38
科技类博物馆作为我国科普基础设施中提供科普服务和科技传播的组织机构,是科普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和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阵地。厘清我国公民参观科技类博物馆的状况及其特征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本文以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历次调查和《中国科普统计》等相关数据指标,分析我国公民参观科技类博物馆的状况、动机、群体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对今后我国科技类场馆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增强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甘晓  莫扬 《科普研究》2011,6(1):44-50
对中美六家科技类博物馆网站进行了内容分析,将科技类博物馆网站科学传播内容划分为科学事实、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理论、科学工作心得及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等五个方面。中美科技类博物馆网站在内容的丰富程度、与实体场馆相关性侧重及对科学内涵的展现上具有一定差异。美国科技类博物馆网站科学传播内容的设计对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网站内容的利用和完善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时尚,时,乃时间,时下,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尚,指崇尚,高尚,高品位,领先.公众对于时尚的关注是永恒的,作为向公众普及科学的科技类博物馆,抓住时尚,就会得到公众更多的关注,才能更好发挥科普功能. 广西科技馆的主要功能有互动式展览、青少年活动、展览与活动的结合,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与上述功能结合的数字化资源也在网络上的分享和互动中增加本馆的科普效能.我们用时尚装扮科普,以眩目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公众,以下为几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
专业科技类博物馆,是指以根据某种生产实践或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某种专业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材料、设备、工艺流程等等为内容的科技博物馆。目前,中国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呈现出行业办馆的特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馆有了迅猛的发展。蓬勃发展的背后,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存在的问题也同样需要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苗润莲  李梅 《科普研究》2010,5(5):55-58
科技类博物馆是面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论数量、类型还是展示理念、内容、展示手段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观众多元化的需要。本文基于国内外科技类博物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推进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温超 《科普研究》2014,9(2):47-53
科技类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展览来实现,展览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展览效果评估的开展。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NSF对其资助的非正规科学教育项目的评估要求,总结了NSF项目展览效果的评估框架,并以"星球大战:当科学与幻想相遇"巡展的评估案例为例,探索展览效果评估如何具体实施,为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展览效果评估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微信凭借着自身独特的媒介优势和丰富的功能,迅速流行普及。继微博之后,国内数百家博物馆纷纷开通微信公众账号,为网友提供展览讯息、语音导览、参观咨询等公共服务,受到了网友的好评。文章试结合实例分析和思考微信在博物馆宣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中的概念界定,科技类博物馆是指以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主要展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以及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等内容的博物馆。其中包括科学技术馆(科学中心)、自然博物馆、天文馆、工程技术博物馆等。近10年来,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在增量建设和内容建设方面有了较大进展,但因其涉及学科、行业门类的多样性、管理体制的多头化、运行体制的单一性和展教方式的简单化,使其在运行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受到诸多制约。对其现状的厘清和思考有利于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履行和发挥科普场馆的科学传播与普及功能。  相似文献   

12.
《Spectrum, IEEE》1995,32(9):50-71
Hands-on science centers and historical technology museum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were visited by over 50 Spectrum readers' families. Here, engineering parents present what they thought about the exhibits' accuracy and up-to-dateness, together with what their kids thought about the displays' interest and fun  相似文献   

13.
郝倩倩 《科普研究》2013,8(3):82-86
近年来,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科技馆科学传播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科技馆应用移动技术的必要性出发,总结了科技馆使用的移动技术及其典型使用场景,归纳出基于移动技术的科技馆科学传播服务模式,分析了移动技术给科技馆科学传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田英 《科普研究》2011,6(6):70-74
本文从科技馆和基金会的角度,试图就两者的组织性质、运营模式、各自的优势特质,来分析基金会带给科技馆事业的利好条件和推动科技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传播学视角探讨科技馆传播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扬  苗苗 《科普研究》2007,(2):19-23
本文提出科技馆活动的大众传播特性,尝试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科技馆传播的观念进行分析,主要探讨科技馆的性质观、功能观、受众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全国科技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念 《科普研究》2010,5(6):68-74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科技馆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结合最新的科技馆调查结果,在对科技馆的数量和地域分布、达标及功能实现情况、运营效果和存在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今后的科技馆发展应坚持"建设和改造结合,数量与质量兼顾,人才培养和理念创新并重"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有序推进,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和落实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相似文献   

17.
从传播要素演化的角度探讨科技博物馆的科学传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书昆  张勇 《科普研究》2011,6(3):14-19
科技博物馆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和公众需求的变化,科技博物馆的科学传播实践也在变化,包括传播过程中主客体界限的模糊化、传播媒介运用的多元化等。本文试图对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活动进行要素解构,分析其传播要素的演变过程,并从传播要素演化的角度来探讨科技博物馆科学传播的模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朱幼文 《科普研究》2011,6(2):71-76
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科技馆展品创新行为的主要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首先从世界科技博物馆展品发展的轨迹分析现代科技馆展品的特征,对比了我们与国际先驱们在展品设计基本思路上的差异;继而从展览设计程序、展览展品招投标制度安排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制约展品创新的外在因素;认为,导致我国科技馆展品缺乏创新的最主要因素是展品设计思路和展览设计程序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掀起了科技馆建设前所未有的热潮。有关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各种理念,或是带有借鉴作用的成功经验,还是可引以为戒的挫折教训,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通过对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内涵的探讨;对展示内容的策划;对诸如综合馆与专题馆、基础原理与高新技术、互动展品与收藏品、经典与特色、传统与更新等展示设计理念的分析比对;对展示设计实例的剖析,探讨当前国际流行的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要领及实效。由此而得出科技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必须与时俱进,在展示理念、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展示技术上进行变革并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