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扼要论述渭河及泾河高含沙洪水的特性,渭河下游及潼关高程的冲淤规律,并论证得出三门峡建库后潼关高程抬升、渭河下游变为悬河的原因是三门峡枢纽高水位蓄水发电和泄洪能力低。提出通过对三门峡枢纽进行第3次改建和修建泾河东庄水库,达到有效地控制和利用泾河洪水冲刷渭河下游,降低潼关高程,并使三门峡枢纽除害兴利,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通过渭河下游洪灾和防洪现状考察系列调研活动以及对多年来渭河下游河床变化系列实测资料的分析,指出目前渭河下游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控制和降低潼关高程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潼关河床高程对渭河下游成灾程度影响的基础上,按照《中国水利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黄新理念》的理论框架,坚持以人为根本,以渭河下游防洪减灾为核心,通过对渭河几场洪水、渭河堤防与黄河下游堤防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荫及子孙后代的实惠工程的框架构思,简称渭河下游防洪减灾“长城工程”。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调查三门峡渭河库区淹没范围(潼关断面水位335m,入库流量分别为50年遇和100年遇洪水时的水面线以下的地面。)载物社会经济状态的基础上,依据洪灾损失计算理论,重点分析了三门峡渭河库区洪灾损失中的直接损失部分,分别确定泛区载物单项损失系数和渭河库区的综合损失系数后定量计算出渭河库区洪灾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渭河下游及黄河潼关河段近年来河势发生了变化,从渭河及主要支流水沙、降雨、用水等方面,分析渭河水沙量衰减的原因及对渭、黄河的影响。经分析,渭河水沙量衰减的主要原因是流域降水量减少、用水量过度。渭河水沙量衰减是造成渭河下游及潼关河段河势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泾河张家山水文站的来水来沙特性,并对泾河拟建的东庄水库作了简要介绍。重点分析论证了泾河东庄水库修建后对渭河下游的影响,阐明了修建东庄水库对解决渭河下游防洪、淤积、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2003年临潼和华县站实测洪水资料为基础,对2003年8、9、10月份发生的渭河下游的大洪水的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渭河下游河道前期淤积萎缩、主槽过洪能力降低是这次渭河下游洪水位整体抬升、洪水演进较慢的根本原因,一号洪峰由于含沙量较高,漫滩后在滩面几乎整体停滞造成了华县站第二次洪峰水位的涨幅较高.  相似文献   

8.
三门峡水库蓄水运用2年后,潼关高程急剧抬升。水库修建前,潼关河床基本处于冲淤平衡或微淤状态。经分析,潼关河床高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在水库"蓄清排浑"控制运用期,非汛期、汛期运行水位及上游来水条件是潼关高程上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渭河下游频发洪水灾害,特别是2003年8月、2005年10月几场较大洪水,给渭河下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许多学者针对渭河下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近期缓解渭河下游突出问题的措施,清淤疏浚、淤背固堤是其中之一。本文从渭河下游水沙条件、淤积情况及解决渭河下游防洪问题入手,对清淤疏浚、淤背固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为万家寨水库调节,开展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过程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及控制三门峡水库非汛期最高水位不超过318 m运用等,改变三门峡水库桃汛期来水过程和水库运用的边界条件,提出,加强水情分析、提高预报精度、优化水库实时调度等措施,可实现桃汛洪水入库前不弃水,洪水过程中少弃水,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三峡水库调度对长江中下游洪水情势的影响,基于长江中下游最新河道实测资料,构建了宜昌至大通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分析了3种不同洪水类型下长江中下游洪水情势的变化。结果表明,三峡水库的运行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作用,大大减轻了荆江河段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三峡水库对干流各站年最大洪峰流量有一定的削减作用,在上游型大洪水年,宜昌站洪峰削减率在23.4%~30.9%;在中游型大洪水年,宜昌站洪峰削减率在19.2%~31.8%,螺山站的削减率在9.0%~14.1%;在一般洪水年份,三峡对下游各站的洪峰削减率低于大水年份,宜昌站削峰率在1.9%~23.3%;在不同典型洪水年,各站的时段洪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削减,宜昌站30d洪量削减率在1.8%~19.7%。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第二松花江下游洪水过程对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影响,以第二松花江下游德惠河段2016年10月15日~11月16日经历的一次涨洪—退洪过程为例,根据热示踪法,运用VFLUX2.0.0程序计算了该河段河水—地下水交换强度,探讨了洪水前和洪水过程中研究区河水—地下水交换模式及交换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洪水过程改变了河水—地下水交换模式,使交换强度增加。研究结果为该流域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渭河下游二华(华县和华阴)南山支流是三门峡库区的组成部分,是陕西省重点防汛地区之一。针对南山支流防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了在二华南山支流布设水文站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水文站网布设的方案,以为三门峡库区防汛提供水情服务。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燕山水库所在河流干江河及其下游澧河、沙颖河的洪水特点,论述了修建燕山水库前干江河流及澧河、沙颖河流域的防洪工程现状,指出干江河及其下游河流洪涝灾害频繁且严重,因此兴建燕山水库并结合澧河流域其他水库、泥河洼滞洪区联合调度防洪就十分必要且紧迫.同时介绍了燕山水库的规划选址、审批及建设历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浪底水库运行对下游河道水文情势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小浪底水库运行对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依据黄河下游花园口站1960~2010年日均流量资料,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定量评价了水文条件改变程度,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建库前后黄河下游水文条件变化,评价了下游河道泥沙及生态环境的改变。结果表明,与建库前相比,小浪底水库的运行使下游河道水文情势发生了高度改变,整体水文改变度为71.6%,而对生态环境已严重恶化的黄河下游,小浪底水库的运行极大地改善了黄河下游泥沙淤积问题,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整体呈有利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黄河下游封冻河段不稳定、凌情复杂的问题,依据1950~2017年黄河下游历史冰情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统计分析了该河段冰凌特征变化,并分析了影响冰情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冰凌特征变化为单个凌汛期内封、开河频次不稳定;封河长度、封河天数、最大冰量均有显著下降;封河流量、开河流量明显减小;封河气温明显上升。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1999年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冰情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流凌日期推迟6d,首封日期提前1d,开河日期提前8d,封河天数减少7d,封河长度缩短140km,封冻冰量减少约77%,不封河年频率由14.3%增加到31.6%等。研究结果为黄河下游河道未来防洪最不利标准的设定提供凌汛条件。  相似文献   

17.
无资料地区中小流域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嘴河流域属无资料地区小流域。烟岗水电站是鸭嘴河水电梯级开发的第二级电站,在其上游8km有该流域的控制性工程,“龙头”水库—布西水库,对下游烟岗电站的设计洪水应充分考虑上游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布西水库的调洪作用影响,采用地区组成法计算受布西水库影响的设计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