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尹格庄金矿采场的安全高效开采一直受到采场顶板和矿柱的安全可靠性制约。为此,该矿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以确保采场顶板的安全稳固。首先,通过对采场安全跨度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计算最小矿柱尺寸和受力情况,确定了矿柱的合理尺寸和位置,有效地提高了矿柱的承载能力。其次,进行了采场顶板锚索支护分析,并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采场布置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加固方案,使得采场顶板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最后,根据光面爆破的特点,确定了最佳的爆破参数,减小了岩石震动和爆炸冲击力,保证了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这些技术措施的实施,大尹格庄金矿采场的安全稳固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后续的生产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稳定的采场是金属矿山深部安全开采的关键。针对云南某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特征,采用Mathew法对采场极限暴露面积进行理论计算,得到采场长度为30 m和40 m时,采场极限暴露面积分别为600 m2和684 m2,运用2种数值建模法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模拟验证,模拟结果表明采场极限暴露面积介于600~700 m2之间。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在保障矿山安全开采的情况下合理确定最优采场结构参数。对2种数值建模模拟法进行对比可知,与常规建模数值模拟法相比,简化建模数值模拟法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金源矿业公司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采场跨度过大,回采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冒顶、片帮等安全问题,提出了分矿房矿柱的中深孔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采用岩土工程专用分析软件FLAC3D,经数值模拟分析回采过程,确定合理的采场跨度参数;模拟结果为金源矿业公司J5矿体后续回采整体规划及采场结构参数调整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确保了井下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任玉兵  黄志国  郭树林  严鹏 《黄金》2011,32(11):38-40
结合鸡笼山金矿的具体工程实际,运用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对试验采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出了控顶高度为6m时采场围岩的应力、位移分布特征.从而在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为最大限度地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及矿石回采率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钨业》2016,(5):13-18
采场结构参数是软弱破碎矿体开采的关键问题,对采矿各指标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合理的结构参数可能造成灾难性安全事故。以汤丹铜矿4#软弱破碎厚大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岩体分类统计、工程类比、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顶柱、矿房及矿柱进行参数优化,并对比各研究方法的优劣。研究表明:汤丹铜矿4#矿体围岩岩体质量为Ⅲ级,矿体为Ⅳ级,矿房最大暴露面积为300 m2;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矿房极限跨度是顶板厚度或矿柱宽度的单因素函数,且呈线性正比关系,矿房跨度为10~14 m,矿柱为14~18 m,顶柱为18~25 m,但各理论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应用ANSYS与FLAC3D对矿体开挖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从地表岩移、顶板位移、塑性区分布及矿柱最大主应力四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得出顶柱高25 m,矿柱宽16 m,矿房跨度12 m为最优结构参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建立采场模型,经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不同跨度值采场对应的采场顶板围岩应力、位移。通过主应力、正应力、位移等分析,在保证采矿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优化选取采场跨度,从而降低采准工程量、采矿损失率以提高采矿效率及效益。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大顶铁矿露天采场边坡岩体强度低、稳定性差的特点,在系统的现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体结构与岩性分布调查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基础上,采用符合现代岩石力学原理的数值模拟和极限平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和设计优化研究,并推荐了该矿的边坡设计方案.总体边坡角比原设计平均提高3°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场结构参数是矿山采矿方法的关键要素,对采矿生产能力、生产周期、排产计划和作业安全等后续问题起决定作用。以西藏某矿山为例,在采矿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工程地质调查、钻孔岩芯编录等工作获取节理裂隙等基础参数,以RMR岩体质量评价方法为指导,借助3Dmine地质建模软件实现了岩体质量的三维可视化评价。然后综合运用Barton跨度经验公式、Lang B.临界跨度和Wang J.神经网络跨度综合图表法,并结合采矿方法的需求初步确定了采场极限跨度。再利用Mathews稳定图法进行暴露面积的校核,最终确定了该矿地下采矿二期范围内不同岩体稳固级别的采场结构参数。通过系统说明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的具体方法及计算步骤,为其他矿山开展此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阜山金矿地质资料,用有限元法模拟了不同采充高度采场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结果表明:采用尾矿充填并配合上盘锚杆是维护围岩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合理的采夫高度是分层高度为4m,最大控顶距为6m.该结论可用于指导采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姚高辉  吴爱祥  王贻明 《黄金》2009,30(12):25-28
通过对白牛厂矿区的工程地质调查、矿岩力学性质试验,选取了表征矿山岩体工程质量的各种指标,获得了岩体工程分类结果——RMR值和Q值,并根据评分结果分别对井下采场安全,跨度和采空区稳定时间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应用Mathews稳定图法中稳定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各类岩石的稳定数,然后根据拟合的稳定数与形状因子间的函数关系,得到各类围岩采空区破坏时形状因子,以此计算出了采空区围岩发生破坏时的采场暴露面积。最后,针对矿山井下无支护或支护失效的现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安庆铜矿2#矿体开采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岩体稳定是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因工程地质条件方面的差异和地质工程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矿山需要解决的工程岩体稳定问题。针对安庆铜矿2#矿体赋存条件的特征,为确保矿体安全、顺利回采,开展了现场岩体工程地质调查,进行了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在收集和整理原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运用Mathews方法进一步评价了岩体稳定性。为矿山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西金矿进行了蚀变岩型金矿床采场顶板安全监控技术的研究,其中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采场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是研究内容之一。数值分析的目的是对蚀变岩型金矿床采场围岩在给定的采矿工艺和支护形式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估,为确定合理的采场结构要素(主要是采场宽度和控顶高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然  王保学  扬同 《黄金》2001,22(2):16-19
文中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矿房倾角对蚕庄金矿倾斜试验采场稳定性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矿房倾角,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安然  王宝学 《黄金》1994,15(11):25-28
本文用有限元法对蚕庄金矿倾斜矿房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铧厂沟金矿中厚矿体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暴露空间大,工人作业不安全,采矿损失率大、矿石贫化率高,且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开展了分段凿岩阶段出矿中深孔爆破空场采矿法试验研究,空场采矿法开采会存在大量的采空区,采空区塌陷破坏巨大,因此有必要对其实际开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对采空区进行有效的治理。在处理空区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达到空区处理的目的,又要采用经济合理的方式,以期取得良好的空区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局部矿体较为破碎,为安全有效回采矿体,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对不同结构参数采场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分析不同参数采场顶板的垂直位移量和竖向应力,结合容许极限位移量判据评判各参数采场稳定性。结果表明,采场的最优参数为:采场宽3.5 m,高2.5 m,该结构参数可确保采场安全高效回采,并得到工程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8.
胡华  孙恒虎 《黄金》2002,23(8):16-20
结合湘西金矿深部开采综合技术研究课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采场模拟模型,并计算分析了深部采场的稳定性,模拟了采场四采过程中声发射,剪应力分布及破坏情况,结果表明:当采场跨度达到6米以后,顶板局部开始夸落,当跨度达到10m以后,顶板中部发生冒顶事故,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采场结构参数,顶板水压支柱支护,地压监测预报等综合地压控制措施,有效地维护了采场反的稳定,使回采作业安全,顺利地完成,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修国林  赵晖 《黄金》2011,32(12):27-30
通过对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的典型采场进行现场调查及部分冒顶位置现场勘察,发现采场顶板冒顶破坏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一种“倒三角形式”的破坏,即顶板受节理构造影响存在危岩体.为了解决这一顶板冒顶问题,对采场岩体结构和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块体滑动理论,分析危岩体所处开挖面及不连续面构成一...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可使采场处于有利的力学状态,使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趋于均匀化。针对金山金矿现有采矿工艺中存在的贫损指标不理想、作业安全性差等问题,进行了条带式胶结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同时,基于Flac~(3D)软件对采场回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优化,确定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为矿柱8 m、矿房10 m。现场工业试验表明:该结构参数提高了采矿回采率及采场生产能力,改善了作业安全性,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